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中国风电的国际化之路还有多远?

2011-06-03 10:06来源:北京晚报关键词:风电场风电机组中国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刚刚结束的美国风能展再次成为中国风电企业展示实力的舞台。包括行业排名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风电机组研发、制造企业华锐风电在内的一大批中国风电设备制造商和零部件生产商展出了自己的最新机型和产品。在立足中国这一全球最大风电市场的基础上,中国的风电开发、制造和配套企业开始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未来几年国内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速将放缓,在保持中国市场绝对领先地位的同时,进军海外市场对于华锐风电是很好的选择。”华锐风电高级副总裁陶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今年3月中国风能协会发布的《201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报告,2010年中国新增安装风电机组12904台,装机容量18927.99兆瓦,年同比增长37.1%;累计安装风电机组34485台,装机容量44733.29兆瓦,年同比增长73.3%,继续位居全球之首。

中国风电市场的高速发展催生出了一大批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同样也使国内风电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平安证券在不久前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中曾指出,国内风电整机制造环节已有近百家企业,随着国内风电装机容量的高速增长,风电整机制造商陷入“红海”,日趋激烈的价格战已经开始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开拓新的市场增长点已经成为国内主要风机制造商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

陶刚表示,从提高企业利润率方面来考虑,像华锐风电这样具有实力的风电企业进军海外市场非常必要的。近年来国内风机价格下降得较快,行业平均利润率较低。而在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风电市场上,风机行业的利润率却普遍较高,这对华锐风电这样具有强大研发能力的企业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增长点。

据了解,华锐风电目前在印度建设的10台1.5兆瓦风电机组的风场已经成功并网发电超过一年;3兆瓦系列风力发电机组通过了德国劳埃德船级社(GL)的设计认证,产品性能、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得到了当地市场的认可;4月份,在参加欧洲风能展后,华锐风电与希腊PPC电力公司签署了风能发电合作协议,将在希腊建立装机容量200到300兆瓦的风电场以及一个海上风电场,并将在希腊建立风电机组生产基地,据测算,合作总额最多可达到4.5亿欧元。

“在中国风电市场的竞争中,我们在规模和经验等方面积累比较深厚。”陶刚告诉记者,通过多年来的运行,华锐风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机组运行和维护经验,在低风速、高海拔、极低温等各种极端条件下的风场运行方面经验尤其突出,这些优势无疑将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不仅是整机生产商,风电产业链上的其他中国企业同样将目标指向了国际市场。同样参加了美国风能展的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欣告诉记者,随着整机生产企业国际化速度的加快,叶片生产企业同样也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以适应中国风电企业整体国际化的脚步。

然而,尽管中国风电企业具备“开疆拓土”的勃勃雄心,但目前存在的技术、成本以及政策瓶颈依旧不能忽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场查看更多>风电机组查看更多>中国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