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市场正文

风电产业助推玉门市下西号乡产业转换升级

2011-06-10 16:05来源:酒泉日报关键词:风电产业转换升级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6月,驱车走进玉门市下西号乡川北镇村,放眼望去,一排排白墙灰瓦的农家院落错落有致,千亩精品蔬菜示范园区内,座座温室整齐划一……下西号乡党委副书记鲁强说:“风电产业在玉门兴起后,我们乡的农民或种植蔬菜挣钱,或掌握技术去风电场打工,真是忙啊!”

把菜卖到风电场

川北镇村距离玉门市周边的风电场很近。这里被称为风电场的“后花园”。

把菜卖到风电场,30多岁的农民陈兴军瞅准了这个商机。记者采访时,陈兴军开车为风电场送菜去了。

鲁强告诉记者,几年前,陈兴军在玉门风电场打工。有心的他瞅准了风电场建设者生活需要大量蔬菜的商机,便辞去工作,干起了往风电场运输蔬菜的营生。

2010年,陈兴军又租了100多亩地,种了葫芦、西红柿、茄子等常规蔬菜,开始走自产自销的路。为了方便运送蔬菜,陈兴军购置了一辆皮卡车。农忙时节,人手紧张时,他还雇用本村农民为他搞蔬菜田间管理。

川北镇村和风电场的“蔬菜通道”是如何开通的?

鲁强说,随着风电产业的迅猛发展,很多风电企业的工作人员经常到川北镇村买菜、吃农家饭。下西号乡政府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引入投资商建成千亩精品蔬菜示范园区,并围绕特色优势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强化科技创新,带动了全乡农业产业转换升级

园区占地面积1000亩,集科技示范、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目前,园区已建成拱棚154座、102亩,第一茬蔬菜将于6月中旬上市,第二茬将以芹菜、白菜等叶菜为主,预计全年亩均收入可达到1万元左右。川北镇村还将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20座,百瓜观光长廊260米,种植茄子、辣椒、西红柿等常规蔬菜500亩。

在陈兴军这样的能人的带动下,至目前,下西号乡农民自购小型越野车和皮卡车4辆,每天往风电场运输蔬菜,月收入均在4000元—5000元。因风电产业辐射带动,全乡农民每年可实现收入500万元。

返乡农民当老板

“谁说咱农民不会做生意,我们的农家园每天都有四五桌饭呢!”双合农家园老板周会国说。他的农家园就在远近闻名的休闲度假区——“昌盛人家”内。走进这个农家院落,大家连连发出赞叹声。精细考究的装修,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个农民老板的独特眼光。

周会国曾是中海油风电场的一名焊接工人,两年来挣了10多万元。也许有人会说,这个收入不少了。但是,有着发展眼光的周会国还是放弃了这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返乡创业。

“是风电产业带动了我们这里农家园的发展。风电企业员工很喜欢到这里吃农家饭,赏农田景。于是,我和妻子就大胆投资105万元,办起了农家园。”周会国说。

鲁强信心十足地对记者说:“下一步我们将兴建百瓜果长廊观赏园、自由采摘园等,还要建文化大院,办奇石、红色文化展等,提升旅游品位,提高农民收入,真正为村民谋利!”

记者 张渊     通讯员 梁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产业查看更多>转换升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