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人物正文

英纳超导:领军中国高温超导材料

2011-06-27 10:47来源:京报网关键词:英纳超导智能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创业难,在超导这样的前沿技术领域创业更难,但还是有这么一群人愿意积极投身于这项事业。这需要坚持,需要毅力,我,只是这个团队中的普通一员。

“一个人有多少机会能从事这样的前沿技术研究?我们做的是前人大多没做过的,将对生活产生大变革,我的付出值了。”北京英纳超导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劲松说。

你很难想象,这家位于亦庄开发区、只有三十多名员工的企业,生产的第一代高温超导线材性能居世界第二位,其已申请的高温超导线材产业化及高温超导应用领域的28项核心技术专利中,20项已获得授权。

归国投身超导材料行业

张劲松的外公是中国钢铁学术界有代表性的学者,他的父母也是从事钢铁研究的。张劲松的大学时代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后在日本筑波大学专攻材料科学并取得博士学位。由于钢铁冶金在当时的日本已是夕阳产业,所以他选择了材料科学。

2000年3月,张劲松参加博士毕业典礼一个星期后回国。“回国没犹豫,更多的是受家庭的影响。从我外公那辈到我父母这辈,家里人都曾在不同的国家留过学,但大部分都回来了。”张劲松说,他回国后就进入了2000年9月成立的北京英纳超导技术有限公司,在清华东门学研大厦有个几十平方米的办公室,从事公司的筹建以及铋(Bi)系高温超导线材生产线建设等工作。2001年12月,铋系高温超导线材生产线正式投产,填补了我国在该产业化技术领域的空白。

光环背后面临资金之困

目前世界上只有日本住友、德国布鲁克、中国英纳超导三家公司能够产业化制造第一代高温超导线材。过去国内没有英纳超导的时候,中国的科研单位向国外订购超导线材时必须明确告知用途,否则国外的厂家可以拒绝出售,而且价格也很昂贵。随着英纳超导的出现,超导材料由国外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得以改变。

但在荣耀的背后,是资金的严重不足。张劲松直言不讳:“目前超导材料的研发需要不断投入,国外的竞争对手都是上市公司,资金不存在问题,而我们虽然有国家科研经费支持,资金仍然捉襟见肘。”

2008年有两三个月,英纳超导面临着资金来源不足、公司停转的风险。由于超导应用技术研发尚处在样机开发阶段,超导线材市场主要依靠超导应用相关的科研项目。而科研项目一般是两三年一个周期,那个时候老项目已经做完,新项目又没开始,没有项目自然也就没有资金来源。另外,由于金融危机,对外融资也变得困难重重。

“甚至当时开会惟一的议题就是怎么能够让大家接受‘放长假’。因为我们那个时候不想解散公司,不想让团队散掉,可又想尽可能地节省开支。”张劲松讲到此时,语气也变得有些激动。

为此,北京市组织部组织市发改委、市工业促进局、市科委、开发区管委会等部门开会,专门研究如何解决英纳超导的困难和支持超导技术的发展。2009年年初,英纳公司获得亦庄开发区首批科技创新资金,“开发区特批,当时给了240万元,这些资金解了燃眉之急。”

2009年7月,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增资入股,公司的资金面有了好转。张劲松说,“我们坚持的目的,就是一定要等到超导产业的爆发,虽然在这中间不断有猎头来找我们,我们也曾经动摇过,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高科技企业倒闭,不光是技术问题,缺乏执着的创业精神也是原因之一。”

开发超导的商业化应用

高温超导线材具有零电阻、通电能力是相同截面积普通铜导线100倍以上等优点,这些特性决定了它将在电力传输、新能源、交通运输、医疗设备、工业节能、国防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去年10月,国务院作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其中确立的新材料产业中就有超导材料,超导产业真正迎来了春天。

“今年是超导现象发现百年,在‘十二五’期间开发出商业化的超导应用设备,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我们希望中国的超导家族越做越大,真正形成产业化,应用到民生。老百姓不了解超导,我们就是要揭开超导神秘的面纱,让老百姓享受到超导技术带来的便利。”说到未来,张劲松信心十足。“使用高温超导技术的智能电网可以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低速高温超导磁悬浮轨道交通系统可以做到无噪声、无振动,使得列车甚至可以在楼群中间穿过而不影响周围环境;高温超导材料也可应用到医院的核磁共振设备中,产生的磁场强度高,稳定性更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英纳超导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