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小水电如何脱困?

2011-07-06 10:21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小水电国家电网水电电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报4月11日推出小水电调查报道《小水电电价之痛》后,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记者收到来自湖南、云南、四川三省小水电协会和业主的反馈与呼吁材料若干。随后,记者又随同国家四部委调研组到四川开展小水电调研,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本期,推出观察——

7月1日起,浙江最大的小水电自供区——四明山小水电自供区正式“缴械”,并入国家电网

随着农网改造进程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小水电自供区将被收编。但是,这其中利弊却只有当事人最清楚,可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年来,由于电价的行政管制、管理混乱、以及电网建设滞后等多种原因,小水电由原来的“香饽饽”成为了如今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一些小水电业主更是苦不堪言。

电价:千呼万唤不出来

自从本报今年4月报道《小水电电价之痛》后,湖南省在价格方面有了些许动静。湖南省物价局分别以湘价电[2011]4号文和湘价电[2011]9号文发出通知:分别从4、5月起,暂停丰枯峰谷区别定价。但提及关乎小水电命运的上网电价时,只有一笔带过:另行通知。

“我们找到相关部门去问,到底什么时间通知?调整幅度有多大?回答是尽快。”一位小水电行业协会会长对记者说。显然,他们并不满意这种答复。

无独有偶,这样的情况不仅在湖南省出现。记者从四川、云南等地采访中了解到,尽管各地有各地的具体问题,但电价却是小水电业主的头号心病。

在早已明确了市场经济主体的中国,类似电力这种高度商品化的市场,却仍然牢牢控制在政府的行政管制之下,这在全世界已经不多见。包括电力在内的能源商品管制将把中国企业引向何方,这成为多方心有戚戚焉的话题。

小水电,曾经为解决中国无电地区的通电问题,为带动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为增加全国清洁能源供应、减少污染和碳排放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中国农民的创造。但如今,由电价引发的呼声虽然不绝于耳,但真正要实现“水火同价”,恐怕至今仍然是个谜。

亏损:谁的孩子谁心疼

小水电的亏损,至今仍然有两种说法。以小水电业主为代表的“集体喊冤”,和以政府工作人员为代表的“顾全大局”。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不止一次从政府工作人员口中听到这样的说法:

首先,小水电的亏损仅限于那些新投产的、有还本付息压力的电站,那些已经收回投资的老电站就是等于坐着干挣钱。

其次,那些喊亏损的电站,只要引入战略投资者,日子就会很好过,自己不会动脑子为什么要怨别人。

再次,现在有的是人收购,尤其是国有企业央企都在收购小水电,如果真的亏损得厉害为什么不卖了,一了百了?

最后,到目前为止,来谈合作开发水电站的人仍然络绎不绝,怎么就到了哀鸿遍野的地步了?

而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由于国家体制改革,小水电业主成因也非常复杂。有的是纯私人业主投资建设的,由于银行方面对私营业主的贷款限制,这些小水电站走的是社会融资路线,其中包括高利贷、信用社、合伙等各种渠道。有的是乡镇、村组集体所有制建设的,归集体所有。有的是农民合资合伙经营。还有的是属于各地方水利局所有,属于国有企业。

因此,不同的投资模式决定了小水电站不同的命运。一般来讲,在政府工作人员和一般老百姓眼中,日子比较好过的就是水利局所有的国有企业了,因为上面有“靠山”,天塌不下来。而且水电站在地方心目中,属于只要有水就可以发电、收益稳定的单位,往往人员超编也非常普遍,因而加重了经营负担。

而那些私营的、集体和农民筹资建设的小水电站,只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靠本事吃饭了。

针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四条“理论”,记者也走访了一些小水电企业了解情况,其中包括各种经济成分的电站,得到小水电业主的厉声反驳:

上个世纪80、90年代建设的电站,到现在还没有收回投资的也不是没有,发电即亏,不发亏得更厉害。

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心疼,好不容易建起来的电站,现在要贱卖,谁都舍不得。

央企收购,有他们的收购标准和条件,一般小水电在山沟沟里,装机容量并不大,央企不可能收购。而且他们收购之后,都要自己配备人马,现有的工作人员只有下岗的份。

现在谁还来投资小水电,要么就是疯子、要么就是别有所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小水电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水电电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