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上半年煤市回顾与下半年展望

2011-07-27 11:09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煤碳电煤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总结2011年上半年,“电煤荒”成了关键词。虽然上半年煤炭行业产运销稳步增长,但受南方干旱、煤炭资源整合等因素影响,“淡季不淡”的市场态势再度出现,部分地区出现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

受此影响,煤价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以秦皇岛港煤价为例,4—5月份煤价累计涨幅高达50-60元/吨。业界预计下半年煤炭供求关系将朝着总体平衡、略显宽松的态势发展,部分地区在部分时段可能呈现电煤供应偏松与偏紧并存的不均衡格局,但不会出现大面积供应紧张的局面。

产运销量稳步增长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原煤产量17.82亿吨,同比增加2.05亿吨,增长13%;煤炭销量完成17.11亿吨,同比增加2.07亿吨,增长13.8%。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月份进口煤炭1373万吨,同比增加17.0%;累计进口煤炭7049万吨,同比减少11.8%。

上半年煤炭铁路运输平稳增长。1—6月,全国铁路发运煤炭11.1亿吨,同比增加1.3亿吨,增长13.2%。其中电煤发运量7.9亿吨,增加1.1亿吨,增长15.9%。6月份,全国铁路发运煤炭1.8亿吨,同比增加1397万吨。其中电煤发运量1.3亿吨,增加1243万吨。

主要煤运通道中,1—6月大秦线完成运量2.16亿吨,同比增加1660万吨,增长8.3%;侯月线(侯马-济源)完成8938万吨,增加81万吨,增长0.9%。

上半年,全国主要港口完成煤炭发运量3.25亿吨,同比增长20.1%。北方主要下水港口的发运完成2.88亿吨,增长19.3%.其中,秦皇岛发运12343万吨,唐山港发运5937万吨,增长43.1%。

1—6月,全国重点电厂供煤6.58亿吨,同比增加6193万吨,增长10.4%;耗煤6.50亿吨,增加7371万吨,增长12.8%。

煤炭库存基本处于正常的水平,六月末煤炭企业库存4700万吨,比年初减少了400万吨,下降7.8%。主要的中转港口库存2395万吨,比年初增加了22万吨,增长了0.9%。全国重点电厂煤炭库存6536万吨,同比增加756万吨,可用18天。

多因素致局部供应紧张

对于上半年局部地区出现个别时段煤炭供应紧张局面,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高耗能产业增速强劲。

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从市场需求角度来说,今年正值“十二五”开局之年,投资项目增多,同时“十一五”末因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而放缓的项目目前有一定的释放,导致市场对电力需求量加大。另外,一季度第三产业以及居民用电的增长速度加快也导致电力短缺;

(2)南方水讯来迟,水电出力不佳,火力发电负担加重,推高电煤需求:

(3)国内外煤价倒挂,沿海消费企业加大国内煤炭采购量,推高煤炭需求;

(4)火电企业亏损,火电投资有所下降;

(5)油价上涨,柴油发电成本高;煤炭跨省运输成本增加;

(6)主产煤省限制煤炭出省,导致地域性煤炭供应紧张。

下半年逐步趋稳

下半年煤炭市场无论从需求面还是供应面都呈现逐步趋稳的态势。首先,国家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方针保持不变;6月1日起上调15个省(市)销售电价,将促进高耗能产业节能降耗;下半年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展将提振煤炭需求,总体来看下半年煤炭需求将呈现逐步趋稳、小幅波动的态势。

整合产能有望释放,煤炭供应能力增强。随着今年煤企兼并重组和煤炭资源整合逐步推进,山西、河南等省份产能将逐步释放。此外,内蒙古、贵州、陕西等产煤省区煤炭产量仍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全国一批正在建设的煤矿将陆续投产,预计增加产能约一亿吨,煤炭供给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新建铁路线以及煤炭储备基地建设,将有助于缓解煤运瓶颈。今年6月份至年底,京沪高铁、京石客运专线、津秦客运专线也将陆续通车,有利于现有煤运通道的释放;加上煤炭储备基地建设的开展,有助于缓解阶段性用煤紧张的困境。

另外,日本灾后重建工作的逐步开展以及亚洲新兴经济体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无疑有力地支撑了全球煤炭需求面,因煤炭资源商品属性较强,下半年国际煤价将保持强势向上势头;中国作为煤炭进口大国,国际煤价上涨对国内煤价形成有力支撑。

综合来看,下半年煤炭供求关系将朝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时段性供应偏松与偏紧的不均衡格局发展。从今年来看,煤价并未出现疯涨局面,理性恢复性上涨因素居多,回落空间有限;此外,受供需总体平衡以及国家“治通胀,稳增长”政策面的影响,下半年煤价趋稳为主,大涨大跌局面难以形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