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趋严的并网标准、从紧的风电项目审批,势必将让中国风电业的发展由“十一五”期间的快行线进入“十二五”期间的慢行道。
5月5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监会”)发布了关于今年2月、4月共三起风电机组大规模脱网事故的通报。其中,2月24日甘肃酒泉的脱网事故在之前已通报过,4月份的两起事故一起发生在河北张家口,另一起仍在甘肃酒泉。电监会认为,三起事故暴露出目前中国风电发展过程中的四大问题,即大多数风机不具备低压穿越能力、风电场建设施工质量问题较多、大规模风电场接入带来的电网整体安全性问题、风电场运行管理薄弱。
据“通报”数据,2月的事故中脱网风机达598台,4月的甘肃酒泉事故达702台,河北张家口事故达644台。风机脱网所造成的损失风电出力,2月事故为840.43兆瓦,4月甘肃酒泉事故为1006.223兆瓦,河北张家口为854兆瓦,分别占各地区事故前风电出力的54.4%、54.17%,以及48.5%,平均损失超过52%。“通报”认为三起事故都是因为风电机组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没有满足接入电力系统的相关技术规定,在电网出现故障导致系统电压降低时发生脱网。
电监会专门印发的通知中指出,风机必须具备低压穿越能力,不具备的要尽快改造。来自国内一家大型风机制造企业的总工程师对此不无担忧地说:“每台风机改造的费用一般会在几万元,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技术水平的问题。”
说到底,低电压穿越还是风电并网的“老问题”。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风电并网和运行安全已成为国内风电发展的主要问题。
“新国标”和“准入标准”
4月,我国风电并网标准体系的核心《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报批电监会,预计会在今年上半年出台。“规定”要求所有的并网风机必须都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以便进一步提高并网安全性。与之前2009年12月国家电网自行制定并颁布的风电并网“企业标准”相比,这份规定被誉为“新国标”。由于“企业标准”对并网提出的各项功能要求令一些风电场难以达到,一时间被人称为“限产令”,而即将出台的“新国标”只会比“企业标准”更严厉。
其实,摆在中国的风机制造企业与风电运营商面前的还不只是这份“新国标”。据悉,国家能源局正在制定相关规范风电项目审批制度的管理办法。今后,不管多大装机容量的风电项目都需到国家能源局进行年度审核,通过后才能按照既有程序进行审批,而审核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目前国内发展速度过快的风电“降温”。
趋严的并网标准、从紧的风电项目审批制度,势必将使中国风电发展由“十一五”期间的快行线进入“十二五”的慢行道。内蒙古作为国内几大风电基地之一,具有天然的风力资源优势。近日,内蒙古能源局开发局长王秉军指出,“十二五”期间,内蒙古会提高风电开发的门槛,计划将区内的风电企业由68家左右整合至25家之内。无疑,优势风力资源必定会向大的风电企业集中。
于2010年3月由工信部对外发布的《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经过一年多的意见征求和修订后,也将于今年正式发放。
“准入标准”的内容主要提到:新的风电机组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生产单机容量2.5兆瓦及以上、年产量100万千瓦以上所必需的生产条件和全部生产配套设施——即每年至少要生产400台2.5兆瓦风机,且还应具备5年以上大型机电行业的行业经历;而对于改扩建的生产企业而言,至少要累积50万千瓦的装机业绩。除了这些之外,在设立新生产企业时,在项目投资中企业的自有资金比例不得低于30%。
这就意味着,未来新的生产企业不仅面临着技术、产量、行业资格的压力,更有可能面临资金信贷方面的约束。业界认为这份“准入标准”的出台势必会在“十二五”期间让国内超过3/4的风电设备企业通过重组、被兼并等方式消失,因为能达到这种“标准”要求的企业在国内超不过10家。
“准入标准”对于目前国内风电设备生产企业而言虽然足够严格,站在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正折射出这些企业在“大干快上”的进程中,不重视先进技术、不重视自我研发、关键核心设备过分依赖进口的问题。该标准中一直强调单机“兆瓦”级,其潜台词是要在“十二五”期间靠大功率机组来提高风能转换率的同时,在风机的生命周期内降低风力发电的单位功率成本,并进一步降低整个风电场的运营、维护成本。
这一份“准入标准”的实施势必让国内的风电设备生产企业“强者恒强,弱者死掉”,绝对不存在靠七拼八凑“攒”起来的企业,即使有这样的企业能存活,那也是暂时的。在以后中国风电发展的进程中,只能是也必须是风电企业最终向外输出核心产品、整体解决方案的路径。那些“松散型”的企业要么是死在发展进程的起点,要么是死在发展的途中。
风电大国?
如今的中国风电业山雨欲来,明显不同于之前一片看好的装机容量世界第一的“美好前景”。
据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量达到1600万千瓦(1万千瓦=10兆瓦),累计装机容量达4182.7万千瓦,已经超过美国成为风电装机容量的世界第一。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消息称,截至今年3月中旬,我国风电装机累计容量已经达4450万千瓦。
“十一五”期间是中国风电发展的高速增长期,也被人形容为“风驰电掣”的五年。从2005年开始,国内的风机总装容量连续五年每年都翻番。2009年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2010年又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行业的飞速发展也让中国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和风电运营商在世界上崭露头角,地位排名也在向前递进。据全球权威风电业咨询机构BTM发布的2010年度《世界风能发展》报告显示,依据2010年新增装机容量和市场占有率等数据统计,中国的华锐风电以4386兆瓦新增装机量和11.1%市场份额超过GE,位居全球第二,与排名世界第一的丹麦维斯塔斯(Vestas)的14.8%相差无多。之前,华锐风电在2009年的排名是全球第三,2008年是第七。而龙源电力依据累计装机容量6969兆瓦成为排名在西班牙Iberdrola、美国NextEra之后世界第三大风电运营商,其占全球前15家风电运营商总装机量的10.4%。
这些数据是否足以说明中国已经是一个风电大国?这个问题的答案虽然只有“是”或“否”,但回答起来仍然十分困难,因为如果要在“大国”之前加上不同的限定词,最终的答案是不一样的。
中国肯定是一个风电装机量大国,但并不是一个风电利用大国。在4450万千瓦累计装机量的背后,装机并网量只有3107万千瓦,有26%~30%的风电被“遗弃”而无法并网。但依照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准,未并网容量一般不会超过10%。
装机量排名世界第一的光环固然鲜亮,但支持这一光环的却是巨额的投资。据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2010中国节能减排产业发展报告》称,2010年中国风电项目总投资额近3000亿元。另据彭博社新能源财经的数据,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风电投资额为100亿美元,而中国今年第一季度同比又增长了25%。这样来看,中国又是风电投资大国,但不是风电消费大国。
早在2008年,花旗银行的一项分析便指出,中国有1/3的风能资源都没有被使用。很显然,装机量第一并不代表发电量第一。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俊峰之前曾对媒体表示:“虽然201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超过了美国,但是发电量只有500亿千瓦时,仍低于美国。”
而在“世界第一”的光环背后,更有一个风机质量差距的问题,国外的风机设备的质量和可利用率要比国内的高。在发电效率上,同样功率的风机,国外的产品要比国内的高出10%~20%。以德国Enercon公司的产品为例,其价格要比业界平均水平高出10%~30%,但就因为产品的质量和可利用率高,很多客户宁愿等上一至两年的时间来订购。
“在风电发展上,中国用5年的时间走完了欧美发达国家近30年的路程,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比较而言,在发展过程中必定要碰到的一系列并网、风机质量、发电能力等问题,欧美国家是在相对较长的时间段内来释放并被解决的,而我们需要在短时期内解决,就难免会‘萝卜快了不洗泥’。”国内一家大型风机制造企业的高级副总裁如是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共有28个省区市核准了583个风电项目,规模高达76654.01MW。根据项目类型看,其中陆上集中式风电项目389个,总容量51018.31MW;陆上分散式风电项目124个,总容量3292.2MW;海上风电项目6个,总容量3104MW;一体化项目64个,总容量19239.5MW。*注:贵州省为1-4
7月4日,随着9号机组叶片缓缓转动,三峡集团江苏大丰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实现首批机组并网。三峡集团江苏大丰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东北方向海域,由H8-1#、H9#、H15#、H17#四个场址组成,其中H8-1#场址中心离岸距离80千米、最远点离岸距离85.5千米,是我国当前已并网发电的离岸距
2025年6月25日,葡萄牙里斯本: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全球海上风能报告》,报告显示,海上风电行业在2024年新增了8GW的并网装机容量,为历史第四高的年份。截至2024年底,全球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83GW,足以为7,300万户家庭供电。去年,各国政府拍卖了创纪录的56GW新容量,同时全球还有48G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5日,山东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第144322号:关于“高质量推进烟台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建议的答复。答复提出,能源结构优化方面。一是打造清洁能源示范高地,全国首个大规模近海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实现山东海上光伏发电零突破,4大核电基地建设梯次推进,222万
6月11日至13日,SNEC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盛大开幕。特变电工携9大系统解决方案、53件核心产品在国家会展中心4.1H展馆迎接展会观众。本次展会,特变电工以“零碳地球、数智能源”为主题,产品覆盖大型新能源电站、工商业、户用、构网型储能系统等全场景光伏解决方案,以
近日,乌拉特后旗100万千瓦风储基地保障性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乌拉特后旗在新能源领域的探索与实践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项目装机容量100万千瓦,采用100台单机容量10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配套新建两座220千伏升压站。自项目开工以来,旗委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将该项目作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近期,山东、广东、内蒙古相继发布省级“136号文”配套细则,旨在通过市场化机制推动新能源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但相较陆上风电起步略晚、且已经在上一轮的国补退出中快速降本的海上风电产业,在造价、成本分摊、供应链韧性、消纳能力及国际竞争力等多方面存在发展难题,亟待优化。电价不确定下,地方
2025年5月31日,山东能源新能源集团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一期项目一次性全容量并网。据了解,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项目一期工程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部海域,总装机容量400.4兆瓦,安装35台10兆瓦、4台12.6兆瓦风机,一次性建成总容量900兆瓦的两座海上升压站、一座陆上集控中心,助力山东省继续引领北方区域海
如何让百公里外的巨量风能跨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可靠高效地接入电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历经十余年研发了“海上电力高速公路”——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并网技术与装备,为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提供坚实保障。近年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预计到2030年,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提到新型储能有储能电池本体技术、新型储能系统安全防护与智能测控技术2个方向可以申报。其中,高性能液流电池技术的考核指标为全钒液流电池额定功率≥70kW,体积功率密度≥160kW/m³,储能时长≥4
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通知指出,涉及光伏技术方向有4项:1.新型光伏电池制备技术1.AI同步辐射的钙钛矿光伏材料与器件高通量协同研发与设计技术研究内容:开发60亿+参数的钙钛矿光伏电池专用大语言及材料生成式AI开源科学基础模型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含公开数据及企业提供信息)数据显示,我国11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在1-6月期间,中标风电机组总规模突破107GW(107096.08MW),其中国内中标87584.38MW,海外中标19511.7MW,呈现出国内国际双轮驱动的强劲发展态势。相关阅读:一季度风机中标规模超38.5GW!中国风电“亿千瓦
2025年7月2日,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在山东烟台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邀请来自行业主管部门、高端智库、科研院校、领军企业以及重大项目的相关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创新发展之路,擘画海上风电的未来蓝图。会议期间,上海电力大学法学副教授
盛夏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热浪翻腾,地表温度直逼70℃。在这片金色的“火焰山”旁,铁门关风电场内,40台白色巨塔——5MWD195风力发电机组正迎着热风稳定旋转,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清洁电力。它们的“冷静”秘诀何在?正是中车株洲所自主研发的高效智能“降温黑科技”,让这些沙漠中的“绿电卫士”在极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盛大召开,会议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围绕最新风电政策市场、聚焦大兆瓦长叶片、核心设备国产化、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X融合、数字化转型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实践应用展开探讨。吸引了来自行
6月20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和全球风能理事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在辽宁大连召开,超1000名来自全球的海上风电产业链企业、传统工业企业以及相关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代表参加,共谋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下面让我们倾听这场海上风电盛会上的“金风之声”。蔚蓝海洋
在云岭大地的群山之巅,借助风电机组的力量,呼啸的山风正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不仅改写了云南的能源版图,更成为推动边疆地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中国大唐集团深耕云南二十余载,以风电开发为笔,以山川为卷,绘就出一幅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协同共进的新时代画卷。风电绘就彩云之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运达股份”),是国内最早从事风电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海上风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多个高能级创新平台,承担
被誉为中国风电“风向标”与“晴雨表”的CWP2025将于10月20日—22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来自全球风电领域的1000余家企业将齐聚盛会展会同期还将举办200多场论坛活动将全面聚焦行业热点领航风电产业发展金秋十月诚邀全球风电人共襄盛会CWP2025观众注册全面启动CWP2025不收取参观门票
近日,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运维检修分会发布了“2024年无故障风电场管理成果名单”(以下简称《名单》),采用远景能源智能风机的超百座风场登榜。其中,远景在山东、广西、江苏等7个省区的无故障风场数量排名第一,再次印证了远景风机设备质量和运营管理水平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坚持通过更优设计、更
近期,山东、广东、内蒙古相继发布省级“136号文”配套细则,旨在通过市场化机制推动新能源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但相较陆上风电起步略晚、且已经在上一轮的国补退出中快速降本的海上风电产业,在造价、成本分摊、供应链韧性、消纳能力及国际竞争力等多方面存在发展难题,亟待优化。电价不确定下,地方
近日,金风科技盐城大丰试验风电场(以下简称大丰试验风电场)全场并网,该风电场配置了GWH266-16.2MW、GWH191-7.15MW等5种型号金风机组,预计每年稳定输出约1.7亿千瓦时电量,可满足超1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项目承担大容量试验样机、新型塔架基础和长柔叶片验证等实验任务,并与国网江苏省电科院
7月9日,位于秦皇岛经开区东区的金风科技秦皇岛北方海上风电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厂房内,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地为即将到来的投产做最后准备。据了解,该基地一期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产2吉瓦海陆风电机组的装配及总装能力。作为金风科技布局北方风电市场的重要节点,该基地的建设规划远不止于此。整体项目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9日,南水北调海西都兰400MW风电项目举行开工仪式。南水北调海西都兰400MW风电项目是中国南水北调集团青海有限公司成立后投资的首个新能源项目,项目的开工建设,既是南水北调集团参与都兰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体现,也是都兰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速经济效能转化的实践载体。
7月9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公开对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1235号建议“关于加强城市有机固废再利用进一步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的建议”的答复。文件指出,积极支持河北省企事业单位参与固体废物资源化、无害化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结合河北省风电、光伏产业实际,率先开展我省退役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5年7月7日上午,上海风领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风领新能源”)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成都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中国电建成都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彦锋,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鞠其凤,副总经理侯彦硕;风领新能源
“千乡万村驭风行动”优秀案例(含方案)征集活动一、活动背景为推动风电成为农村能源革命的新载体、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为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有力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于2024年4月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通知》。自政
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方案》明确,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重点任务方面,《方案
[华能江苏公司大丰海上风电场91台风电机组出质量保证期验收外委项目]中标结果公示华能大丰海上风电场共有91台机组,总装机容量405.1MW。其中一期共68台机组,其中远景48台风机于2020年9月1日进入质保;海装20台风机于2020年7月1日进入质保。二期远景23台风机于2020年12月1日进入质保。根据合同约定质量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东方电气风电设备(临城)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风电设备(滦平)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均为周健聪,注册资本均为100万元,经营范围均包含: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新兴能源技术研发;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两公司均由东方电气旗下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近期,国家能源局围绕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集中发布了一批重点行业标准。一、引领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一)《分布式调相机并网技术规定》。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设计和测试,规定了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原则,并在无功电压控制、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