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技术正文

我国700℃发电技术研发“破冰”

2011-08-08 12:11来源:电气中国关键词: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火电发电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家能源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家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创新联盟第一次理事会和技术委员会会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在会上表示:“有关各方要高度重视,将这项工作上升到关系国家能源安全的层面予以落实,尽快实现700℃超超临界发电技术(以下简称700℃发电技术)产业化”。  

人们注意到,自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以来,我国对火电的态度悄然发生着变化,过去备受冷落的火电,现在的“地位”明显提高。而此次能源局召开有关火电的最新技术——700℃发电技术的会议,是否意味着我国将重提火电?发展该技术又将面临哪些挑战?它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又将意味着什么?  

启动700℃发电技术研发“正当时”  

自1993年我国开始研究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经历了18年的发展历程,成功开发了600℃和625℃两个温度等级的先进铁素体材料。与超临界相比,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热效率提高了2%,每千瓦时煤耗降低了16克。  

“但是,由于先进铁素体材料性能的限制,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只是洁净燃煤发电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尚不能达到与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竞争的目标。因此,以奥氏体及镍合金材料为基础的700℃发电技术,才是洁净燃煤发电技术和装备的根本出路。”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由于700℃发电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火电机组效率,降低发电煤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于是便成为优化调整以煤为主的电力结构的重要举措。举例来说,与600℃发电技术相比,700℃发电技术的供电效率将提高至46%(以上),每千瓦时煤耗可再降低70克(详情见表1),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4%。  

这正呼应了国家能源局在上述会议上,提出应“下大力气推动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实现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要求。  

据悉,欧盟、日本和美国均制定了长期的700℃发电技术和设备的发展计划,使超超临界机组朝着更高参数的技术方向发展。目前国际上700℃燃煤发电机组研发计划主要有三个:欧洲AD700的17年计划(1998~2014年);日本的A-USC的9年计划(2008~2016年);美国的A-USC的15年计划(2001~2015年)。  

国外一家咨询机构的能源电力部门咨询经理表示,中国现在启动700℃发电技术研发是非常合适的,因为中国的600℃火电机组是全球最多的,中国的超超临界机组运行经验也是全世界最丰富的,中国是最应该启动该技术研发的国家。  

然而我国启动这一技术的研发是否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信号?  

在采访中,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此次研发700℃发电技术,与日本福岛核事故有一定关系,但不可以说完全由日本福岛核事故引起的。因为这一技术的研发本来就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因此,国家能源局此次开会基本上是按照预定计划行事。”  

而目前,国内700℃发电技术仍存在诸多盲点。比如:高温材料的选择以及这些新材料长期使用的性能稳定问题;大口径高温材料管道的制造及加工工艺;高温材料大型铸、锻件的制造工艺;锅炉、汽轮机设计制造技术;高温部件焊接材料研发及焊接工艺;高温材料的检验技术;还有机组初参数选择、系统集成设计及减少高温管道用量的紧凑型布置设计等。  

对关键材料尚“束手无策”  

刘铁男在上述会议中强调:“要通过700℃发电技术的研发和示范,提高我国关键能源技术和装备的自主化水平。”其实,这正是我国700℃发电技术面临的最紧迫问题,在关键材料上的短板严重束缚了该技术的研发步伐,而这也再次凸显我国重大装备领域的“技术空心化”——国产化率较高,但关键设备全面依赖进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发电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