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步行发电不是什么新鲜事,东京火车站已经进行过3次“压电地板”试验。但美国科学家最近发明的一种新的步行发电技术,其功率是传统压电设备的上百倍。
8月23日出版的《自然—通讯》上登载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TomKrupenkin和J.AshleyTaylor的一篇论文。该文介绍了一种创新的能量收集技术“反电湿润”法(reverseelectrowetting)。该方法能够捕获人类活动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该技术一旦成功,人们可大大降低对电池的依赖,通过步行就能给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目前,研究人员已经成立了公司希望将该技术推向市场。
Krupenkin教授解释道:“人体本身就是一部产能机器,并且很高产。例如,冲刺的时候能产生相当于1千瓦电的能量。”他认为,只要能收集其中一小部分能量,就足以为随身携带的电子产品充电。
“反电湿润”法是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的一种现象。“电湿润”技术是借用电压来控制液体表面形态,从而导致像素变化,因此广泛地被用于制造显示器。而“反电湿润”法正好相反,研究人员将液体流动转化为电流,从而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研究人员还利用了纳米技术,实验中的微液滴附着在一种创新的纳米结构基质上。由于纳米结构在同等力道下能产生大得多的电势差,因此,这种技术的功率要比传统压电技术高出很多。
人走路时产生的能量通常都通过热的形式散失了,这项技术通过安装在鞋子内的能量收集器来捕获这些能量,转化成高达20瓦的电能供给移动电子设备,这是传统压电技术功率的几百倍。
目前已有的能量收集技术主要集中在两头,一头是风电、太阳能这样高能量的应用;一头是计算器、手表或者传感器这样极低能量的应用。“唯独缺少了中间瓦级的利用。”Taylor说,这也正是便携式电子设备所需要的充电能量级别。当然,太阳能也可以给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不过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难与人类活动比肩。
据威斯康星大学网站上的介绍,电池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诸多不便给了Krupenkin和Taylor创新的动力。例如,电池的电量有限、需要多次充电、在远离电网的偏远地区无法充电、不能随时充电。对军用和警用设备影响则更大。有些士兵在执行任务时除了需要背负沉重的武器、防护用具、通讯设备,还要背负重达20磅的电池。通讯设备、电脑、GPS、夜视镜、手电筒等等都需要用电池。
据介绍,这种装在鞋上的能量收集器有两种使用方法。一种是直接充电。虽然看起来有些可笑,但这可能需要在鞋子上安装USB接口,用于插入连接线。
还好,还有另一种充电方式,即将能量收集器接入无线热点(Wi-Fihotspot),通过无线网络实现移动设备和鞋子间的无线充电。
Krupenkin认为,此举能大大降低手机的充电需求,让手机电池寿命延长10倍,从而大大减少花销和污染。不过,研究人员承认,能量收集器不能完全取代电池。
这项技术最早由美国国家自然基金会(NSF)的小企业创新研究基金资助。现在,Krupenkin和Taylor已经成立了一家公司,名为InStepNanoPower,希望实现这项技术的商业应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年来,数字化、大数据等元素在能源利用及能源管理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中小型风力发电厂、热电联产,太阳能发电等分散式发电量的不断增长,迫切需要智能化的互联互通,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能源需求和高效管理。在此契机下,物联网发展迎来历史机遇。有关资料显示,到202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
当今,军事比拼的不在是人海战术,小米加步枪时代已经无法适应军事的革新。太阳能发电技术作为一项技术革新这几年已经逐渐在军事领域崭露头角,并且成为各国军事专家研发的重要对象。无人机与太阳能发电太阳能无人驾驶飞机多采用超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设备,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可以产生足够的发电量供飞机
9月29日上午,西藏军区边防某部官兵整装出发,踏上巡逻征程。虽然面对的是该部防区内最险最远,号称“吓退猴”的生死巡逻路,但官兵个个信心十足,巡逻分队队长苟源说:“部队新配发的高原边防巡逻野营装备,质量轻,功能全,解决了过去边防巡逻中的许多野营保障难题,让我们有更好的体力和精力来完成巡逻执勤任务。”挂背囊外的便携式太阳能发电器巡逻专用帐篷,防风防冻又轻便成都军区联勤部营房部领导介绍,我军现有的班用帐篷、发电机、净水器等制式野营装备,因重量重、体积大、防水防虫性能差,不能很好满足高原边防巡逻的特殊要求,官兵在
过去的2022年可谓是我国电化学储能产业的“爆发年”:一年内,以锂离子电池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新型储能新增规模创历史新高,能量规模同比增长了280%①!但作为一条刚刚起步的“新赛道”,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隐患目前仍处于聚光灯下,广受热议。聚焦电池组、储能预制舱等运营细节霍尼韦尔着力创新研发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环境下。就永清机械制造公司而言,一系列蜕变产生的变化正全面向好。他们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内部管理,优化管理模式。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已收获颇丰。从无到有,迸发新生力量制造公司电气车间是在新的环保业务发展趋势下,在集团全产业链发展的战略下,于2014年10月应
储能行业加速“洗牌”。2025年2月,136号文明确不得将储能配置作为新能源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4月底,394号文明确要求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政策风暴”正在推动储能行业的市场化加速前行。在储能行业价值重构、技术博弈的双重压力下,一面是头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出海寻求机遇等
4月下旬,在大邱举办的2025韩国国际绿色能源展上,盛能杰携全新单相并网逆变器SE2-10.5KTL系列,三相并网逆变器SE100-125KTL-M3系列,以及三相储能逆变器SE12-30KHB系列,精彩亮相。这些新机型具备出色的发电效率和可靠的安全性能,能通过灵活的系统配置满足韩国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作为光伏并网以及储能
万物逐绿,春风报喜。在南方五省区,绿色低碳技术加快应用,近零碳建筑焕然一新,绿色发展图景欣欣向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持续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因地制宜打造近零碳示范区,初步形成评
近日,贵州黔东电厂、二郎电厂首次成功转送贵州电网,标志着贵州、湖南、重庆三省市首次实现电力灵活转网互济。今后,黔东电厂可同时向贵州、湖南电网供电,二郎电厂可同时向贵州、重庆电网供电,有效促进省市间电力互补互济,提升应急状态下电力保障响应速度。贵州水电、煤炭资源丰富,新能源发展势头
政策引领、市场规范,助力新型电力系统与能源转型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康仕卿陆鹏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标志着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步入崭新阶段,意义重大。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辅助服务的支撑。《规则》明
5月8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所属企业参与设计等工作的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建成投运。该工程年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其中绿电占比达50%,输送的直流电从甘肃庆阳换流站起,经过915千米的线路运输,抵达位于山东泰安东
华电汕头电厂2×1000MW燃煤发电扩建项目第一批辅机设备采购招标公告(招标编号:CHDTDZ041/18-FJ-002)一、招标条件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公司相关项目华电汕头电厂2×1000MW燃煤发电扩建项目第一批辅机设备采购项目已批准,招标人为汕头华电能源有限公司,项目资金为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本项目已
为深入推进业务发展规划,加强对新型储能领域的实践探索,中关村院士专家工作委员会综合办公室近日组织开展了新型储能实验实证实测实训绿色试验科研基地建设的调研工作。5月7日,调研组走进高泰昊能。此次调研由北京市工商联常委、中关村院士专家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王文胜带队,成员包括内蒙古电力集团
近日,来自比利时的世界知名太阳能赛车车队InnoptusSolarTeam(以下简称“Innoputs车队”)正式宣布与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达成战略合作,双方携手以突破性BC(背接触)电池技术和柔性光伏解决方案打造的新一代高性能太阳能赛车“InfiniteApollo”也随之正式亮相。该太阳能赛
电氢协同的价值是通过电能与氢能的深度耦合,构建电为主体、氢为纽带的新型能源体系,促进新能源消纳,支撑电力系统灵活性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对需要进一步深度脱碳的各用能体系的渗透。——国网上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春雁4月23日,由北极星电力网联合北京碳中和学会共同主办的“2025第
陇原风光送千里,齐鲁发展增绿能。5月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下简称“陇东—山东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建成投运。陇东—山东工程起于甘肃省庆阳市庆阳换流站,途经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五省,止于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