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86岁的彭士禄,坐着轮椅进入会议室。他挪动瘦弱的身躯,费力地从轮椅中站了起来。在护工的搀扶下,彭老吃力地向前两步,挪到了身旁的椅子上,终于在会议桌旁的椅子上坐下来,向在座的中央媒体记者环视一遭打了招呼。
这一系列动作中,彭老始终保持着微笑。而在彭老进入会议室的那一刻,在座的记者们全部起立,向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行注目礼。偌大的会议室鸦雀无声,只有照相机的咔嚓咔嚓声不绝于耳。这是8月23日,在中核集团科技部会同集团公司新闻中心,协助中国工程院新闻办举办的中央媒体记者采访彭士禄座谈会开始之前的画面。
近日,中宣部发出了关于做好院士代表先进事迹深入宣传的要求,彭士禄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核集团功勋卓著的元老,被列入宣传之列。这次座谈会除了彭老本 人来到现场,原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总工程师黄士鉴和中核集团科技委常委张禄庆也应邀而来。黄士鉴和张禄庆都是彭老多年的工作战友和朋友,黄老曾经与彭老 在工作中有过亲密接触,而张老至今还与彭老住在一个小区。
生活点滴:“第三夫人”不离口
彭老坐下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把一个沏满浓茶的玻璃杯放在桌上。采访结束时,当他费力地从椅子上挪到轮椅上的同时,仍不忘伸手去拿他那只茶水已被喝光的杯 子。多年来,他已经养成了烟、酒、茶不离口的习惯。每当记者问及他有什么业余爱好时,他总会抬出他的“第三夫人”——烟、酒、茶。这是已经被大家所熟知的 故事:彭老将核动力定义为自己的“第一夫人”;夫人马淑英(俄文名为玛莎)是“第二夫人”;烟、酒、茶是“第三夫人”。
座谈会上,彭老和大家开了一个玩笑。他说:“我最大的贡献还不是核潜艇的研制,而是烟、酒、茶。”在大家都愕然的时候,他又幽默地解释到:“烟、酒、茶要交税啊,这么多年,我不知道为烟酒茶交了多少税!”惹得大家会心一笑。
当黄士鉴问彭老,您现在不喝酒了吧?彭老却理直气壮地说:喝啊,怎么不喝?对彭老生活十分了解的张禄庆马上补充说:一天一瓶啤酒!
张禄庆向记者们介绍,彭老每天都会在护工的陪同下,到生活区旁边的一家小酒馆喝酒,每天付给酒馆20元钱买一瓶啤酒,剩下的钱就送给家境不好的服务员。
以酒会友是彭老最大的生活乐趣。黄士鉴说,以前在核动力院工作的时候,彭老结下了几个酒友。后来退休了,彭老偶尔回核动力院,都要向黄士鉴等人询问几个酒友的生活境况,还去酒友家里拜访。
虽然爱喝酒,但彭老喝酒不误事。黄士鉴回忆道,有一次,核动力院请彭老回去给大家讲课。彭老之前的习惯,是中午和晚上都要喝酒。那天中午喝完酒,下午讲课 的时候感觉有点困,于是就对大家说:“以后中午不喝酒了,影响工作!”结果从那天以后,彭老真的就改成只在晚上喝酒了。
彭老说他现在的日常生活很简单,除了烟、酒、茶,就喜欢跟人聊天。时至今日,在三里河某小区的家属院里,你仍可以看到护工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彭老散步的身 影。他们穿行在熙攘的小区街道上,看人们唱歌跳舞,跟大家闲聊说笑。小区里的人们却大都不知这位天天跟他们闲聊说笑的老人,正是我国核潜艇历史上的卓越功 勋。
五十年伉俪:感谢玛莎的爱
既然彭老提到了第三夫人,那么记者们自然不能放过第二夫人——玛莎这个话题。因为一直听说彭老和玛莎感情特别好,所以记者们围绕彭老和玛莎相识相恋的过程 发起“进攻”。彭老爽朗地笑着,并用他特有的简洁而幽默的语言说:“那时我在俄国留学,担任学生会主席。有一天,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让我去接个女学生,我 就去了,一看,是个小姑娘,就喜欢上人家了。从此就开始主动进攻。玛莎比我小9岁,我是老大伯,她是小妹妹,后来小妹就开始照顾老大伯了。”
彭老说,在他三四岁的时候,父母就全去世了,所以他是被二十多户人家养活的。彭老总结他的童年,就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姓百家姓。他说,与众不同的童年 让他养成了一个好的性格,就是天性特别善良。善良的一个例证是,彭老在家排行老六,且甘愿当老六——老大是玛莎,老二是女儿,老三是外孙女,老四是保姆 (护工阿龙的爱人),老五是女婿,老六才是他自己,阿龙是老七。阿龙夫妻一直照顾彭老和玛莎的起居,已经和彭老变成了一家人。每到年底,彭老还给阿龙发红 包,让他们把钱寄给老家的人。
这样的童年也让彭老养成另一种性格——不喜多说话。彭老说,因为小时候颠沛流离,所以没读过多少书。等到可以读书的时候,天资聪明的彭老考试总分是第一,语文却总不及格。为此校长非常苦恼,当了这么长时间校长,还没见过这样的学生。
而玛莎的出现,想必填补了彭老早年缺失的亲情。因为在座谈会上,彭老多次提到,“要感谢玛莎这么多年对我的爱。”也许正是由于玛莎的到来,改变了彭老所说的孤僻性格。如今的彭老谈笑风生,非常乐观和开朗。
精彩问答:风趣中显现幽默
虽然彭老已经86岁高龄,但回答起媒体记者的提问,可是极为流畅。不仅如此,彭老的回答简练而精辟,常常直指问题核心。为了更加形象的说明这一点,记者摘录了一些彭老与记者的对话,一同感受彭老的敏锐与智慧。
记者:您对“核潜艇之父”这个称呼怎么看?
彭老:我们搞科技的人只负责科研,像聂荣臻元帅这些为核潜艇研制开疆拓土的人才真正算得上“之父”。
记者: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对中国核电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您如何看待?
彭老: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东西。我们发展核电要抓住一个问题,就是把事故风险降到最低。具体来说,一个是要把核岛的安全壳做到最保险,即使内部发生爆炸也不会泄露;一个是正确处理高放废水废液,把核电站的“排泄物”处理好。
记者:如果把您比喻做一艘核潜艇,那么您身上的核动力装置在哪里?
彭老:我不是核潜艇,充其量就是核潜艇上的一枚螺丝钉。
光辉往事:困难时期里的磨刀岁月
1958年,中国在位于四川的深山里建立起了核动力潜艇工程项目,彭士禄参与其中。1962年,中央决定集中力量搞原子弹,核潜艇项目下马,只保留一个 50多人的核动力研究室。这时的彭士禄已是核动力研究室副主任,负责全面工作。此后的三年,彭士禄等人度过了一段“学习、拼搏、等待、磨刀”的岁月。
黄士鉴谈起这段往事,颇为感慨。他说,那三年的困难,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为了填饱肚子,彭士禄带头打树叶充饥,早上大家吃的就是玉米糊糊和火烧(烧饼),有时候玉米糊糊也没有,就啃着烧饼去上班。
那时,困难到了什么事都要“斤斤计较”的程度。当时出差是有名额限制的,一个月一个小组只允许一两个人出差,大家出差的目的只是为了到北京图书馆借阅宝贵 的资料。而出差的人要把坐公共汽车等的小票留好,回去都要凭票报销。纸张使用也困难,每次只能领10张,每张纸片要编号,用完后要交回保密室,才能再换另 外10张纸。
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黄士鉴等人学习的劲头都很足。因为彭士禄告诉他们,屁股要圆,脑袋要尖。屁股圆了,才能坐得住,集中精力搞科研;脑袋尖了才能钻进 去,潜心研究。彭老不仅用语言鼓舞大家,也以身作则感召每一个人。每天晚上,彭老办公室的灯总是最后一个熄灭的。
核潜艇项目的初期研究要演算大量数据,彭老的计算结果总是最精确。直到黄士鉴当了核动力院的总工程师,退休的彭老还不忘叮嘱黄士鉴,“不管你现在的位置有 多高,重要的数据一定要自己亲自算一遍,这样你心里才能踏实!”长期以来,黄士鉴就是按照彭老的嘱咐从未放弃过每一个重要数据!
为人师者:言传身教威望高
黄士鉴跟着彭老搞核潜艇科研的时候,彭老常对他们讲,不仅要学好自己的专业,还要学点“扯皮学”。所谓的扯皮学,就是要研究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只有搞清楚其他相关专业与本专业的关系,才能在工作的时候将几个专业有效的利用和衔接。
平日里,虽然彭老性格比较直率,但在黄士鉴眼中,彭老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1970年,核潜艇项目试验成功前,黄士鉴负责向彭老汇报结果,为了保险起见, 黄士鉴演算了三遍数据,并全都准确无误后,才最终告诉彭老:试验成功了!在彭老向周恩来总理报告了喜讯后,他又返回来问黄:“为什么要算三遍?”黄说: “我怕出错。”彭老点点头,脸上露出赞赏的笑容。
这赞许的笑容始终印刻在黄士鉴的心底。正是彭老的言传身教,“彭拍板”敢担责任不推诿、干实事不图虚名的作风,深深影响了黄士鉴。黄士鉴说:“在我担任总工程师后,我虽然不能像彭老做得那么好,但我一直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无欲则刚,不图私利,干好工作。”
张禄庆说,彭老的威望很高,很多人愿意当他的学生,并对他有求必应。彭老退休后一直关注核电站高放废液的水泥固化问题,当他听说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 博士是从美国回来的,而且有水泥固化方面的先进资料。他就去拜访胡博士。一开始胡博士不知道他是谁,后来在一次会议上才得知,曾去拜访过自己的老人,竟是 彭士禄。他当场就激动地说:“我早就听说过您,您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如同神一样,您现在告诉我需要什么,我一定都给您!”
两个多小时的座谈会很快结束了,在大家起立目送彭老离开后,记者依然觉得彭老爽朗的笑声仍回荡在房间。而这位86岁高龄的瘦弱老人精彩幽默的话语,相信使得每一个记者的内心都激荡和被洗涤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430”、“531”政策节点的倒计时压力下,光伏行业迎来史无前例的抢装潮。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5年5月光伏新增装机创下92.92GW的历史峰值,单月完成量接近去年全年总量的三分之一,1-5月累计新增装机197.85GW,同比激增150%。伴随抢装需求释放,组件招标需求同步推进。据北极星统计,2025年上半年,
1、中国能建签约500MW风电配储项目6月16日,中国—中亚产业与投资论坛上,中国能建海投公司与萨姆鲁克能源公司交换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州500兆瓦风电配储项目股东协议文本。项目配置500兆瓦风电和150/300兆瓦时储能,建成后将有效弥补哈萨克斯坦北部电力缺口,助力能源结构转型。2、14台13.6MW1台10MW!
近期,多家电力央企董事长、总经理进行了相关调整,例如大唐集团李向良同志任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中石化换“帅”,侯启军同志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以及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重返中交集团,出任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nbsp
6月24日,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在北京会见了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申彦锋,双方就深化务实合作进行交流。戴厚良对申彦锋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向中核集团长期以来给予中国石油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中国石油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大勘探开发力度
6月20日,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风机设备(含塔筒及其附属设备)(二次)中标结果公布。公告显示,金风科技成功中标该项目,中标价格为100600.5万元。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以下简称徐闻东二项目)位于湛江市徐闻县锦和镇以东海域,场址最近端距离锦和镇陆岸2
2025即将过半,光伏行业在内的能源行业人事调整潮仍在继续,“一把手”调整尤为密集。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至今,共计28家能源央国企、光伏企业的“一把手”调整,涉及人数达到42人。能源央国企的“一把手”调整节奏加快。目前有9家集团的“一把手”发生变动。除到龄退休,跨公司变
6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成立大会在闵行校区学生中心A100号报告厅举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周孝信,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雷清泉,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李立浧,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凌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黄震,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
据最新爆料,湖北楚能新能源已涉足整车制造领域,汽车业务部门已有百人规模。起点锂电求证相关人士,楚能新能源造车确实已在规划中。有接触到此项目的人士说:“第一款车可能会瞄准问界M5,做增程SUV,长期车型规划里增程和纯电都有。”一个有力的佐证在于,目前,楚能新能源在招聘网站上发布了大量与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随着广东阳江青洲六海上风电项目4台风电机组陆续成功并网,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迎来重要里程碑——全省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跃升至1198万千瓦,稳居全国首位。按照规划,到2025年,广东省海上风电投产规模预计将达到1500万千瓦,进一步巩固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近日,国家电投、中核汇能湖北、长峡电能、广东省电力开发、湖南红太阳最新招聘岗位,北极星整理如下: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全资产业化子公司,负责实施集团公司B类科研课题项目--高效品体硅铜栅线异质结光伏电池(C-HJT)研究及产技术开发。公司2017年9月在北京注
国家原子能机构3月28日在京举办首届季度论坛,并发布“2021年核领域十大事件”,其中7件与核能科技研发和应用相关——包括“华龙一号”海内外首堆分别投入商业运行,田湾核电站7号、8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号、4号机组开工,中国北山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开工建设,“暖核一号”在山东海阳投运
3月28日,国家原子能机构在京举办首届季度论坛,论坛围绕“核科技引领未来”,就核科技发展、核科技国际合作、核能发展现状与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研讨。本次论坛发布了2021年核领域十件大事,并向5个国家原子能机构技术研发中心授牌。其中,中核集团多件大事成功入选,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原子高
1月20日,中核集团以视频形式召开2022年度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总结集团公司“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工作,分析发展形势,部署2022年度各项工作。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在会上作年度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瑟瑟冬日,暖暖温情。作为中核工程福清核电501大修技改项目组所负责的系统工程类变更的最后一项,5MX+9.25M主盘车增加压缩空气缓冲罐项目于2021年12月25日开始,于2022年1月3日正式完成变更改造任务,这标志着技改项目组2021年新中标的系统工程类变更改造总包项目现场实体工作告一
中宣部近日决定,追授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时代楷模”称号。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到大亚湾核电站,再到秦山二期核电站,彭士禄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被誉为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今年3月22日,彭士禄院士因病逝世,他曾说“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中核集团党组号召:向彭士禄同志学习!
2021年3月22日12时36分,中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核工业老领导、中核集团科技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在京逝世,享年96岁。
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发动机,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11月8日,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揭晓仪式在京举行。核工业老领导、我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荣获中国工程届最高奖项——“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成为继朱光亚、钱正英、徐匡迪、钟南山、潘家铮、
1970年8月30日,在四川大山深处,我国第一代核动力陆上模式堆实现满功率运行,实现我国首次核能发电。如今,我国已掌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成为“国家名片”,首堆示范工程进展顺利。核动力人用沉甸甸的奉献,托起核动力,铸起核电站,挺起共和国和平利用核能的脊梁!驯服狂
中国纪检监察报8月30日报道,8月30日,对于中国核事业来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50年前的这一天,在距离四川成都100多公里外的深山,一处代号“909”的基地里,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首次实现满功率运行,标志着核潜艇动力装置达到设计目标,可以投入使用。4个月后的1970年12月26日,我国
今年是中国核工业创建65周年,也是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满功率运行发出中国核能第一度电50周年。8月24日,由中央网信办网评局指导、中核集团宣传文化中心主办的“走进新中核”媒体活动在川启动。这也是国资委新闻中心“走进新国企”系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微信公众号“中核集团”ID
最近,在国际标准化(麒麟)大会的舞台上,作为会议巡展的重要环节,位于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南京)的公司“打造新型电力系统,服务江苏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新实践”主题展厅,吸引了400余名院士、专家、国际组织代表和企业界人士参观,得到了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JoCops的连连点赞。读来笔者生出
6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怀柔实验室主任汤广福,中国科学院院士、昌平实验室主任谢晓亮,莅临明阳海南海洋能源科研与国际业务总部项目调研,海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陈杰、重大处处长陈伟维,崖州科技城相关领导陪同调研。调研组一行在听取明阳集团在琼布局和明阳海南海洋能源科研与国际业务总部项目整
“一次、二次设备运行正常,辅助设备运行正常,当前功率80万千瓦。”6月19日,江苏扬州至镇江±2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一期工程少游换流站主控室内,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运维人员刘嘉玮查看监控后台,确认该站设备运行状态正常。少游换流站位于扬州,是扬镇直流一期工程的送端站。工程已安
6月20日,低碳高效电驱动系统创新联合体启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旨在凝聚行业顶尖力量,以协同创新推动电驱动系统技术升级,为我国高端装备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
6月20日,东方电气集团与清华大学在北京续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东方电气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彦军,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路明开展深入交流,共同见证协议签署并为清华大学-东方电气集团未来能源与装备联合研究院揭牌。张彦军,李路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能动系教授岳光溪,东方电气集
6月20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在集团总部会见重庆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树新,双方围绕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共同发展进行座谈交流。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剑,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闫国春参加会谈。邹磊对王树新一行表示欢迎,对重庆大学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表示祝贺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2025深圳国际水务科技博览会(IWTE2025)英文名称:ShenzhenInternationalWaterTechnologyExpo2025展会时间:2025年11月24-26日展会地点: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展会规模:展览面积50000平米,展商1000余家,展位2000个,专业观众35000人次组织机构组织单位《给水排水》杂志社亚太建设科
6月18日,能源电力企业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能源电力新质生产力成果交流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由内蒙古电力集团牵头组建,其他70家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能源电力企业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的成立标志着自治区能源电力领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于深入
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大气环境化学创始人、享有国际盛誉的环境科学家与大气化学家唐孝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6月11日16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唐孝炎先生1932年10月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太仓。1954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并留校任教,1972年在北京
编者按绿氢之新,新在定位。绿氢之难,难在创业。在全球加速奔向碳中和的时代洪流中,绿氢正从实验室和示范项目快步驶入产业化赛道,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备受关注的前沿阵地。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
6月12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兰州与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杨勇平会谈。双方就深化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务实合作,共同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携手服务“双碳”、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点战略进行深入交流,达成广泛共识。宋海良对兰州大学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