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煤企精细化管理之路如何走

2011-10-26 09:25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微观管理技术煤炭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0月15日,由国家能源局主办的全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研讨会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矿业公司成功召开,多家重点煤企负责人及相关煤炭经济学者参加了会议。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在会上表示,要通过交流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经验,提高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主席季晓南表示,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是节约管理成本,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岳福斌称,精细化管理是转变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有必要在全国煤炭企业全面推行,同时,煤炭产业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一次挑战,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

精细化管理属于微观管理技术范畴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红认为,精细化管理属于微观管理技术范畴。

陈红告诉本报记者:从字面上看,“精细”是相对于“粗放”而言的。精细化管理,一言以蔽之就是:改变“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生产管理模式,强调过程控制,着眼生产效率提升。这一概念孕育于资本主义工业化早期的科学管理时代,其基础是作业、环境、流程、信息等的标准化,其核心是“经济”与“效率”。精细化管理关注从投入到产出全过程的“精”——要求高、“准”——标准明、“细”——环节细、“严”——控制严,最大限度减少各生产环节的不确定性因素,从体系上保证优质、低耗、高效。一般而言,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应当做到科学分析目标、结构、关系、主体、流程,形成一系列工作标准与衔接、配合体系,严格执行控制、持续改进提升。因而,精细化管理虽然体现管理理念的创新,但仍然属于微观管理技术范畴。

煤企精细化管理

有别于其他行业

煤矿安全是中国煤炭企业一直以来关注的问题,煤炭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必有别于其他行业,而不应停留于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

陈红告诉记者,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要服务于“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健康发展、绿色发展”的目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很多煤炭企业已经在做,诸如内部市场化、安全质量标准化等等。但由于煤矿生产具有环境复杂、动态多变的特点,巷道呈管网式的空间布置,多种致灾

陈红指出:长期以来,由于事故多发,死亡人数众多,中国的煤矿安全问题备受指责。在中国,有超过265万煤矿从业人员常年在粉尘环境中作业,每年仅因尘肺病死亡的人不少。在资源开采的同时,煤炭生产也给环境承载力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可见,煤炭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与其他行业企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生产特点的不同,民生意义的不同,需要有更具智慧的思考。如果仅仅是落实到绩效考核与奖惩分配上,就显得过于狭隘了。因此,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不仅要服务于“高产、高效”目标,更要服务于“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健康发展、绿色发展”的目标。

煤企推行精细化管理

不能离开国家宏观政策环境

吴吟称,煤炭工业地位非常重要,现在是煤炭企业发展的最好时期。 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煤炭产业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核心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无可替代。

陈红分析如今煤炭发展环境指出:一方面是希望改变经济增长对煤炭资源的严重依赖,一方面是宏观经济主导下的煤炭产能和产量的极度扩张,加之股市中经年超常规的煤炭资本盛筵与煤矿生产一线数百万从业人员日复一日背负生命之重的艰辛与劳作形成了巨大反差。可以说,从国家到地方,无不充满了矛盾与躁动,资源过度消耗、对环境承载力的极大破坏、产量与安全冲突等已远非行业之罪。

陈红告诉记者,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高度分散化的生产组织形式,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很低,呈现高度分散、低级竞争的局面。目前,中国拥有超过15000个煤矿,从业人员超过550万。美国煤炭产量约为中国的三分之一,仅有约1700处煤矿,11万从业人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从更高层面来思考煤炭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的价值,不能与宏观政策环境割裂开来,要研究管理技术手段,更要把握发展的真正需求。

陈红指出,煤炭行业管理体制建国以来经历了太多次的变化,管理体制与机制的不稳定性以及有偏差的行业政策方向都会加剧煤炭企业发展轨迹的“摇摆”,而这些问题显然不是精细化管理本身能解决的。她举例谈到:从2010年7月到2011年3月, 国务院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连续下发3个重要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强制要求3年内中国境内煤矿建设事故避难系统,安装井下救生舱。从精细化管理本身来说,根据国家要求制定规则、流程、标准都不会成为问题,问题是这件事情需不需要做。煤矿救生舱能解决中国煤矿安全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记者采访的多个专家都认为:中国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正在卷入一个会导致巨大社会资源浪费的不安全行为中,对控制煤矿事故的努力似乎正走向不正确的方向。陈红分析:中国煤矿事故的根本致因是人为因素,占到97.67%,行为安全是煤矿安全的根本。显然,安装救生舱属事后救援,并不能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在中国,煤矿造成群死群伤的事故多为瞬间发生,瞬时伤害,有些还会彻底摧毁包括救生系统在内的生产系统,即使救生舱维护使用正常,作业人员也往往不具备逃入救生舱的条件。强制安装救生舱只会消耗大量社会资源。

煤企推行很有必要

但不能搞“政治运动”

中国煤矿管理之路还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摸索。

陈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一些对中国煤矿生产特点非常了解的行业内的高校、研究机构、决策支持机构竟然也趋之若鹜,好像“丧失了基本的判断能力”。关于煤矿救生舱的研究项目正在获得国家大量的科研经费支持。在国家煤监局推动下,煤矿井下救生舱相关技术标准也正在征求意见,为将来把这一规定写入煤矿技术规程创造条件。“政治运动”式的操作,反映出一种特殊的“责任缺失”。她指出推行精细化管理很有必要,但首先要解决决策观念问题。对决策者、科学家而言,既需要智慧,更需要良心。

相关专家提出“政府相关部门要研究制定一套符合煤炭企业特点的精细化管理标准”的观点,记者问陈红对此有何看法,陈红认为:这个提法愿望是好的,但表述上还显笼统。

她强调:煤矿管理具有不同于一般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企业的特点,涉及国民经济的能源命脉,如果不考虑行业发展的全局问题,谈精细化管理还是显得单薄。从精细化管理本身来说,如果说要制定标准,则必须建立在对煤矿生产实践深层问题的全面、深刻的理解基础上,千万不能搞劳民伤财的“政治运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精细化管理查看更多>微观管理技术查看更多>煤炭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