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0月21日,青海省电力公司大客户一体化服务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首个投运的大客户服务平台。
该平台具有用电监控、供用电综合服务和安全情况评估等模块。在信息查询、进度查询、数据统计分析等一般功能的基础上,该平台实现了大客户远程定期诊断管理,能形成客户把脉记录,建立客户健康档案和隐患异常预警、报警等。
这个平台将有力推动青海公司营销管理模式从“业务导向型”向“客户导向型”转变,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主动、及时的一体化服务。
据了解,青海公司近83%的售电量来自几十家重点大客户。因此,加大大客户市场的拓展力度、提高服务大客户的水平,对青海公司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一直以来,青海公司在大客户服务手段上缺乏有力的平台支撑和有效的数据分析。
国家电网公司作出全力推进“大营销”体系部署后,青海公司深入研究大客户的特点和服务模式、内容。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该公司于2010年9月启动了大客户一体化服务平台系统建设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开发建设和测试工作,青海公司大客户一体化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该平台的建立,有效整合和深化了“保姆式服务”“契约式服务”的内涵,有效践行了“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理念,成为推动青海公司营销管理、服务模式创新与变革的重要技术手段。
延伸阅读
大客户平台如何为客户“看病”
记者了解到,大客户一体化服务平台为客户“看病”,主要看两个方面的问题:客户欠费风险情况和客户用电设备安全情况。
青海公司营销部有关人员介绍说,该平台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业务系统开通了接口,能从这两个系统实时获取相关客户的档案、量价费等信息,这样就可以判定客户的欠费风险。而通过从两个系统中导入用电设备档案、企业电气接线图,并结合高危客户每月一次、重要大客户每季变一次的设备运行情况定期检查及其他不定期检查,该平台就可以随时掌握大客户用电设备的健康状况。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2月24日,青海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青海省2025年电力中长期交易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关于交易组织,交易组织方式包括双边协商、集中交易(含集中竞价交易、滚动撮合交易和挂牌交易3种形式)。按照年度、多月、月度及月内(多日)交易开市,开展合同转让、合同变更等交易,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青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参与2025年度电力零售市场年度交易的售电公司和电力用户名单的市场公告,青海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现已组织完成2025年度售电公司履约保函保险凭证收取和电力用户2025年度分月用电量申报工作,现确认32家售电公司(名单见附件1)、314家电力用户(名单见附件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清晰擘画了“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为新征程上将改革进行到底提供了根本遵循。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青海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秘书处关于征求青海省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方案及规则等意见建议的通知,《青海省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规则》提到,新型储能按电力经营主体类型分为独立储能、电源侧储能、用户侧储能三类。独立储能可参与电力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及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青海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秘书处关于征求青海省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方案及规则等意见建议的通知,《青海省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方案》提到,加快推动青海省新型储能发展,明确新型储能市场定位,建立完善适应储能参与的市场机制,鼓励新型储能自主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坚持以市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能源局电力规划相关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加快构建我省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我省“十五五”电力发展规划工作高质量开展。9月13日,省能源局组织相关处室、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等单位召开“十五五”电力发展规划启动会。会议传达学习了国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8月29日,青海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印发青海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等三项规则的通知。《青海省电力零售市场交易规则》提到,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电力用户通过批发或者零售交易购买全部电量,且不得同时参加批发交易和零售交易。年用电量100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电力用户,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青海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秘书处发布关于征求青海省电力零售市场交易规则等3个规则意见建议的通知,青海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秘书处研究修订了《青海省电力零售市场交易规则》(征求意见稿)、《青海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征求意见稿)、《青海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秘书处工作规
7月18日,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对《青海省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变电站和换流站)》征求意见。其中提到,指标与原指标相比主要有下列变化:(1)增加了35kV变电站站区用地指标;(2)110kV变电站站区用地指标中,增加了全户内布置方案及半户内布置方案的用地指标;(3)330kV变电站站区用地指标中,增
为进一步发挥青海高原资源能源优势,推动绿色电力向绿色算力转化,主动承接“东数西算”“东数西存”“东数西训”,打造立足西部服务全国的青海绿色算力基地,因地制宜推动绿色算力成为青海省的重要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创新电力算力协同机制,开展算力电力联合调度协同试点,在绿色算力产业领
2月22日,青海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生海赴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调研科技创新工作,并参加新型电力系统科技创新研讨会,厅高新技术处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会上,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罗汉武介绍了青海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现状规划,公司总工程师张节潭汇报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科技创新工作开展情况
“今天核查的烧损风险电能表,其烧损风险等级与模型判定的结果一致。”2024年12月31日,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烧损电能表研究项目负责人王毅在核查现场向上级汇报。经过验证,国网河北电力电能表烧损风险在线监测模型研判准确率超过90%,为防范电能表烧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为加强用
11月26日,在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导下,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及相关电力运行主管部门、分布式光伏发电客户共同参与完成大规模低压分布式光伏调控演练。此次调控演练覆盖长沙、株洲、益阳、永州、郴州5市9县1.25万个台区2.83万户光伏发电客户,采用日前计划调控方式,由省、市、县三级电力负荷管
9月18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计量采集设备联调仿真测试系统投运。该系统在实验室内成功搭建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2.0)运行环境,通过参数设置对电力计量设备进行投运前一系列性能测试,降低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后出现异常的概率,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计量采集设备投运前需经过实验
8月16日8时,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完成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2.0版本优化升级工作,共优化升级66个系统功能模块、55个基座模块、10个业务模块。采集2.0于4月上线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持续推进技术迭代工作。国网四川电力在新系统割接前10天预先筹备,精细分解工作任务,有序推进检修计划提报、风险评估
7月26日,由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自建自营的829个充电桩全量接入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2.0)。为推进充电设施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与计量监测,国网新疆电力依托导轨式电能表的推广应用,以最大化复用、最小化改造、最经济投资的原则开展充电设施接入采集2.0工作,实现充电设施全感知、全接入、全
“多亏供电公司早早给咱换了台新变压器,不然这节骨眼上可不得了!”7月30日下午,看着水从水泵里涌出,流向干涸的农田,山西省曲沃县乐昌镇东张寨村村民张新龙开心得像个孩子。曲沃县种植粮食47.6万亩。7月以来,高温少雨天气给当地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7月30日上午,临汾供电公司员工通
7月7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基于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研发的采集智能运维管理模块上线。该模块部署终端状态监测、现场信号强度监测等5大类10小类具体功能,可监测及展示现场采集设备状态、信号强度、组网情况、任务执行情况等13项数据。据介绍,采集智能运维管理模块可自动修正采集任务和核对参数
6月7日,上海市奉贤区一客户低压计量装置内的导线因电流过大、绝缘层老化而冒烟。计量装置内的烟感微模块监测到烟雾后,立即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送异常事件告警信息。奉贤供电公司运维人员及时前往现场抢修,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计量装置是电网的“神经末梢”。目前,奉贤区低压计量装置总量超64万个
借助自主研发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模型,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研究所科研攻关团队近日开展了智能电能表实时感知试验,根据试验结果为电网营销业务全链条提供技术支持方案。当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营区已安装智能电能表超6.12亿只,并实现对大规模智能电能表数据的实时准确感知,可为广大电力客户提供
5月22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研发的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2.0)知识库微应用正式上线。该公司研发团队聚焦采集失败、用电异常分析、时钟治理、台区线损分析等12个用电信息采集工作业务,总结出22条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并利用数字信息化技术集中存储、科学分类,最终完成基于采集2.0的知识库
“合家庄线邯村4号变压器负荷偏高,西杨庄14号配电变压器负载偏低……”4月1日,在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农业排灌用电监测平台上,农业排灌配电变压器运行状态、负载程度等信息不断刷新。该公司运维人员结合推送的预警信息,及时开展现场处置,确保设备可靠运行。河北南部地区有63.5万余户农业排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