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市场正文

新能源产业路遇尴尬——重走“污染路”

2011-11-04 10:40来源:电气中国关键词:新能源光伏电池风电装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既产能过剩、质量隐患等问题频频曝出之后,头顶着“清洁、绿色”多重光环的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快速成长的道路上再一次遭遇尴尬。

9月15日,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红晓村的500余名群众聚集在浙江晶科能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能源”)门前,就环境污染问题讨要说法。就在不久前,上述公司废弃物中的化学物质排放到公司后面的小河里,导致河水氟离子超标了10倍,随后该公司被责令停产并处罚金47万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井喷式发展,围绕着产业发展的悖论始终不绝于耳,而伴随着晶科能源的污染事件,新能源产业是否会带来“新污染”的问题又一次引起社会各界更为广泛的关注。

“把污染留在中国、把新能源产品带到国外,留给中国的或许是看得见的GDP和看不见的环境成本。”业界专家不禁担忧。在清洁、绿色的背后,新能源产业如何不再步传统制造业的后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正视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性、可持续性,或将成为政府、行业、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的重要命题。

近日,全球性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的最新报告称,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中国正投入巨资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该报告指出,早在两年前,中国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麦肯锡同时预测今后20年中国还将继续保持这一领先地位。

不过,在中国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却始终伴随着不够和谐的声音。这一次,这个一度被寄予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引擎厚望的新兴产业和污染扯上了关系。

新能源带来的“新污染”

新能源企业被指污染,后果很严重。根据媒体报道,因为对中国生产基地污染问题没有及时披露等原因,晶科能源这家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已被部分投资者起诉。

事情还要从1个月前说起。9月15日,在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红晓村,多达500名群众集聚在晶科能源公司门前就环境污染问题讨要说法。因为就在不久之前,该公司废弃物中的化学物质排放到公司后面的小河里,导致河水氟离子超标了10倍,舆论压力之下,该公司宣布停产。

成立于2006年12月的晶科能源可谓是光伏产业界的“黑马”,仅5年,公司就已成长为国内名列前茅的太阳能下游产品生产商,主要生产太阳能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并于去年5月登陆美国纽交所。2011年第二季度,其营业收入为3.5亿美元,旗下有两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江西上饶和浙江海宁。

据晶科能源内部人士介绍,晶科能源在海宁有两个工厂,除了出事的工厂,还有一个新的厂区准备进行扩产。而位于海宁袁花镇红晓村的工厂主要生产电池片,也有少量组件,并不涉及硅片的生产。

事后,该公司负责人就污染事件出面道歉并公布应对措施。经初步核查,导致此事件的主要原因是晶科能源对含氟固体废料的堆放不当,致使该固体废料在被暴雨袭击后经雨水管线排放至附近小河。

然而早在今年4月,海宁市环保部门就已发现晶科能源“雨污分流不彻底”,导致部分污水进入雨水管道,而对该公司发出警告。此外,晶科能源还时常在夜间排放偏白和偏黄的废气,有强烈的臭味,环保部门已经接到村民数次关于废气排放的投诉。

目前环保部门已责成该企业按环保要求扩建规范的固体废弃物堆放场所,对涉及污染的电池生产线进行停产,对废气治理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并开出了47万元的罚单。在此同时,晶科能源因“污染门”事件股价当日下跌28%,市值一天蒸发高达6040万美元。

就在记者截稿日之前,晶科能源涉及污染的海宁工厂已恢复生产,然而围绕新能源产业是否将带来“新污染”的争论却刚刚开始。

其实,近年来企业披着新能源的“绿色”外衣却导致环境污染的事绝不仅此一例。“很多小规模光伏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生产的废水甚至直接外排,鲜少采用先进工艺及设备对污染物进行处理,部分生产线甚至未履行环评审批、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手续。”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应该纠正一个概念,新能源产业转化成的能源的确是绿色的,但是在转换的过程中,其设备制造、原材料提炼等过程绝不会是零污染的,应该全面的看待这一问题。”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张娜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业内专家看来,新能源即使终端使用是清洁的,新能源企业未必就无污染。特别是那些顶着新能源的光环却与清洁、环保的形象背道而驰,甚至是以污染环境为最终结果的项目更需要提高警惕。

重新审视新能源污染

也许,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是时候应该重新审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根据上述麦肯锡的报告预测,今后20年,中国或将占到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的23%。在此期间,中国将占到全球新增水电发电容量的32%、风力发电容量的26%和核电发电容量的47%。

2010~2030年,中国平均每年将投入1300亿美元建造110万兆瓦电力的新电厂,相当于全球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32%。在全球每年4900亿美元总投资中,中国占到27%。在新增发电能力中,将近一半即47万兆瓦的电力为风力、水力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如此大规模的投入,除了得到绿色能源、全球市场占有率的华丽数据,我们还有可能得到什么?

尽管业界认为此次晶科能源污染事件多半和其管理疏忽有关,但光伏电池将带来的环境污染却不是一个新话题,而清洁能源背后将带来的环境代价也正在引起大众的关注。

众所周知,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但应用最广、作为光伏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生产却屡遭污染质疑。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撰文称,目前国内生产光伏产品的主要材料为多晶硅,而多晶硅的生产技术为“改良西门子法”,这一工艺会形成大量四氯化硅等氯硅烷副产物和氯化氢。如果回收工艺不成熟,四氯化硅、氯化氢、氯气等有害物质极有可能外溢。由于我国光伏企业引进的多是国外的落后设备和技术,做不到闭环式生产,加上一些企业为降低成本,对工艺掐头去尾,省掉了污染物的回收、处理等环节,就造成了对环境的损害。这些在国外被认为没有污染的光伏企业,就这样成了高污染企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光伏电池查看更多>风电装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