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台湾的非核家园之路需稳健充分配套的减核进程

2011-11-07 11:10来源:中央日报网络报关键词:台湾核电厂电力供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能源政策攸关台湾地区发展、岛内社会民生之大计,必须从“稳健、安定、经济效益、能源安全、符合国际潮流”等多元面向去制订,因此透过逐步、稳健的做法,迈向非核家园的政见,才是一个成熟负责的候选人所应当选择的方式;反过来说,对于台湾能源大政,若高度赌注于尚未成熟的绿色能源、忽略台湾对国际的节能减碳承诺、轻忽供电稳定的重要性、隐瞒绿能发电的高额电价、或过份高估“备用发电容量”的余裕,可能都是一种轻忽、躁进与信口开河,将成为台湾未来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将造成岛内社会安定的致命伤。以下将从几个面向探讨台湾在走向非核家园之路上的几个重要议题:

一、先天条件与两岸关系

1.德国可以废核、但台湾不能躁进:台湾四面环海,并无电网与邻国相接,因此电力供应必须自给自足,这是台湾与德国最不相同之处。此外,德国自己不用核电,却向法国买电(法国是用核能发电),因此德国的做法,并非放诸四海皆准的楷模。

2.台湾的能源安全:核能电厂补充一次燃料,可以维持运转2年以上(一架次空运货机即可完成),反观其他的发电方式,一旦燃料来源或海上运输受阻,则最多仅能支撑3个月。因此如果两岸无法结束对立状态、无法开展“和平协议”,则在此情况之下,更需选择持久度较好发电方式。此外,两岸距离相近,核电厂自然不可能成为攻击目标,因此在台湾安全的考量上,核能电厂自亦较其他发电方式的电厂安全。

二、绿色能源的发展仍有瓶颈

1.绿色发电必须有气候及地质条件的配合:目前最受瞩目的绿色发电能源为太阳能及风能。太阳能需要广大的面积(一座核能机组约需要一整个新竹市面积的太阳能电板才能替换);而风力发电虽是目前相对最可行的选项,但适合发电的风场的位置与风力强度则需要慎重选择,且存有季节性变数。另外,亦有环境影响、居民抗争等问题(除非是设置离岸风场)。另若以每座风机2MW而言,则需1万2千组风机,需要约4千公里长的带状土地方能替代一座核能机组,若以更大的5MW的风机进行发电,则必须慎重考虑地质条件,否则无法在台湾多台风、多地震的环境下平顺运转。

2.绿色能源发电的高额代价:由于绿色发电的机组位置分散,需要透过智慧电网的建设才能将电量加以统筹运用。此外,绿色能源发电的成本较高,即使当局补助,民众亦需付出比现在更高的电价,在台湾民众及产业能否接受?一个负责任的领导人绝不能只透露有利的资讯,而隐藏不利的资讯。此外,绿能发电的稳定性、设备耐久性、维护成本、生命周期(从制造到报废)的污染排放,都是必须审慎思考的议题,因此对于能源政策,应该多元思考,不应偏废。

3.需有稳定的“基载发电来源”提供稳定的供电:不管是发展高科技、追求舒适的生活、稳定的工业生产,都需要稳定的电源。因此,能源政策的选择上,必须有足够比例的电量来自于稳定的基载发电装置。很显然,绿色能源尚不足以担纲此一大任,而以当局目前可以掌握的台电公司而言,其所产生的电量中,核电约占全台总发电量的18%,而火力发电的比重则占44%,上述两者都是重要的基载电源,但是上述数据也突显两个问题:首先,台电公司目前并无任何一种基载电源的发电量比例过半;其次,如果停止核能发电,为了解决基载电源的不足,势必仅剩增加火力发电作为稳定的基载电源一途!虽较干净的天然气可能成为接棒的主角,但天然气的价格较高,来源、价格恐有不稳,备用储存天数极少,岛内社会是否能接受此种风险?

三、国际现实与温室气体减量承诺

1.台湾的温室气体减量承诺:台湾宣布要再2025年时,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量到2000年的水准。如果在其他绿能发电、各部门的减量方案尚未落实的状况下,就贸然停止核电,则台湾地区势必更加依赖火力发电,如此,温室气体的排放不可能减少。此外,火力发电比重过高,将使节能减碳作为(如电动车、铁路、捷运)的效益大打折扣。

2.未来各国对商品减碳的要求与碳足迹认证:台湾地区靠产品外销来支撑整体的经济,而欧美各国未来可能都会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碳足迹)进行控管,如果我们停用核电,势必会让火力发电的比重增加,这样会不会让台湾成为碳排放地区?会不会受到国际的制裁?而工厂生产线的电力来自于火力,因此产品碳足迹亦可能无法达到国际的标准,会不会让台湾的产品无法销往国外?以上都是非常严肃而需要务实面对的课题。

3.蔡英文的“备用发电容量”观点可能过于乐观:蔡英文认为目前台湾的备用发电容量仍有23%(高于一般16~18%的水准),其余裕足以关闭所有的核能电厂(台湾核电厂发电量占18%)。但此一数据乃为金融海啸之后的数据,因此能否反映中长期的未来趋势,仍有疑问。且若台湾未来要大力推动节能减碳(例如,减少小客车的使用、发展电动车、鼓励铁路、捷运的使用),如果电力来源无法达到「低碳、足量、稳定」的要求,则所有节能减碳的成效都可能变成幻影。

最后,一个好的候选人、一个完善的能源政策,除了具备能够逐步、稳健的达到非核家园的理想之外,必须亦能考虑岛内环境的现实。若核四兴建后无法顺利商转,不仅台湾能源安全堪虞、经济成长将会受限,更现实的财务问题是,核四无法商转所造成的重大损失,将导致台电破产,其巨额亏损由岛内民众买单。竞逐“大选”的候选人,请务必慎重思考此一重大抉择,因为这个决定所付出的代价,不知道可以让小朋友吃多少年的营养午餐、可以补助多少低收入家庭的健保费、可以支持多少清寒学生就学。(黄心华 台湾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台湾查看更多>核电厂查看更多>电力供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