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1-11-15 08:52来源:2011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关键词:2011智能电网论坛3S技术理信息系统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2011年11月10日,北京东方道迩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出席了北极星电力网在上海举办的“2011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并向与会代表全面展示了3S技术助力智能电网的工作过程。
随着3S技术的不断发展,将遥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紧密结合起来的“3S”一体化技术已显示出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会中,东方道迩全面解析3S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其中指出空间信息服务前置的支撑平台软件,可以集成ImageEarth全国影像数据产品、电信数据库产品以及三维模型库产品,利用服务器前置于客户的网络中,具有数据切片、录入、监控和发布等功能。而智行者地理信息公共开发平台是基于多年的GIS项目经验开发而成的一套平台软件,它采用COM技术和SOA架构思想,提供了开发地理信息系统需要的统一界面方案和丰富的数据管理、浏览、查询、分析、制图和运维管理等组件和模块,可以基于该平台快速构建和扩展不同的应用系统。
随着2010年3月召开全国“两会”确定智能电网建设成为我国基本发展战略,电网技术的发展也成为当前必然趋势。3S技术必将在智能电网中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并与传统电力技术有机融合,极大地提升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此次盛会由国家能源智能电网(上海)研发中心主办,北极星电力网承办。演讲嘉宾包括国家能源局、科技部的相关领导,国网、南网相关负责人及专家,电科院、中科院相关专家,演讲内容非常精彩,气氛热烈,现场互动掀起阵阵高潮。北极星电力网记者同时对演讲嘉宾及重要企业做现场视频专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记者在北极星电力网承办的“2011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获悉,“十二五”科技总已将“洁净煤技术”列为四大重点专项之一。据了解,该专项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突破煤炭清洁转化的核心技术和生产线关键工艺及装备,推动大规模煤基多联产工业示范,煤基清洁燃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突破超高参数超临界发电、IGCC等煤炭洁净发电的关键技术及设备;开展燃煤污染物控制以及二氧化氮减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洁净煤技术是当前世界各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技术之一,也是高技术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之
北极星电力网记者在刚刚结束的“2011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获悉,,“十二五”科技规划拟定了科技技术研发的6大方向(包含4个重点专项和6个主题),这6大方向将获得国家60亿资金支持。其中,风力发电已列为四个重点专项之一。在论坛中,科技部高新科技发展及产业化司郑方能处长介绍,我国“十二五”风电技术专项重点任务及研究方向大概归为六大方面:大型(7MW级)整机及关键部件产业化技术;超大型(10MW级)整机及关键部件技术,实现样机运行;掌握整机和零部件测试技术,建设大型传动链、轴
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短缺、资源紧张、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过去十年世界能源消费累计增长28%,比上世纪后十年消费增速高出近1倍,全球在能源安全、能源效率、能源环境等方面面临重大挑战。建设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电网,应对全球能源发展的新挑战,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战略选择。2011年11月10日,国网信通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出席了北极星电力网在上海举办的“2011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上,王继业总经理就智能电网发展进行了相关演讲。中国智能电网理念将引领世界王继业在会中说到,中国智能电网理念将引领世界
2011年的中国风电可谓命运命运多桀。随着风电场大规模脱网事故频发,国家政策紧缩,风电企业利润下滑,风电行业已为它的快速增长付出成长的代价。在 北极星电力网举办的“2011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国网电科院副院长姚良忠提到了以下几个目前中国风电发展存在的问题:1、 风电场高度集中,远离负荷中心国内几个大型的风电基地大多集中建设,单位个体达到10GW,但是,都远离华东等主要用电地区。这样就带来了电力输送等问题,给电网造成很大压力。2、 风电超前发展,网络拥挤。我国的风电发展过于迅猛,缺乏完善的规划。而电网的建设落后于风电
在2008年欧盟曾提过到2020年,将完成3个20%的发展目标,即节能减排20%、提高能源效率20%、新能源比重增加20%。近年来欧洲风电也在稳步发展。2011年11月11日,国网电科院副院长姚良忠在北极星电力网举办的“2011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做了《海上风电技术发展》的主题演讲,在此次演讲中,姚良忠向大家介绍了欧洲风电的现状与发展。2010年欧洲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86.3GW,欧盟风电总装机容量84.3GW。欧洲风电装机主要分布在英国和德国,德国的北海地区等。英国从2002年开始第一轮海上风电的安装,到现在英国的
在北极星电力网举办的“2011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在被问及“OPLC技术是否将是智能电网发展主流”时,国网信通国电通网络技术有公司总经理王继业表示,光纤通信在未来智能电网通信中将是主流。光纤通信是目前最先进、便捷,成本越来越低的通信方式,将在未来智能电网建设中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乃至全球都在普及光纤通信,在接入系统最后一公里,光纤通信是将主流通信。王继业认为,虽然光纤通信是主流电力通信手段,但不主张一种技术独大,今后的技术架构将是以光纤(OPLC及普通光缆)为主,宽带、无线相结合,宽带及
从产业价值链条来看,智能电网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作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初衷,就是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清洁能源更多地上网,而智能调度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起点;随着清洁能源的调度上网,清洁能源不稳定的特性威胁着电网的安全,柔性交流输电作为电力电子行业的使用最频繁的技术则在这一环节充当了保护电网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目前,半导体功率元器件向高压化、大容量化发展,电力电子产业出现了以SVC为代表的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以高压直流输电为代表的新型超高压输电技术、以高压变频为代表的电气传动技术,以智能开关为代表的同
“风电以及其他新能源电力的最后的归属是‘用户侧’,‘上网’并不是发展风力发电的终极目标,而其最终的目的是让用户得到风电的‘实惠’”。在11月10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在上海承办的“2011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沈阳鑫源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树伟对于风电及新能源电力的发展方向提出新的用电(储能)概念——用“谷”电供给城市供暖。随着北方地区将全面进入供暖季,全国性的电力紧张局面已近在眼前
随着智能电网从规划论证到分步实施的深入演变,与电网智能化的模式探索和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电网基础须加紧构建、改造和扩充。智能电网这一特大蛋糕目前切出的最大一块是集中在大量更新的一次设备中,其中份额最多的是构建电网的电力线路本身。2011年11月10日,上海浦东电线电缆集团出席了“2011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后,王立明副总裁就智能电网发展对电线电缆行业产生哪些影响等问题接受了北极星电力网的专访。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在倡导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的基本国策下,构建坚强智能电网的必要性不言而喻。王立明对北极星电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近年来,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开始凸显。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已经成为智能电网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的关键保障。在11月10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在上海承办的“2011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上海前沿科技技术总监赵鑫对于智能电网中信息安全的解决方案作出了全方位的解释。现阶段,智能电网信息安全越来越受重视。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有关国有大型企业充分认识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
近日,作为广西省最大光储一体化项目,天合光能旗下天合储能广西钦州75MW/150MWh光伏配储项目成功并网,奏响阳光下的绿色乐章;今年中,天合为山东寒亭打造的120MW/240MWh农光储解决方案,激活山东地区乡村发展新动能;一季度,甘肃张掖市临泽县板桥镇的临泽天海共享储能电站全部投运,其中二期80MW/32
能建时代(上海)新型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建时代”)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直属的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规总院公司”)联合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设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由电规总院公司控股,是中国能建的2.5级企业。辽宁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2月17日,吉林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发布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简)。规划提出,前瞻布局数字经济新赛道。发展思路和目标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主动融入“数字”新时代,以产业数字化为切入点,以场景打造为抓手,重点布局智慧农业、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智慧物
2022年,储能驶入快车道。电池、系统集成、PCS、BMS、EMS、温控等储能产业链处于高速增长期。GGII调研显示,2022年,中国储能锂电池产业链规模破2000亿,其中电力储能产业链规模从2021年480亿元,增至2022年1600亿元;户用储能从2021年100亿元,增长到2022年400亿元。其中储能电池增幅达266%;PCS增幅达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环保体系已经成为推动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理论支撑,建立完善的智慧环保体系更是我国进一步提高环境治理效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将当前快速发展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环境治理中,建立智能的环境数据获取和处理分析系统,做出合理的决策,进而提高环境管理效率是建立和完善智慧环保体系的关键措施。智慧环保体系与城市环境治理的结合能实时高效地监测城市污染源、生态管理等多领域环境问题,并对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做出应急反应及决策。系统地介绍了智慧环保体系的总体架构及支撑整个系统的标准体系,同时提出了智慧环保体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分析了智慧
典型案例包括为卧龙电气、BASF等企业提供工商业储能系统、苏州工业园区5G基站储能项目、风光柴储充一体项目和西藏岗巴40MW/193MWh超大型光伏储能电站项目。
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智慧水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战略发展的重要产业。关于推动智慧水务发展的文件也出台了不少,以助于推动智慧水务更好的发展。为何我国如此的重视智慧水务昵?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生产不可或缺的资源,我国的淡水资源占全世界淡水资源的5.1%,处于世界淡水资源占有量第六位。这个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科学地界定了人与自然和生态系统要素之间的内生关系,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为人类认识自然界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王夏晖等,2015),是对人地关系的一种生动阐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以山、水、林、田、湖、草等不同的资源环境要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论断,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它强调“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这一重要论述,唤醒了人类尊重自然、关爱生命
摘要:环境监测是指我国相关机构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与方法来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全面且定向的监测,以此来确定出环境的未来发展走向,以及对监测到的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管制,进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并进一步恶化了社会经济发展与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废弃矿山(采石场)给城市带来较为严重的景观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威胁城市防洪、降低生物的多样性、对地表的破坏等,对城市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废弃采石场的生态修复及改造
智能电网发展是社会经济和新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促进节能减排,积极发展低碳经济,而智能电网是智能网重要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智能电网整合系统实时生产和运营信息,因此可实现电网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优化全社会能源配置,提高能源综合投资及利用效益,是实现客户增值服务的重要手段。作为其重要组成的农村电网,加快其改造升级,提升其智能化水平具有现实意义。配电网要求高可靠性和高效率,能够实现可再生能源人网以及满足家电设备智能化。农村配电网络结构分散、复杂,出于安全和可靠性的考虑,低电压等级的分散电源支撑是必要的。以往认为农村配电系统难以利用智能电网技术,而本文将介绍
9月7日,河南省登封市电业局宣布正式启动GIS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该工程计划9月中旬正式开工建设,明年1月底建设完成。建成后的GIS地理信息系统能为该局的电网规划、负荷预测、报装方案、运行方式等多项电网分析计算及不同业务方案的制定工作提供有力的高级辅助决策。据悉,该局将对该市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输电线路杆塔、配变以及各变电站、供电所进行GIS地理信息的采集安装。该系统建成后,该局可对电网网络结构、供电设施的地理位置、设备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当电网发生故障时,检修人员能够快速确定故障位置和设备,找出停电范围,设计出最佳抢修路径;管理人员
日前,安徽省肥西供电公司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实现架空线路巡视自动定位、自动记时,并通过掌上电脑(PDA)完成缺陷的详细规范性记录, 再结合EPG2000地理信息系统完成巡检数据的存储、查询、分析、汇总和报表输出,从而实现了从发现架空线路缺陷到缺陷处理的全过程高效监管。 自2007年11月份起,该公司已在所辖的5条110千伏、13条35千伏、18条10千伏架空电力线路的日常巡视和检查工作中推行GPS+PDA线路巡检模式,利用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