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会议正文

高峰对话:产业转型中信息化的力量

2011-12-02 14:54来源:计世网关键词:成都信息化电力信息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主持人:本轮对话的主题是产业转型中信息化的力量。本的嘉宾他们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副主任刘成勇,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主任李中,海南航空公司信息系统公司总经理何海燕。国家电网信通公司物联网中心主任李详珍。中联重科CIO王玉坤。碧桂园CEO梁德利。有请几位上场。同时有请计算机世界报的总编许传朝先生,接下来由他来主持本轮高峰对话。

许传朝:我们今天接收到很多信息需要我们消化吸收,接下来我们请到五位专家,就我们产业中的一些变化,产业中的一些技术,通过实践带给我们企业带给我们行业,带给我们部委,带给我们国家。接下来就由我来给大家一起邀请五位专家分享他们在信息化实践中的经验及思考,和他们的一些战略。希望大家用讲故事的方式分享大家的观点。希望五位专家都能分享一下各自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或者信息从事信息化工作,最直的跟大家分享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是失败的也可以是成功的。我们首先从刘主任开始。

刘成勇:我得感谢在座的还留在这儿的同志们,留下的都是好同志,谢谢大家。信息化一块是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制造业有ERP,数字出版改变了出版的形态,不再像以前那样发行,采编的手段也变了,印刷也不存在,发行传播渠道全变了,我在商务印书馆把最经典的工具书,商务印书馆号称工具王国,1897年创办的,跨三个世纪一百年的出版单位,我把工具书做到网上。出版单位的利润就来自于出版物。做数字出版就相当于如果纸质出版销量下降了。做了很容易出现问题,内部组织协调方面,渠道推广方面都很难,重新组建了高科技公司的办法,解决数字出版的问题。大型集团单位都是采取新的独立市场化公司进行数字化出版,在商务印书馆干了七年。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很困难的,你相当于内部产生一个想要顶替替换,将来有可能埋藏传统出版。

许传朝:有请李中主任。

李中:谢谢能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进行信息化方面的交流。我从90年开始接触到制造业企业一级的信息化工作,到现在可以说已经经历了20年时间,这其中的酸甜苦辣特别多,有这么几件事情,在我接手行业信息化,接触到这些企业应用的实例,有这么几事情我们串在一起,代表了我们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95年的时候,我们开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的时候,大家谈论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在调查的时候,大家讲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什么?领导不重视,信息化是一点不重视,那个时候年代做信息化的要搞钱很难,要个项目更难,做点事情求爷爷告奶奶,大家都觉得是花架子。2000年,国家经信委和科技部的共同推动下,02、03年的时候,这个时候忙得要死,就是想怎么快一点实施信息化。到了今年又出现了什么情况,我们说有些企业开始大规模实施,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的企业对于信息化的进程,他的推动重视程度可以说已经变成了主导的业务领域。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实施信息化项目的时候,我们企业可以把企业中间的技术骨干全部抽调,叫业务专攻,抽集上来做信息化实施。我们信息化随着不同阶段发展,信息化越来越重要,成为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发展的主力军的作用。谢谢。

许传朝:海南航空何总。

何海燕:大家好,首先今天特别宠幸感谢大会给这个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们企业行业信息化的经验和心得。刚才说谈非常刻骨铭心的事,我还是简单说个背景。我原来是在高校,2000年开始从事这个行业的信息化,主要在银行里的行业。其实银行行业的信息化进程在国内来讲,年纪大一点的都会知道我们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实际上86年,我们人民银行订票全国统一,民航订票中心大家买票到售票处都看到一个终端,其实那时候已经开始了计算机高度集中的订票服务,那时候没有互联网。2005年以后我到海南航空以后,刚才主持人介绍里面几个人是老总,我是一个公司的,就是有点小故事。因为海南航空原来是一家专门从事航空运输的企业。当时推广信息化,我最深的感触我实际上是很担心的,在企业里面推信息化,大家的认识程度,在九十年代默,2000年初还没有到很高的重视程度。所以我当时接到第一个任务,告诉我要在集团的懂事局同无纸化办公,我一听这个无纸化办公是我最头疼的事,搞IT的人规则比较清醒,一说办公还要无纸化感觉难度就很大,因为当初是一个集团性的企业。我们当时做这个过程中间尝试了一种新的机制,和业务,和大的生态治理非常贴近或者是和谐的方式。具体一点就是我们当时设计了一个综合系统管理平台,我们02年以后大规模在一个集团里使用权威系统。这个系统当时上线以后,大概在不到半个多,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基本上在全集团实现了无纸化,关键的核心是什么呢?当时大家的一个设计理念都是围绕着工作、管理开始,我们在这个协作平台上,当时就推出了,不仅包括工作和管理,还包括了员工个人的生活、学习所有的东西都在里面。所以在推出来时间不久以后,其实整个的在集团所有员工里面形成了一个计算性的文化,所以这个文化其实最后是现代化进程里面一个重要的,从基层的一个推手。所以后来就出现了一种情况,我们信息公司的服务老是供不应求,不是我们推不动,是技术技术资源跟不上要求,这可能是我最深刻的体会。从组织体系上是一个虚拟的矩阵组织体系,我们叫集团的信息化领导小组,副董事长兼组长,领导小组的办公室就设在信息公司。我就先说这一点。

王玉坤:中联重科是很年轻的公司,89年成立的,10万元发展起家,发展过程中信息化一直跟着公司不断前进和发展。中联重科那时候有大概20个事业部,所有事业部承担了公司的一些经营目标,如何统一建成一个平台,对我们的压力蛮大,尤其我们这种离散型的制造业,如果要建设一套很实用,各个方面又能支持你的ERP系统更难。我们做IT的都知道,做ERP可能是信息化领域为难的一件事情,我在这个过程中也是蛮大的压力。当时在选择,大家都知道做信息化要选择突破口,拿谁来做。当时中联重科我们分了四个产业,然后还有些配套产业,我们混凝土设备是全球第一,起重机全国是第二名。当时有选谁做试点的压力,很多公司说一大一小,找一个主机厂来做。我当时想找两个最大的来做,因为最大的做上去以后就有示范效应,两大在执行过程中还是有蛮多地位。为了保证这个项目的再继续下去,从中做了很多工作,包括领导的支持和各方面的支持。 选了两大以后,作为董事长来讲特别看重两大的上线,虽然是停了三个月,但是我们经过努力,在后面几个月补回来,按常规来讲一个ERP系统上线九个月,但是我们用六个月就上去了。我经常说我在做信息化这个行当里算是很幸福的CIO,因为老板很重视这个行业,给我们地位很高。

李详珍:国家电网信通是为信息网络和通信网络建设的专项机构,我们06年开始做信息化工作,当时非常困难,因为信息化没有标准,包括县局、地局、省局,当时我们也用这种方式养活了几百个甚至上千个企业。现在我们整个系统统一建设统一规划,这个模式应该是非常好,有很多企业也不断转型了。现在我本人不光做信息化,从06年开始我负责一些研究,我们也看了一些大的项目,大概有十几项国家级项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成都查看更多>信息化查看更多>电力信息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