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塔筒/塔架报道正文

重庆市电力公司“大建设”体系成效探析

2011-12-21 13:58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重庆变电站重庆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农变电站就是例子:基建部总体负责,业主项目部来自建设分公司,县供电公司负责前期属地化协调,物资部负责物资招标,重庆电科院负责规划评审,分工更为明晰。

重庆电科院新成立的规划评审中心、工程质监中心共建立了质量监督、设计评审、结算监督3个专家库,收录专家近百人。部分专家被随机抽取出来审核工程相关环节。

在“大建设”中,类似深化业主项目部建设、建立专家库这样的措施,重庆公司一共有9项,涵盖从设计评审到施工的各个环节。

“如何提升效率效益?如何执行属地化协调?如何更加专业化?对这9项课题的研究就是方法。”许道林说,“施工的还是原来那些人,效果却是大大不同了。”

基于现实不断完善

直到我们采访时,“大建设”变革的进程仍在继续。组织架构、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重庆公司都还在进一步考虑。

建设分公司的孙欣回忆说,“大建设”方案前后修订了58次。那段时间,所有人都有近乎“煎熬”的感觉。但现实要求他们必须坚持变革。

新农变电站建在一座小山顶上,向下望去是一片巨大的施工工地。这片园区建成后,用电负荷将达到几百万千瓦,而这仅仅是面积1200多平方千米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两江新区的一小部分。

“重庆市电网负荷将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光110千伏站就要新建100多座。按照以前的模式,我们的项目部根本派不出足够的人。”裴玺说。

建设的实际需要,是重庆电网改变发展模式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益化转变、实现效率效益双提升的要求。

许道林说,“十二五”期间,重庆电网建设任务饱满,传统建设管理模式不适应电网高速发展的挑战。“大建设”可优化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变革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形成职责清晰、责权对等、协同高效的管控模式。

“大建设”已显现出活力。2011年,重庆电网在“十二五”投资增加51%的情况下,基建管理人员却减少了17.92%。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重庆查看更多>变电站查看更多>重庆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