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企业正文

吉天利科技实业打造新型蓄电池企业

2011-12-28 10:28来源:富宝资讯关键词:吉天利科技铅酸蓄电池电池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位于晋东盂县藏山脚下的吉天利工业园,经过两年的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园区一、二期工程的公共设施和部分项目的建设,蓄电池制造项目已投入生产。看到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在两年的时间里从千亩青纱帐上拔地而起,刘林娣女士感到无比的欣慰,更让她感到自豪的是园区的运营模式,无论是从园区主题、运营理念、再生循环系统,还是污染物控制等方面都是按照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和与自然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而构建的。她首先从生产工艺环节入手,如铅蓄电池生产项目里的 “三充两放”的充电工艺,使放电的电能得到充分的循环再利用,实现了企业内部的小循环。她从园区承载的产业抓起,由铅蓄电池制造末端向废旧铅蓄电池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产业链的高端升级;由 BSM电池模块和电池模组等向新能源电动车整体装备系统的关联产业延伸;从新能源电动汽车向汽车循环利用产业拓展;再由以上几个产业形成的大循环向200万吨/年再生资源圈区管理跨越发展。园区的生物链也全部做到了循环可持续利用,从而实现了园区产业的中循环。随着园区项目的逐步投产,将与通信、汽车、电器等不同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带来年工业产值超400亿元的经济效益,实现利税50亿元。同时,增加20000人就业,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而完成社会流通的大循环。刘林娣女士在科学规划园区未来的同时,一方面通过回收、再生和循环对废弃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积极创新企业安全生产、清洁生产的发展模式,围绕这两只抓手,做好园区的管理工作。安全是吉,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长期、全方位的、多角度、无时无刻都不能丝毫懈怠的工作来抓。清洁生产从产品的源头开始绿色设计,贯穿到整个生产全过程。投巨资引进国内先进的环保设备,建设了雨水收集池,做到了雨水、净水、污水、中水分流循环。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全循环可达到零排放,实现水资源全循环;采用了地热源空调系统和红外线辐射取暖等设施;修建了沼气池用于处理生活垃圾。同时,以系统工程方法进行环境治理,对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实行了集中收集和处理并建立起完善的污染防治设施,从根本上找到一条铅蓄电池行业解决铅污染的绿色之路,在行业中起到先锋典范作用。

园区全部达产后,将智造出以有色金属为代表的236万吨“城市矿产”,资源利用率达98%以上,节约原生矿石近几十亿吨,为缓解资源瓶颈提供了有效途径,为资源大省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每年可减少10万吨有害有毒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减少95%以上有害物的排放,可节约80%以上的能源,有效地控制污染、节约能源、保护了环境,取得了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共进的统一,实现循环经济、经济循环、环环有利,再生资源、资源再生、生生不息的目标。

吉天利民善天下

十五年的执着,铸就了吉天利在中国铅蓄电池行业的先锋地位,在2011年的行业排名中处于第五位;公司被列为山西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园区被列为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全国示范园区。其龙头产业“铅酸蓄电池制造与废旧铅酸蓄电池无害化处理闭合循环产业链”将具备年生产总值25亿元的产能。

刘林娣女士在自身事业蒸蒸日上,公司业绩屡创新高之时,积极开展“反哺社会工程”和实施“关爱员工行动”等具体内容,解决员工实际困难,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她视“替政府分忧,帮社会解困”为己任,身行善举,从成立之初到目前己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了合适的岗位,并从物质、精神上给予了关爱。作为一名三晋儿女,她热爱家乡,积极宣传山西,出资出力协办了“中国画 画中国”走进山西系列活动。作为一名朴实的女企业家,她尽显母爱本性,捐资助教,资助60名失学儿童,帮助60名贫困大学生重返校园;她,一名新时代的晋商,精诚致业、乐善民生,每年以百万慈善事业费用投向社会,投资兴建梁家寨中心敬老院,赡养60名五保老人,让老人们得以安享晚年。

吉天利如同一艘航船,刘林娣就是这艘航船的掌舵人。十五年来,那航船桅杆顶上飘扬着“吉天利民善天下”的精神旗帜,犹如灯塔,引领吉天利人航行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搏击风雨,历久弥坚。如今,刘林娣女士依然怀着最初那颗真诚善良的心,以新晋商的睿智书写着对山西的深情;以企业家的责任谱写着对国家的忠爱;以女性的大爱抒写着对社会的兼爱。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吉天利科技查看更多>铅酸蓄电池查看更多>电池储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