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昌平园信息化与新能源发展的危机与挑战

2011-12-29 13:20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关键词:新能源电力通信电力信息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发展提速期,整合资源优化环境势在必行。针对丰富的科教创新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的现状,如何挖掘资源,做好对接,尽快将丰富的科教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针对土地要素制约瓶颈,如何大范围整合资源,大手笔规划设计,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确保重点项目用地需求。针对资金制约瓶颈,如何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使用金融工具,保障“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资金需求。针对区域发展环境急需优化的现状,如何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区域综合服务水平。

昌平园综合经济实力亟待壮大。全区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昌平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市所占的比重仅为2.8%,与昌平城市发展新区的地位不相称。区内龙头带动型、科技创新型、可持续成长型、税收贡献型企业数量较少,抗风险能力不强。

区域经济结构亟待优化。产业结构档次不高,高新技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辐射带动作用尚未发挥,研发成果转化不完全,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还不够高,品牌效应还不明显。

应对措施

昌平园新能源产业已经形成较好的发展基础和规模实力。“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昌平园应加快推进东区的规划建设,以园区中心区和国家工程基础创新基地为核心载体,着力打造能源科技产业板块。继续做大做强中石油集团的中亚管道公司、中俄管道公司等九家企业和神雾集团、华业阳光、国家电网等能源环保企业。大力推进中科创新技术产业园、中石油科技创新基地、国家电网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进度,拓展新能源产业发展空间载体。同时,积极吸引国内外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等领域的大型企业在昌平园设立区域性总部、研发中心和其他分支机构,拓展新能源产业量,增强新能源产业集群效应。

重点加强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研发创新。昌平园新能源产业发展要与传统能源产业现有基础紧密结合,重点抓好太阳能、风能、智能电网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节能环保技术以及传统能源高效利用技术的研发创新。太阳能领域,要重点推进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发展高温太阳能集热器、光热发电等技术及产品;风能领域,要加快发展2.5兆瓦及以上风力整机和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智能电网领域,要加快发展电力信息化技术研发与服务、电力通信技术研发与产品制造;节能环保产业领域,要引入钢铁、电力、有色冶炼等行业的科技研发项目,加强节能科技企业与传统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园区节能减排技术水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电力通信查看更多>电力信息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