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企业正文

大亚湾核电站 “绿色效应”=30万公顷森林

2011-12-30 09:11来源:新浪关键词:大亚湾核电站核电产业核电机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道安全门的刷卡准入、仿如机场般严格的安检、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这是记者在实地进入大亚湾核电站采访留下的深刻印象。“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安全!”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从中广核获悉,该集团将于2013年底全面完成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先进的大型压水堆核电技术ACPR1000,2015年前具备实施首堆建设条件,“这将引领中国核电技术进入一个新高度”。

现状:安全水平“令国际同行瞩目”

“黄金人”战略星火燎原

据中广核党群工作部主任助理胡光耀介绍,截至本月28日,大亚湾核电基地2011年度上网电量达400亿千瓦时,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实现无非计划停机停堆连续安全运行3384天,在与国际同类机组比较中排名第一。

根据美国核电运行研究所最新统计结果,与美国104台核电机组相比,大亚湾核电站1、2号机组、岭澳核电站一期2号机组,2011年一季度的综合指数均为100分满分,位列第一,令国际同行瞩目。而就平均水平的“能力因子”来考量,大亚湾核电站连续五年平均指数超过90%。

据了解,大亚湾核电站自1994年投产以来,已安全运行17年,岭澳一期已安全运行近10年。在早期大亚湾建站之初,还有一个趣闻:培训初期打造出110多名“黄金人”。即为了培训首批核反应堆操纵员,在他们身上所花的费用基本是与体重相当的“黄金”,“打个比方,如果操纵员体重是150斤,培训费用几乎与150斤黄金等价,所以称作‘黄金人’。”大亚湾的核电安全意识可见一斑。

如今,大亚湾的人才战略早已如“星星之火”一样燎原:核电基地自主培养了反应堆操纵员679名,高级操纵员259名,同时以核电学院为龙头,现已形成了7000多人的核电设计、工程管理和技术研发队伍,核电运营技术人员超过3500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广核集团开始瞄准更先进的ACPR1000迈进。按计划,这一技术将于2013年底全面完成,于2015年前具备实施首堆建设的条件,“届时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将达到国际三代核电技术先进水平”。

◎效应:广东核电与核电产业“双轮驱动”发电能力相当全省用电量11%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1月,大亚湾核电站已累计实现上网电量超过2456亿千瓦时,其中70%的电力输送香港,约占香港全部用电量的1/4。

目前,随着岭澳核电站二期2号机组的“加入”,大亚湾核电基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核电基地,其发电能力达450亿千瓦时,约相当于广东全省用电量的11%。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公司经营管理部副经理马刚表示,一直以来,大亚湾核电基地机组的安全运行,为广东缓解电能供应紧张,改善香港地区电源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核电的“顶梁柱”作用。

根据相关单位换算,大亚湾核电基地六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每年发电450亿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可减少标煤消耗约1530万吨,减少向环境排放二氧化碳约4400万吨,二氧化硫约23万吨,氮氧化物约18万吨,这相当“相当于种植了近30万公顷的森林”。

胡光耀表示,“到2020年,中广核将新增2000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广东省能源自给率将从现在的13%提高到20%,而这对广东的节能减排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同时,中广核集团的年营业收入达到3000亿元,资产总额达到1万亿元,“这基本相当于一个中型省份的GDP规模”。

除节能减排外,核电投资的经济带动效应也令人瞩目。据了解,每一座核电站都是一个大工程,投资达几百亿元。同时,核电在建阶段,投入1块钱将带动1.03元GDP和3.04元的社会总产出增长,核电进入运营时,1元将带动1.18元GDP和2.22元的社会总产出增长。

核电对当地产业的带动效应也颇为明显。目前,南沙、台山、深圳等地已分别建立核电产业园区或基地,中国西电以及法国等科技公司已分别入园,从而实现广东核电与核电产业的“双轮驱动”,为广东的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先锋作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亚湾核电站查看更多>核电产业查看更多>核电机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