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环保发电生物质发电评论正文

电力设备企业如何减排

2012-02-01 16:36来源:新浪环保关键词:清洁能源储能电池生物质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陈晨星:各位来宾、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来讨论企业如何追赶清洁发展的话题。我记得去年我们还在讨论气侯变化、低碳经济的时候,还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说减少排放是不是会限制发展,到我们今年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清洁发展是重要的机遇,就像我们今天大会的议程所提出的那样,清洁发展是增长的新坐标,从今年企业参加低碳发展的调查也可以看出,这份报告可以看到,无论是ICT行业还是房地产行业、汽车行业还是金融行业,也包括新能源行业都对清洁发展、低碳发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行动。我们今天在座的四位嘉宾都是引领中国清洁发展的领军人物,我今天的话题可以轻松一些,因为之前大家已经听了很多各个行业的非常重要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我想问问在座的四位,就你们所了解的清洁产业,都包括哪些方面。

梅德文:我们是做碳交易的,照我的理解,清洁产业包括新能源产业,低碳的制造业,低碳的服务业等等,肯定是能够做到清洁化。当然另外一点,包括金融,低碳金融,碳交易,也应该算是清洁产业,无论如何,适应性,减缓等等,凡是能够促进清洁发展,促进低碳发展,促进绿色发展的产业,应该都还算清洁产业,我认为,可能回答的不太正确。

潘文智: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在我们身边所经历的每一个小的事情,每一个小的物件都跟这个息息相关,如果我们减少开车,我们去骑自行车,甚至我们走路,这也是当中的一部分,我想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更重要是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组织都应该从我做起,从具体的行为做起,这是最关键的。

俞振华:各位嘉宾都解释的很好,我做企业理解不一定特别全,但是对清洁产业通过做企业的角度理解是新能源、新材料,跟节能环保、节能降耗相关的产业领域,能够改善环境。

李中东:社会在发展,生活水平在提高,能源消耗越来越多,实际上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又发展了,能源消耗怎么减少,研究这个问题,或者是解决这个问题是新能源产业。

陈晨星:在座的企业都是做的非常好的企业。刚才大家讲了前景,大家非常看好清洁产业发展的前景,但是在目前这个阶段我想跟你们聊一下,最大的混或是什么?我知道梅总做北京环境交易所的老总好几年,但是环境交易因为在中国还没有得到的开始碳交易,虽然北京环交所是中国最早退出自愿减排熊猫标准的交易所,我们先谈听一听梅总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梅德文:就碳交易来说,我觉得可能是有三个步骤,第一个就是我们认为还是说在认识上,对于碳交易其实也还是有很多这种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看法,我总是喜欢讲日本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思想家福泽谕吉说过一句话,对于东方最最缺乏是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所以说对于如何应对气侯变化,选择什么样的手段,什么样的机制,我们在认识上其实还没有达到统一。这个是第一个困惑。实际上我们总书记早就讲过,罗老师也引用了总书记在政治局讲课上提出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和重大战略。技术上因为碳交易是把这种所谓的企业没有支付的环境成本应该支付出来,是这样的一种手段,通过这样的一个环境产权的划分最后达到交易实现这样的低成本,高效率的节能减排,技术上还是有很多很多困惑。比如说中国如何做到更加科学的节能减排。第三政策上,碳交易的系统工程事关这样的碳商品的生产分配,金融与产业的之间的关系,碳交易市场如何已确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

陈晨星:德青源是做沼气,生物质能的,你们做生物质发电,目前还面临很多成本的问题,想请潘总说一下你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潘文智:如果让我说困惑的话,很多,分成两点来说,第一是能源危机的意识不足,如果大家有足够的数字危机意识,看一下我们国家的石油、天然气、煤都用到40多年,甚至100年左右,几十年之后如果没有更好的来源,这些东西枯竭了,越来越少了,如果有足够的意识,我相信我们在节能方面,创造新能源方面,技术的提升改造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第一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清洁能源查看更多>储能电池查看更多>生物质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