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塔筒/塔架综合正文

电网处变不惊 积极迎战极寒天气

2012-02-13 10:53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电网电力智能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2年春节后,一场罕见的寒潮席卷中国大地。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出现了“极寒”天气,低温突破历史极值并且持续多日。各地供电员工战严寒、斗风雪,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本报从极寒成因、电网迎战、电力供需三个方面报道这次极寒天气对电网的影响。

极寒天气来袭电力供需平稳

专家称四方面原因让电网处变不惊

自1月27日起,一股极强的西伯利亚寒流席卷整个中、东欧地区,许多地方的气温骤降到近零下30摄氏度。严寒和大雪使欧洲交通、航运、电力和石油等行业受到严重影响。

入冬以来,中国平均气温为零下5.5摄氏度,较常年同期偏低0.9摄氏度。低温阴雨(雪)天气不仅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不便,也对当地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造成了一定影响。然而,我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衡,未出现严重的电力供需紧张情况,原因何在?

电力需求有所回落

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受欧债危机、美国信用等级下调以及国内宏观调控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其中,第四季度全国GDP同比增长8.9%,创9个季度的新低,比全年经济增速低0.3个百分点。虽然第四季度全国用电增速达到11.1%,但受节能减排影响,实际用电增速仅有6%左右。工业用电增速已经低于全社会用电增速,反映出实体经济增速的持续放缓。此外,由于2012年春节日期偏早,自1月中旬起,由于生产用电减少,电力需求明显回落,最小日电量仅为年前的70%左右。因此,虽然极寒天气到来、取暖用电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电力供需总体平稳。如果极寒天气发生在2011年12月份,对电力供需的影响将大于现在。

发电供应保障有所提高

进入2011年,我国来水总体偏枯三成左右,水电机组出力严重受阻,电力电量平衡对火电的依赖程度加深。然而由于煤炭供应受产能、价格、运输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煤电运紧张局面时有发生。入冬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冬季储煤工作,积极组织开展调煤保电,加大煤电运协调力度,及时上调火电上网电价,缓解了火电亏损局面,保证了电煤持续稳定供应。度冬期间,全国电煤库存大部分时间保持在18天以上的高位,基本没有出现持续缺煤停机情况。电煤供应充足有效保障了火电发电出力,促使火电发电能力进一步释放。发电供应保障能力的提高减轻了电网应对极寒天气的压力。

电网在能源运输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电网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设施,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跨区电网输送能力已经接近5000万千瓦,有力地促进了各电网之间的丰枯互济、水火互济。随着特高压交流扩建工程顺利投运,华北支援华中通道能力显著提高。与此同时,电网企业充分挖掘西北、华北电网外送潜力,积极组织通过特高压交流、德宝、灵宝直流向华中送电。入冬以来,跨区送华中实际最大电力达571万千瓦,超预期近300万千瓦,有效缓解了华中电力供需紧张形势。跨区互济使电网应对极寒天气有了底气。

电网抗灾能力建设得到加强

近年来,我国电网抗灾能力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国家电网公司提高电网整体设防标准,重视微气象地区供电设施的设计与建设;成功研制一批融冰装备和在线监测系统,投产多套直流融冰设备;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加强输变电监测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电网抵御外力破坏和严重自然灾害的监测水平、调控能力和抵御能力。国家电网公司还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应急体系,根据气象预报发出灾害预警,加强冰情监测,做好应对雨雪冰冻灾害各项准备。

电网抗灾能力的增强,使国家电网员工在应对极寒天气时增添了信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