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风电产业从“粗放”迈进“集约”

2012-02-15 13:11来源:新民网关键词:风电风电产业风电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此际遇下,海外市场成为国内风机设备商扩张领域,2011年被称为中国风电国际远征之年。

2011年9月19日,金风科技宣布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建立一个总投资近2亿美元、规划规模超过100兆瓦的风电场项目。

9月21日,华锐宣布进入南美市场,与巴西可再生能源发电公司Desenvix签署合同,将为位于巴西Sergipe地区的风电场提供23套风电机组。

而早在2011年4月和7月,华锐风电先后与希腊国有电力公司和爱尔兰企业MainstreamRenewableEnergy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开展海外合作风电场项目。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施鹏飞表示,国内市场的饱和是国内风机制造商走向海外的必然选择。由于国内面临并网制约,未来国内风场的建设速度远低于风电企业的制造能力。

出海远航同时说明,中国风电企业国际竞争能力正大幅提高。

“选择出海主要是因为企业已经发展到需要主动参与全球竞争的阶段。”华锐风电副总裁陶刚认为,企业经过中国市场的发展,基本上在产品、技术和服务等方面与国际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十二五”时期,我国风电仍将保持年均新增1100万千瓦的发展速度,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在我国风电标杆电价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风机单位造价的下降,风电开发商的利润仍然十分丰厚。

初步测算,风电场单位千瓦静态投资下降1500~200元/千瓦,度电成本下降0.05~0.1元/千瓦时。而国家能源局近期启动的风电分散开发试点,一旦有所突破,将极大地刺激中东部地区小型风电的开发。

施鹏飞表示,风电总的发展目标不变,新政的出台将使行业发展更加有序。

2011年是风电行业的整顿之年,经过这一年的隐患排查、补漏校正、调整规范,我国的风电行业将走进成熟发展期。“如果说‘十一五’是风电产业的高速增长期,那么‘十二五’则是持续健康发展期。”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日前对中国风电产业作出如是总结和判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查看更多>风电产业查看更多>风电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