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以电代油” 被忽略的国外购电

2012-02-20 14:39来源:能源关键词:以电代油能源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北方的俄罗斯到南方的缅甸,中国拉开了国外购电的序幕,有专家认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应调整为“以电代油”。

当更多人把目光集中在中俄油气管道时,一条连接中国黑龙江和俄罗斯阿穆尔州的电力通道已然运行了五年有余,这条独特的能源通道每度电折合成人民币仅为0.26元,远低于国内0.44元的火电价格,经济效益甚至比进口石油和天然气更具优势。

“以电代油”是个新鲜的话题,但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和他的团队却早在2006年就开始研究。他提出,6200亿度电量可以替代1亿吨油,提高能效2.73个百分点,而这1亿吨石油的替代不仅将大大缓解我国能源压力,还可节省高额的购油成本。

“石油和天然气是可存储的,国际间油气贸易经常因政治而中断,但短期内输出方受损较轻,而电是不可存储的,一旦中断将给供电方带来同样严重的经济损失。”胡兆光说,购电的优势比石油和天然气更明显,这不仅表现在价格上,还表现在传输和政治等方面。

“我们周边国家的富余电能资源一直都被忽略了。”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白建华称有点惋惜,北边的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的煤炭和水力资源,南方的缅甸更是水电大户,都是很好的进口对象。

“我们专门做了研究报告上交有关部门,证明从国外购电是可行的。”白建华一再重申,国外购电必须如同进口石油、天然气一样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否则购电将变得困难重重。

国外购电在行动

黑龙江电力公司是国外购电先行者,2011年,黑龙江电力公司对俄购电12.27亿千瓦时,比2010年增加2.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8%。这部分电能主要通过黑龙江电力公司110千伏布黑线(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至黑河市输电线路)和220千伏布爱线(俄布拉戈维申斯克至爱辉县输电线路),在黑河地区销售。据悉,一条新通道——中俄直流联网工程“阿穆尔—黑河”500千伏输变电线路有望于2012年投入运营,届时年供电规模将达43亿千瓦时。

就人们一直担忧的线路和价位问题,这条能源通道足以阐释。首先是价格,出口电价为每度0.042美元,折合人民币0.26元,国内火电的平均上网电价已达0.44元,价格优势非常明显。其次是线路问题,胡兆光介绍,通常是各国修建自己的传输线路,但中国有特高压远距离传输的技术优势,如若跨国线路由中国来承建,还会拉动一大批国内电力设备商的发展。

“最好的方式是合资建电厂,甚至是上游的煤矿。”胡兆光说,如果中国的发电企业可以去国外合资建电厂,再把电卖到国内是最佳的方式,因为近几年国际上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突遭停止供应的消息总是不绝于耳,合资建电厂势必减少此类供应风险。

前不久,俄罗斯能源部称,中国方面正与俄罗斯煤矿企业磋商,拟在西伯利亚和俄罗斯远东开发煤炭资源、建设基础设施。发电企业也在循序推进,2011年6月,中国华电集团与俄罗斯第二地区发电公司(TGC-2)签署合作协议,双方组建合资公司,在雅罗斯拉夫尔州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站工程,项目投资5.7亿美元,华电集团控股51%;几乎同时,长江电力与俄罗斯最大的独立电力公司——俄罗斯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就双方在东西伯利亚兴建一系列电厂的合资项目签订框架协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