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粤“十二五”工业节能减排 “压力山大”?

2012-02-24 10:06来源:南方报关键词:节能减排能耗节能改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钢铁、石化、电力等高耗能行业能耗指标将确定。近日,《上海证券报》援引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杨铁生18日的表述称,工信部编制的《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期已印发,不久将对外公布。

《规划》制定了“十二五”时期工业节能目标,同时分解制定了20个单位产品的能耗指标,提出九大行业节能的基础途径和路线、任务,以及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等九大重点节能工程。

事实上,自去年底至今两三个月时间里,我国就有10个主要工业领域的“十二五”规划,以及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密集出台,当中的节能降耗政策都成业内关注的焦点。

专家与业内人士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在“十二五”减排压力比“十一五”有所加大的形势下,去年我国工业节能减排效果却不甚理想,《规划》可望通过指标约束强化各行业的目标与责任,另外,对于生产工业节能减排设备与提供服务的相关产业来说,未来市场将更加广阔。

形势

重点行业担大头 能耗必须降两成

杨铁生是在参加高效节能煤粉工业锅炉技术及应用研讨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他表示,“十二五”时期,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一五”末预计将降低21%。与此同时,与会人士称,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电力等高耗能行业增加值能耗将降低18%至20%。

“重点高耗能行业之所以能耗降低值低于21%的目标,就是考虑到未来节能减排过程中,我国工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或许会增加一些能耗值。”上述人士表示。

位列九大重点节能工程之首的是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工程,目标到2015年平均运行效率比2010年提高5个百分点。

在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工程上,杨铁生指出,未来将采取改造、淘汰一些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旧式燃煤锅炉,通过粉煤燃烧等技术因地制宜地对现有燃煤锅炉进行技术改造,采用洁净煤替代原煤提高燃煤质量;在天然气等资源丰富地区进行煤改气,在煤气资源贫乏地区,采用太阳能集热器替代小型燃煤锅炉等措施。

根据工信部统计,“十一五”以来,工业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15.95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10年的24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由70.9%上升到73%;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和电力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工业总能耗的比重由71.3%上升到77%左右。

纵深

各行各业晒规划 达标任务差距大

事实上,自去年底至今,我国各大工业领域的“十二五”规划就密集出台。除了工信部制定发布的建材、钢铁工业、食品工业、化纤工业、医药工业、纺织工业、轻工业等行业发展规划外,还有国务院发布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

有分析人士认为,工业发展规划频出,其一是如今已进入实现“十二五”目标的关键时期。其二,作为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去年我国工业节能减排效果不甚理想,环境和资源约束更显突出,节能减排的实际指标与既定目标尚存差距,今后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

统计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仍呈快速增长态势,工业能源消耗量大幅上升。全国单位GDP能耗仅实现下降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只下降2.56%,与全年3.5%和4%的目标差距很大。

“当前我国工业节能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我国制造业总体上还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在产值效益、增长质量方面还有很大差距,资源消耗占成本比重过大。从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构成上看,相当多的行业能源资源消耗成本占总成本70%以上;另一方面,行业间和企业间发展水平不平衡,先进和落后的生产能力并存,总体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杨铁生说。

对此,国务院去年发布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明确指出,加强工业节能减排,重点推进电力、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化工、建材、造纸、纺织、印染、食品加工等行业节能减排。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表示,“十二五”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21%的目标实现难度较大,主要看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具体落实及执行力度是否到位。

广东

节能指标提高2% 七大行业加快升级

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面临的节能形势同样异常严峻。国家下达我省“十二五”节能任务是单位GDP能耗下降18%,比“十一五”期间高2个百分点;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0%。自2005年以来我省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一直处于全国最先进水平,分别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5%和40%,“存量空间十分有限,节能任务加重”,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该负责人指出, “十二五”时期,我省工业重型化进程中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还在延续,节能形势异常严峻。而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省对能源和环境容量的需求还将持续刚性增长,客观上也加大了节能工作的难度。

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工作力度的意见”,广东在“十二五”工业领域发展上,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低能耗的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知识密度高、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节能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进一步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鼓励提前淘汰限制类产能和设备;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

我省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电力、石化、钢铁、有色金属、造纸、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等8大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水平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杨建初指出, “十一五”时期广东省节能重点放在淘汰落后产能,关停“五小”,消除依赖物质资源消耗外延扩张方面。“‘十二五’时期,我省‘以退促降’的空间逐步缩小,节能减排应更加注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建筑等新业态、新产品,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走内涵式、集约型发展道路。”

而近期出台的《广东省“十二五”节能规划》也指出, 广东继续加快并大力淘汰电力、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制浆造纸、纺织、陶瓷等七大行业的落后产能,包括淘汰钢铁产能共250万吨,水泥的立窑、年产1万吨以下的造纸生产线、2100座陶瓷梭式窑等在“十二五”末全部退出。此外,对产品单耗超国家能耗限额标准或省限额要求的高耗能企业,按超限幅度执行惩罚性电价。经限期治理后仍不达标的,责令停业整顿或关停。

《规划》将带动产业与布局调整

观察

“工业节能规划的密集出台,一方面是促使工业生产企业更加注重节能降耗,另一方面对涉及减排的技术、装备、产品、材料、工程、服务等相关领域来说,也是一个利好。”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细康认为。

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下降,工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10%;工业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5%。

赵细康说,广东在节能减排的基础设施、减排装备制造业方面都比较薄弱。例如广东是全国三大脱硫设施需求省份之一,本地却没有一家大型脱硫装备生产企业。而这些减排设备领域前景广阔,如水泥行业,每条生产线改造就需要投入1000万元,全省200家需改造的水泥企业保守计算就有几十亿的市场。《规划》的出台将令类似的产业有更大的市场需求。

“十二五”期间,全省的产业结构布局也将根据节能的需求进行调整。《广东省“十二五”节能规划》显示,将制定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产业节能准入机制:珠三角核心区域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低能耗、低污染的高端现代产业,将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向环珠三角地区和山区梯度转移;粤东西两翼沿海地带着力发展石化、钢铁、电力、船舶等临港重化工业;粤北山区利用资源、环境优势着力发展资源型特色产业,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发展配套经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减排查看更多>能耗查看更多>节能改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