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核电重启在即:如何补回失去的一年

2012-03-30 09:17来源:解放日报关键词:核电核安全核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沉寂的一年

对于中国核电产业,福岛核事故带来相对沉寂的一年,同时也带来转折的一年。日本大地震之前,多个在建大型核电站项目齐头并进,国内核电发电企业、装备制造企业都订单充裕,民营企业也有进入核电领域的势态,国内核电产业可以说处在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去年3月,日本地震造成核泄漏后,国务院核电“国四条”发布,核电新建和在建项目一律进行自检和国检,拟建项目停止建设批复,全面推进的核电发展戛然暂停。“暂停”对不同企业产生不同影响:三大“国字号”核电集团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首当其冲,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称,在福岛核电事故之后,国家核电即在3个月内放慢了设计、设备制造和现场工程建设的进度。相对于项目放缓,很多待批项目则完全停滞,一停就是一年。

由于“国字号”项目巨大,项目停一停、工期缓一缓,立即造成整个产业链的波动。核电装备行业很快感受到压力,上海电气等核电设备制造龙头,过去一年中基本依靠地震前的在手核电订单支撑,订单增加速度极为缓慢。然而要支撑也颇为不易,据前年财报显示,当年末该公司核电在手订单近400亿,其中在建项目对应订单超过300亿,2011年核事故发生后,部分在建项目停工检查半年;上海电气通过完成阳江核电站的在手订单,在核电冬天中“低调”地进行技术储备。此外,核电“国四条”虽未直接提及民营企业,但“国字号”减速,本来刚刚向民企微微开启的核电大门,客观上又被关得严丝合缝。“大型国有企业都"饿肚子",我们更加没有市场空间。”一位上海核电设备民企经营者此前告诉记者,该企业已经着手转行。

而从去年年底开始,“冬眠”的市场已能听到冰雪消融的声音。去年11月底,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4号机组一次成功并入华东电网,为该机组投入商运奠定了基础,也标志着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向全面建成投产迈出了关键性一步。12月底,中核集团自主研制的核电站非能动氢复合器通过专家鉴定,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二代改进型压水堆核电站和第三代核电站提供保障,在福岛核事故之后,国内外核电站更加重视非能动氢复合器的作用。大亚湾核电站近日在“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网页公布核电站运行的种种数据,通过公开透明化,拉近与公众的距离,取得社会对核电的理解。这些企业行为均显示出一种迹象:在这一轮核电大检查中,业界不仅仅查漏补缺,更开始改变发展的心态,技术储备、公众沟通等过去忽视的内容被重新拾起。

“洋拐杖”的问题

“核电冬天中,上海电气主要做阳江项目,现在解冻临近,意味着我们需要进入"后阳江时代"。”上海电气电站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上海电气面临的挑战,是全国核电产业的共同挑战,那就是一年沉寂和思考之后,面对“解冻”的市场诱惑,下一步究竟该怎么走?

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核电部副部长周一工告知,阳江1号机组发电机是集团借鉴美国西屋公司核电发电机制造经验和技术,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和自主配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而汽轮机、辅机等部分属于西门子的转让技术,国产化率在70%左右。但客观地说,阳江1号机组只是一个引进、消化、吸收和实践的过程,同样的情况还包括阳江后5台机组、防城港项目和陆丰项目。在后续项目上,上海电气计划不断提高国产化程度,预计到阳江3号机组时,汽轮机和发电机的国产化率均可达到95%。

“用好"洋拐杖"的真正意义在于扔掉"洋拐杖"。”周一工表示,在“新阳江时代”,上海电气将在更高的起点上实施再创新,实现核电常规岛设计制造全面国产化、自主化的目标。据了解,目前正在推进的桃花江项目,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是上海电气真正在引进、消化、吸收后的二次开发。该项目的设计工作自2009年签订合同以来也已基本完成,其中核心技术1710mm长叶片和焊接转子,属于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如今,1710mm长叶片已在上汽试制成功,百万级核电焊接转子的研发也已取得了重大突破,等国家政策出台后就能执行。

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近日发布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预测,在未来20年,中国核电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将占到全球新增量的32%,接近全球新增总量的1/3。核电行业专家认为,国内巨大的核电市场,未来的发展肯定与上一轮发展模式有所不同,安全、环保、效率等要求大大提高,而引进技术的难度正在变大,因此新一轮核电发展是否健康可持续,根本上还是要看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关新闻:

核电重启在即 设备大单花落谁家

核电重启在即 行业利好坐等厚积薄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