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访谈正文

核电专家谈能源科技十二五 加大核电设备国有化

2012-04-20 09:40来源:中国核工业报关键词:核电三代核电核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以下简称记):作为我国核电技术和建造方面的专家,您如何评价这次《规划》的出台,如何看待其提出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叶奇蓁(以下简称叶):《规划》是我国“十二五”期间能源科技发展的纲领性的文件,内容比较详实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其中,对当前我国核能发展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国家层面的分解,细分了6项重大技术研究、3项重大技术装备、5项重大示范工程和6个技术创新平台,时间节点比较清晰,可以为我国核能科技发展起到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记:《规划》中谈到了2013年~2017年建设自主知识产权先进压水堆核电示范工程,我国目前先进压水堆核电机型有哪些?您如何看待《规划》中提出的建设任务?作为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之一,ACP1000的前景如何?

叶:目前我国先进压水堆核电机型有中核集团的ACP1000,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CAP1400,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的ACPR1000三种。《规划》中提出的是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更安全的三代压水堆核电站示范工程,这里用“建设”,给示范工程的建设进度留有一定裕度,是非常合适的。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先进压水堆示范工程的科研和设计工作,突破关键技术,打下建设示范工程的技术基础,包括完成先进压水堆的技术设计、关键技术科研攻关和关键设备制造技术等。

ACP1000是中核集团立足于中国核电30年的科研、设计、建设、运行技术基础,自主研发的安全、可靠、经济的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ACP1000按照三代核电的标准进行设计,提高了安全目标和抗震水平;采用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系统,提高了安全系统的冗余度和多样性;采用堆腔充水、设置非能动氢复合系统、卸压排放等严重事故的预防和缓解措施;双层安全壳实现放射性物质的双层包容;针对福岛核事故采取相应的应对极端自然灾害及全厂断电事故的措施。有关的科研设计工作正在进行,预期能够完成能源局提出的2013年~2017年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更安全的三代压水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任务。

记:《规划》中提到全面掌握在运、在建核电站设备的制造技术,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国产化率达到80%的目标。目前我国大型压水堆核电站的设备国产化率如何?

叶:目前,我国大型压水堆核电站的设备国产化率从某种标准看,已经达到了80%左右,但如果把进口的材料和元件算上则为70%左右。比如目前绝大部分蒸汽发生器都是国产的,但其中的U型管则大部分还需要通过进口。目前我国已有两家企业能提供U型管,其中一家已为出口项目提供,相信今后的蒸汽发生器的U型管均可由国内厂商生产。

我认为在已有的基础上,再加大核电设备特种材料和特种部件的国产化工作,国产化的比例还将提高。

具体到ACP1000上,主设备方面主要沿用原来二代加核电技术所形成的成熟设备制造技术,再根据建设、运行的经验反馈和当前技术的进步加以改进,充分利用二代加核电设备的科研和国产化成果,在2013年~2019年这个时间段完成80%的设备国产化率目标还是有保证的。

记:模块化小型多用途反应堆技术和模块化小型堆示范工程同样在《规划》中被频频提及,您怎么看待我国多用途小堆的发展?

叶:小堆技术在国际上非常受关注,它是一种非常好的核电应用模式。比如放到海岛上,既能供电又可以制冷和供暖,还可用于海水淡化。它同样能够运用到那些大型供电设备和电网供电不方便的边远地区,解决用电供能等方面的需求。对于那些大量需要工业供热和海水淡化的地方,也一样可以采用这种应用模式。

目前,中核集团多用途小堆ACP100主要采用的是全地下的设计模式。把整个堆都放到地下,加强其与环境的屏障,减少其对场外应急的需求,再加上主系统采用一体化模块化的设计和非能动的安全系统,使其能够放在比较靠近工业区的地方,减少冷热资源介质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ACP100的技术水平能够达到国际先进,也满足《规划》中提出的要求,但进度上最好留有余地,如果放到2015年应该更好。而由于其施工的特殊性,施工工作量相对比较小,因此模块化小型堆示范工程的建设计划安排到2018年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记:随着核电的发展,乏燃料后处理也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处理好乏燃料也是核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中对大型核燃料后处理厂示范工程和乏燃料后处理技术及关键设备等方面都进行了具体要求,您如何看待这项工作?

叶:乏燃料后处理的发展需求已经迫在眉睫,但是完成此项工作的难度却非常大。大型核燃料后处理厂示范工程是一个工程性的科研项目,工程建设和科研开发需要同步运行,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也非常高。目前最要紧的是,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能够尽快审定其总体方案,确定示范工程的规模、厂址、总体布局以及乏燃料运输方案等等,以便科研与工程建设方面的工作能针对具体要求有步骤地相继启动。

《规划》中提出的2020年掌握关键技术,具备乏燃料后处理厂建设条件的目标,完成起来相当有难度。目前后处理的工艺已经有一些技术储备,但是现在工艺所用的设备与未来所需要的设备相比差距较大,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再加上乏燃料的放射性和介质的腐蚀性,在材料选择、设备设计、工艺制造上都有不少技术难关需要攻克。

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紧了,建成大型核燃料后处理示范工程的任务非常艰巨,需要各方一起共同加大工作力度,推动2020年建成乏燃料后处理厂的目标实现。

附:能源局印发《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全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查看更多>三代核电查看更多>核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