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风电等新能源发电 正当其时

2012-04-25 16:37来源:中国电力报关键词:风电风电机组光伏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许洪华说,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规划》给出了明确的发展路线,即研究低成本、低污染、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光伏发电系统规模化应用技术;掌握不同类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集成、运行控制及保护技术。在高效大规模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规划》部署了大规模光伏系统技术、太阳能电池及产业链生产设备、大规模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示范工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关键设备四项重点任务。

许洪华认为,这将全面提高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产品的国产化水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建立我国完整的太阳能光伏研究开发、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工程建设、系统运行维护等产业链技术服务体系。

另外,由于多能互补发电系统可缓解大型风电场或大型光伏电站单独并网对电网带来的冲击,对促进我国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现有技术基础及需求,《规划》设定发展目标为研究自动运行的水/光/储互补发电设计集成、新型逆变、储能控制、稳定控制与能量管理技术,以及与公共电网并网的风/光/储互补发电的设计集成和综合利用技术。

热发电技术和产业化均需突破

太阳能热发电近年在欧美地区发展较快。目前,国外太阳能热发电价格在每千瓦时0.2欧元左右,到2020年有望降低到每千瓦时0.05欧元。

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起步较晚,目前仍无太阳能热发电项目运行。“十一五”期间,我国启动了1兆瓦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及系统示范,在塔式定日镜、吸热器等关键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集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规模化塔式热发电系统集成、设计和维护方面与国际先 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在槽式太阳能热发电主要装备技术方面,槽式玻璃—金属真空吸热管、曲面玻璃等主要设备与材料均形成了不同的技术样机突破。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王志峰介绍,太阳能热发电具有输出平稳可承担基础负荷的特点,面向承担基础电力负荷的 “大容量—高参数—长周期储热”是国际太阳能热发电的技术发展趋势。由于我国还没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集成与示范经验,总体上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

基于我国现有技术基础及需求,《规划》设定发展目标为研究规模化塔式热发电和槽式热发电关键装备,并依托示范电站建设,掌握规模化电站系统设计与集成技术,关键技术逐个突破,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启动商业化市场,加快推进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规模化应用步伐。

具体言之,“十二五”期间,将以大容量—高效率为技术路线。在太阳能塔式热发电技术方面,开展包括10兆瓦吸热器、低成本定日镜、大规模塔镜场的优化排布技术及多塔集成调控技术研究等,为百兆瓦及更大规模太阳能热发电站建设提供基础模块与技术支撑;在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方面,开展高温槽式真空管、热弯玻璃等关键部件及槽式集热集成设计等技术研究,并通过50兆瓦级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建设,掌握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关键技术,为规模化电站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开展规模化高温储热材料与装备以及储热系统研究,推进规模化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向可承担基础负荷方向发展。到2015年实现规模化电站年发电效率不低于15%,发电成本降至每千瓦时1.5元,每天可连续发电12小时,发电期间负荷变化率小于5%的经济与技术指标。建立太阳能热发电装备检测中心及系统与部件实证性测试研究基地,为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提供测试与研究平台。培养一支专业齐全的太阳能热发电研究队伍,建立创新基地,培养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查看更多>风电机组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