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内蒙古的风电突围 风电消纳需政策支持

2012-05-02 10:02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内蒙古风电项目风电消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内蒙古的风电实验,回答了一些争论激烈而尚未定论的问题:电网吸纳多大比例的风电电量仍能保持电网的安全运行?风电电量比在多大数值时风电的弃风率能降至合理范围?这些看似枯燥的数据背后,蕴藏着革命性的理念。

王秉军说,弃风率高的问题,主要要从政策上解决,蒙西电网运行的实践证明电网消纳20%以上风电电量不存在技术问题,但去年蒙西电网风电量占比没有超过10%,弃风率却超过20%,形成了强烈反差。主要是政策不到位。

国电龙源包头巴音风电场20万千瓦风电特许权项目。

复杂的矛盾体

“消纳问题解决不了,运行小时数达不到2000小时以上,风电项目不再核准,不能出现全行业亏损的局面。”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王秉军一口浓重的当地口音,态度坚决。

不久前,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印发“十二五”第二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的通知,除分布式项目外,在第二批拟核准的1676万千瓦风电规划中,竟没有一个项目来自内蒙古。而自治区能源局也在2月10日下发的工作安排中明确,对去年风电限电超过15%以上盟市的风电项目原则上不再核准;对开发总规模已超自治区“十二五”风电规划的盟市不再同意开展风电前期工作;电网公司在审查风电项目接入时要计算项目投产后电网可保证的运行小时数,低于运行2000小时,不再出具风电接入电网审查意见。“要把握风电建设的节奏,重点是提高电网吸纳风电的比例。”王秉军说。

内蒙古地区弃风、窝电本是旧闻,但事件已升级到何种程度却鲜为人知。根据内蒙古电力公司提供的数据,2012年一季度,蒙西电网弃风量25.11亿千瓦时,弃风率45.2%,一季度全网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367小时,比去年下降178小时。也就是说,一天中,约有20小时,伫立在当地的风机只能任由风力从扇叶间呼啸而过,即使除去来风不利和极端天气的情况,也有一半的风力要浪费掉。总量控制新政,意味着优质的风资源将被闲置,让人痛心,但闲置的资源与闲置的设备两害相权取其轻,是对投资人的责任!

“蒙西电网又创造了新的风电消纳记录!连日风大,蒙西电网风电上网电量与全网电量比均超过20%,电网运行非常稳定。”与此同时,一条短信载着内蒙古电力公司总经理张福生的喜悦送达北京,而背后更多是期盼。这来之不易的成绩依然彰显着这块风电热土的没有退却的投资价值——实践表明,即使风电上网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占当日售电量比30%以上,内蒙古电网在现有的条件下仍然可以继续提高风电的接纳能力。

此后蒙西电网每创下一个新纪录,记者就会收到张福生的一条短信。

3月30日,风电量9290万度,风电比例26.7%。

4月2日,风电量9830万度,风电比例27.1%。

4月13日,风电量1.097亿度,创29.6%最好水平。

4月26日,蒙西全网总供电量36478万度,风电上网电量1.1138亿度,风电比例达到30.5%,再创新高。

……

“我就是想为蒙西电网争一口气。”张福生对本报记者说。

资料显示,内蒙古可开发风电容量超3.8亿千瓦,占全国陆地风能资源储量一半以上,但电网,特别是外送通道相对薄弱,可谓万千宠爱、万千矛盾集于一身,解释了覆盖内蒙古境内八个盟市(赤峰、通辽、呼伦贝尔和兴安除外)的蒙西电网何以成为一个问题突出、成绩不俗的矛盾体。现在,蒙西电网风电装机容量880万千瓦,占总装机的21%,占电网最高发电负荷的38.5%、最高供电负荷的41.8%。

最好有多好

其实,无论是风电并网,还是风场建设,内蒙古都走在前面,这里的很多风电场,放在全国都是拿得出手的样本。一年前,电监会通报若干起大规模风机脱网事故拉响了风电并网的警笛,但约占全国风电并网装机32.3%的内蒙古无论从事故数量还是规模,都远远小于装机容量不到该区装机规模1/3的甘肃和河北。

如蒙古族的长调,内蒙古的风悠长、稳健。北风凋白草,贺兰山和阴山北脉常年的大风是当地经济一直难于发展的原因之一,却铸就了风力发电的良场。自治区已投产和规划的3300万千瓦风电装机80%集中在沿中蒙边境的偏远旗县,成为当地主要的产业和税收来源。

巴音,蒙语“富贵”。巴音风电场2009年投产,位于中蒙边境的达茂旗,是中国最优质的风电基地之一,而龙源内蒙古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巴音风电场特许权项目,因为国家特许经营权项目的特殊身份,有着同行邻居们艳羡的发电量无条件全额上网的“特权”。从呼和浩特出发,约三个半小时车程,穿越阴山支脉大青山,途经武川、白云鄂博等地,一路都是川平野阔。巴音风场距蒙西电网的变电站不过几公里。据龙源内蒙古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济师、综合部主任王建中介绍,该项目总装机容量为20.1万千瓦,装有134台金风GW77-1500型风机。在控制室里,巴音风场副场长常耀华为记者调出监控图像,记者看到,其时(4月19日上午11时30分),风电场风机均接近满发,当日累计发电量276万千瓦时。

“自动化、信息化”是巴音风场建设电网友好型企业的直接原因,背后却是一整套人马的摸索和思考。其实,我国几起严重的脱网事故,技术原因集中在三点:电缆头质量问题,风机低电压穿越能力有限,以及静态无功补偿在负载偏低时出现过补偿,后两者都和电气自动化密切相关。巴音风场早在去年就完成了为期两年的低电压穿越改造,并在全系统实现了负荷功率自动控制系统和自动化跟踪无功补偿,搭建了强健的“神经系统”。打开另一个操作界面,是风功率预测的曲线图,根据气象预报形成的预测、历史经验预测和当日数据的曲线呈现在同一坐标系中,比对起来十分清晰,这些数据被实时传输到位于呼和浩特的蒙西电网,供他们随时调用。

而除建立风电运行的气象服务体系、对风电机组进行检查,以及网内全力建设风电汇集电网工程和送出通道之外,采用大开机的方式大容量接纳风电,将风电场看做可控无功电源,又是蒙西电网在外送电力通道受阻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经验。“没什么理念是绝对的,比如西班牙是按恒定功率因数控制,我们就是主要按电压控制,经过实践检验是成功的,符合我们的情况!”内蒙古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调通中心主任王小海对记者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内蒙古查看更多>风电项目查看更多>风电消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