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浙江电力:打破信息壁垒 深化集约管理(图)

2012-05-29 11:37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电力信息化ERP管理软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工作人员测试信息系统

杭州临安市供电局工作人员正在升级信息系统数据

对于一个有着11家地市局、3家直管县局、61家代管县局,曾经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散杂乱的省电力公司来说,要打破原有信息壁垒,统一系统、统一体系、统一标准、统一流程,是个不小的挑战。

按照常规,这些工作至少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然而,仅用了14个月,浙江省电力公司就完成了从业务蓝图设计到项目实施,再到系统上线、单轨运行的巨大转变,实现了全省所有单位ERP业务的全覆盖。短短14个月,从设计到单轨运行,浙江公司是如何做到的呢?

全面布局 勾勒一体化蓝图

1998年开始,浙江公司就开始探索建设ERP系统,经过10年的努力,到2008年已基本建成覆盖省公司、直属单位、11个地市局和3家直管县局的ERP系统。然而,61个代管县局的信息系统,却没有真正纳入到统一的信息化管控中来。有些县局建设了自己的ERP系统,有些则采用其他的管理软件系统。而且,从已拥有ERP系统的几个地市公司来看,系统版本、业务流程也是千差万别。

“当时,对我们而言,这61个县局就是61座信息孤岛,基本上处于管理真空状态,要想实现从上到下的管理和管控,根本无从谈起。”浙江公司科技信通部主任施永益谈起当时的管理,还是情不自禁地摇了摇头。

为了推进电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再上台阶,强化信息化对浙江公司“两个转变”和“四化”工作的支撑作用,2010年1月,该公司决定全面开展“省地县一体化ERP全覆盖”项目,对ERP系统实施进一步完善优化。项目重点就放在了61家代管县局的ERP系统全覆盖。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浙江公司引入最佳业务实践,制定和规范了427个业务流程,统一会计科目编码、资产分类、银行/供应商/客户编码,统一会计政策及业务处理规范,统一物料编码、建立物料标准化体系,规范全省运维检修业务,实现了业务管理流程化、规范化、实时化、精益化。

2011年1月,浙江公司“省地县一体化ERP全覆盖”项目成功上线试运行,4月实现全单轨运行。系统上线后,浙江公司制定了一套考核体系,把各个业务应用分解成具体可量化的指标,并制定评分细则,通过开发接口,每日从ERP系统取数并在系统中展现,每月进行全省排名和通报。这一措施,有效地提升了系统实用化水平,真正发挥了系统的效益。

虚拟团队 打造可持续平台

为有效解决各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IT人才资源紧张等问题,确保信息化项目的顺利实施,浙江公司贯彻“核心技术掌控于我”的指导思想,根据信息技术专业及信息系统分类,成立了跨地域、跨组织的“虚拟团队”。

“通过引入‘虚拟团队’的概念,不仅节约了项目投入,还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团队成员在项目结束回到各自单位后,又能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培养新人,从而进一步促进系统使用,使ERP系统真正发挥效益。”作为甲方项目经理的姚玮,在一年后再次谈到“虚拟团队”时,仍是一脸自豪。

在“虚拟团队”建设中,浙江公司从全省各单位累计抽调关键用户103人,全职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虚拟团队”直接参与信息化项目建设,倡导的是信息化建设以甲方为主,人才培养与信息化建设过程同步结合的理念。在整个项目实施团队中,来自甲方的“虚拟团队”人员占总人数的75%以上。该模式的运作,使浙江公司信息系统建设和运维的主体由外部人员逐渐转移到内部人员,重要核心数据与设备掌控在企业内部人员手中,确保了信息安全。

2010年12月,在“省地县一体化ERP全覆盖”项目上线试运行前夕,“虚拟团队”成员正忙着对最终动态数据的收集、审核和导入。白天,他们与61家县供电局保持电话联系,不停地催交、核对数据。好多人嗓子直冒火,却顾不上喝口水。晚上,他们又必须对所有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审核,并导入系统。那段时间,他们往往一干就到第二天凌晨。

“有一次,大家都忙着导入数据,有个同事不经意抬头看了一下窗外,却发现天已经蒙蒙亮了。再看看周围的同事,一个个顶着熊猫眼,双手却还在键盘上敲个不停。”姚玮说。

2009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杜强幸运地被抽调到了“虚拟团队”工作。在采访中他说,那段时间虽然很苦很累,但很值得。他们累计完成了22份蓝图设计报告(涉及235个业务流程)、7份详细设计报告、72项功能和报表开发,生成了1.9万余条静态数据、12.5万余条动态数据,开展了2447人次的关键用户和最终用户培训。如今的杜强,已是宁波慈溪市供电局财务部的骨干力量,其他部门人员一旦有相关方面的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

目前,“虚拟团队”成员正在各自单位稳步有序地开展“三集五大”信息通信支撑体系的蓝图设计、系统设计及系统配置等相关工作,并承担起了各专业系统适应性调整的管控工作任务。

效率提升 扩宽实用化之路

“以前每个月发工资前我们都要加班,这么多人的工资,核算一遍至少要3天。现在通过ERP系统的薪资核算功能,20分钟就能完成核算和过账,工作效率提升了,我们也不用加班了。”湖州德清供电局人资部员工徐晟在使用了ERP系统后,兴奋地说。

据悉,浙江公司“省地县一体化ERP全覆盖”项目上线以来,每天高峰时间在线用户数达2500余人,每月用户登录50多万人次,系统中每月新增财务凭证6万多张、设备主数据约2000余条、任务订单4000多张、物料凭证79万余张、项目资金10亿多元、组织单元约160个。无论从系统使用人次还是业务数据增量,均比全覆盖前有成倍的增长。

一年的运行实践证明,浙江公司“省地县一体化ERP全覆盖”项目,真正实现了全省信息管理的标准化、集约化和精益化,进一步规范了浙江公司各业务模块的标准业务流程,优化了高度集成的核心业务,实现了跨层次、跨部门的业务流、信息流在时间、空间上的基本同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协同效应。

目前,浙江公司财务月结流程从原来的1至2周缩短为平均3天,薪酬核算由原来的5天缩短为1天,极大降低了相关业务的运作成本;系统实用化也促成了信息高速流通和共享,数据信息的统计和分析更加迅捷和准确,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了有效支持;在线监控的有效开展,使管控更为有力,同时降低了风险的发生。

同时,“省地县一体化ERP全覆盖”项目有力地促进了资产全寿命管理、项目全过程管理和信息全方位管理等核心业务应用的深度集成,推动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项目管理、设备管理等核心资源管理的深化应用,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业务部门主体作用,继续推进ERP业务系统和平台的深化应用,并及时总结提升,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坚强的信息化支撑。”施永益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信息化查看更多>ERP查看更多>管理软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