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从2011年第2批开始,智能二次设备与传统二次设备同批招标。根据招标情况来看,相对简单的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最高、从第2批的3.78%提高到第6批的52.65%,平均智能化率为30.94%。技术壁垒较高的智能保护类设备的智能化水平虽然相对较低,但越来越多的变电站使用智能二次设备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与普通二次设备相比,智能变电站通信和数据采集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同时智能二次设备因需要更多的智能化部件,所以造价相对较贵,招标价格也稍高。
2011年,新增110kV及以上变电容量没有明显增长,但因二次设备造价偏贵而且智能变电站会产生一些新的二次设备需求,因此二次设备的总需求增速也较为可观,相关企业将会因此受益。未来几年,高压超高压变电容量的增长将趋于稳定,但考虑到智能二次设备相对于传统二次设备价格略高,因此我们预计随着二次设备智能化率的提高以及变电站中二次设备比例的提升,变电站二次设备的需求增速仍将获得高于输变电设备行业的增长速度。同时,我国尚有一半以上的35-110kV变电站没有实现自动化,因此,其自动化改造也将形成相应二次设备需求,35-110kV变电站二次设备的需求增长将明显快于220kV及以上变电站。在传统变电站中,测量、控制、检测、计量、保护等功能的二次设备是分散布置且是孤立运行的,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之间通过电缆实现连接。智能变电站的发展需要将间隔层的二次设备高度集成,形成一体化的智能组件并通过光纤和一次设备以及站控层设备实现通信。
随着技术进步,未来智能变电站将不存在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概念,测量、控制、检测、计量、保护等功能的二次设备将全部集成到一次设备内部组成智能设备,以满足智能变电站对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要求。因此,智能二次设备不但本身技术壁垒提高,同时集成化趋势也对厂商的集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水平高、产品线齐全的二次设备制造企业将成为最终的赢家。因此,随着智能变电站建设进程的深入,二次设备制造龙头企业将充分受益。配电自动化是智能电网中成长潜力最大的环节2012年中压配电一次设备的建设规模将继续扩大并随后转入稳定成长期,随后,配电二次系统的建设也将步入规模化启动时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了国家能源局公告2019年第7号,决定废止文件114件,保留文件375件,并拟对原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印发的文件68件进行修订。国家能源局拟对输配电成本核算办法、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管理若干规定以及国网与南网电能交易有关问题等文件进行修订。
电力信息化本周要闻盘点:1、国网借IPv6切入下一代互联网国际互联网协会(ISOC)昨日举办世界IPv6启动日活动,以鼓励IPv4向IPv6的转换和升级,Google、Facebook、Yahoo和Bing等主流网站将切换至Ipv6支持并永久性启用。国家电网也计划建设一个实验网络。详情点击进入>>2、智能电网推动配电二次系统建设规模化启动时期到来从2011年第2批开始,智能二次设备与传统二次设备同批招标。根据招标情况来看,相对简单的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最高、从第2批的3.78%提高到第6批的52.65%,平均智能化率为30.94%。技
南网超高压公司2024年第六批物资公开招标项目(2024-WZ-6-S-ZB2)招标公告(招标编号:CG0100022001977948)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南网超高压公司2024年第六批物资公开招标项目(2024-WZ-6-S-ZB2),招标人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项目资金来自自筹资金,出资比例为100%,该项目已具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2024年第三次物资单一来源采购推荐的成交候选人公示(采购编号:162423)
8月27日,《新一代变电站集中监控系统调试补充定额研究》课题验收会在北京召开。电规总院、国网经研院、中电联、各省公司专家以及技经中心相关人员参加会议。该项课题由国网定额站立项,国网天津经研院技经中心组织实施,旨在规范变电站接入集中监控系统调试费用计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梳理变电站接入
7月16日,中国电科院发布《新一代变电站集中监控系统系列规范》征求意见的通知。对《新一代变电站集中监控系统系列规范第1部分:总则(2024年试行)》、《新一代变电站集中监控系统系列规范第2部分:设计规范(2024年试行)》、《新一代变电站集中监控系统系列规范第4部分:基础平台(2024年试行)》、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2024年第二次物资单一来源采购成交结果公告(采购编号:JB-DYLY-24-02)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2024年第一次物资单一来源采购项目推荐的成交候选人公示(采购编号:JB-DYLY-24-01)
1月30日,技经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新一代变电站集中监控系统调试补充定额研究》课题启动会。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国网经研院、中电联技经中心、天津电力公司建设部、国网天津经研院等单位和部门参加会议。与会评审专家、课题负责人听取了课题的总体情况及详细汇报,围绕课
1月16日,随着变电站备自投带电联动试验完成,万家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投产。万家变电站是浙江杭州供电公司2024年投产的首座变电站,也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个监控系统全直流供电的试点变电站。变电站监控系统作为电网运行监视的“眼睛”,对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相较于传统的交流供电,监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2023年第六次物资单一来源采购项目成交公告(项目编号:W-2023-SNGW-D06)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2023年第五次物资集中规模招标采购项目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W-2023-SNGW-Z05)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2023年第五次用户接入工程物资协议库存招标采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招标编号:2309-GK020)
2月14日,科林电气与敬业集团旗下敬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敬业新能源”)在科林产业园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科林电气总经理王永,副总经理陈贺,敬业集团副总经理康雪元,敬业新能源总经理杨利文等双方领导出席见证签约仪式,共谋合作新篇章。双方将围绕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
关于“十五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回望“十四五”能源转型,新能源发展、电力负荷增长远超预期,以及“双碳”目标带来转型进程变局是三件大事,深刻影响了行业发展与运行规律。这一历程清晰显示行业新历史阶段新发展特征,就是电力一般基础设施属性下全面强化产业属性,提供增长新动能
2月12日,国网浙江电力人工智能预测中心正式投入运行。该中心集纳模型建模与预测服务功能,依托智能化算法和无代码建模技术,能够开展低门槛、高精度且场景丰富的人工智能预测,助力企业精准高效决策。随着能源清洁化进程加速推进,分布式新能源等参与互动的电网主体日趋多元,电力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复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南京市出台《南京市推进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以江宁区、江北新区两个区域为主承载核心建设区,逐步辐射全市“4266”产业体系,培育全链自主的“5G+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到2027年底,力争“5G+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3500亿
2月6日,在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数据中心,数字化专业人员密切监控数据管理设备状态,为电力保供、防灾抗灾、优质服务等数字化应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2024年,国网河南电力加快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打造统一技术路线的企业中台。该公司创新开发业务数字化应用平台,提升基层数据服务能力,确保电力安全
1月17日,历城公司圆满完成6座可信WLAN新型智能变电站改造工作,实现济南市首批县级可信WLAN新型智能变电站建成投运。为加快电网数字化转型和智慧电网建设,提高变电站运营效率和安全性,按照上级单位部署,历城公司积极开展济南首批县级可信WLAN新型智能变电站试点建设。建设过程中,该公司将可信WLAN
11日从相关记者会获悉,香港主要电力供应商之一中华电力有限公司(简称“中电”)推出智能管理系统“Grid-V”(俗称“天眼通”),提升供电可靠性。中电输电及供电业务部智能电网及创新部副总监郭子敦表示,“Grid-V”由中电与香港本地网络营运商合作研发,于2024年9月首次应用。该系统融合人工智能(AI)技
2月10日,国网铁岭供电公司人工智能系统在内网部署成功。该公司成为辽宁省内首家部署人工智能系统的供电公司。国网铁岭供电公司召开“人工智能部署及助力公司工作新突破”启动会议,结合国网光明电力大模型人工智能助手,开展定制化AI开发,打造贴合电网业务需求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通过反复验证和多
“我刚回到老家供电人员就及时上门服务,太及时了!”2025年春节前夕,返乡人员小张刚回到老家韶关重阳镇东径移民村,次日广东电网公司韶关乐昌供电局党员服务队就主动上门,为其检查长期闲置的用电设备,排查安全隐患。供电服务能如此迅速,主要得益于广东电网公司计量系统3.0新上线的春节保供电专题
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24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广西电网公司牵头完成的“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入选,是南方电网公司唯一入选成果。该项成果突破了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和工艺难题,在核心材料体系、高性能电芯、系统集成、安全防控等方面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储能系统能量转化效
今年春节,深圳供电局365名数字员工“打卡”上班。虽然距离“数字员工上班,我回家过年”的梦想有点遥远,但数字员工一年的工作量已经抵得上877名普通员工。未来,数字员工的人数还将持续增加。它们在工作中如何与业务人员、程序员密切配合发挥更大作用?企业如何管理好渐成规模的“数字军团”?深圳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