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力通信评论正文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科技创新激活发展动能 建设世界一流电力工程研究院

2025-07-16 08:26来源:电网头条作者:王鲭钧 孙玲 邵心灵关键词: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自2024年7月组建以来,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发展。

牵头获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山区基础施工和舞动研究“任务制”项目、抗冰防舞框架项目,锻造重大工程建设和电网安全运行核心技术;在特高压工程建设环保水保管理中全面推广电力遥感技术;建成国网电力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中心,为电网工程设计、建设与运行提供高效的灾害预警技术支撑……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自2024年7月组建以来,在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立足“科研主体、技术主责”功能定位,快速完成了从制度搭建到创新突破的进阶式发展。这支聚焦输变电工程建设、抽水蓄能(水电)建设和电力设施防灾减灾三大领域的科研新军,已在体制机制改革、技术攻关、科研生态构建等方面交出亮眼答卷。

建章立制夯基础

2024年7月,公司党组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统筹公司科技创新工作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决定组建国网工研院。

国网工研院深入贯彻公司党组部署,认真落实公司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秉持“以奋斗者为本,一切为了科研”的理念,高质高效完成组建:40天完成办公区建设入驻,建成电网灾害预测预警中心;60天完成28套统推管理系统上线运行;80天完成企业名称核准和工商登记注册;100天完成基本规章制度体系搭建;120天完成职能部门组建、科研机构划转、人员组织调配等,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协同高效运转。

在组织机制构建中,国网工研院打出“去行政化”组合拳。该院设置4个管理部门,精简合并管理职能,实现“小部门、大运行”高效运作;实行所长任期制,所长任期三年,连 任一次后自动转岗;创新实施技术“双总”制管理体系,设置研究所总工程师、专业总工程师技术岗位,行政指挥和技术指挥双线并行、各司其职、互补支撑。

构建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国网工研院建立“四序列、八职级”员工职业生涯体系,并行设置科研、技术、管理、技能四大序列,将薪酬向科研人员倾斜,科研序列员工岗级上限高于同层级其他序列,为员工专注科研提供保障。

制度创新体现在科研管理全链条。国网工研院超前启动科技规划编制,统筹布局“4+8+18”三级学科体系,明确10项重大突破、14个重点培育方向;构建国家、公司及院自筹3个大类18个小类项目储备库,目前已获批公司电网极端冻雨覆冰灾害机理、主动防护方法与材料(课题)等“任务制”项目4项和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登高行动计划专项等重大项目。

技术攻坚增动能

当前,西南水电送出和西北新能源外送需提升电网工程建设能力,抽水蓄能工程建设周期长、功能单一、受地形限制等问题亟待解决,气象与输电线路耦合的仿真、预警、防护能力也需要加强。成立一年来,国网工研院以“国家所需、公司所急、技术所趋”为导向,重点开展输变电工程建设、抽水蓄能(水电)建设和电力设施防灾减灾领域的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

国网工研院设置输变电工程技术研究所和输变电工程质量检测监督中心,致力于输变电工程导地线与金具、杆塔结构、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及装备等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并履行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监督责任。

目前,国网工研院在输变电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变电站及输电线路通用设计软件实现规模化成果转化应用,已与31家单位签订成果转化合同;深化党建与科研融合,成立党员突击队,积极开展西南电研院工程所包建,选派9名技术骨干赴西南工程建设现场,组建“1+9”西南工程建设施工专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完成金上—湖北等19项新建特高压工程输电线路技术监督年度工作,主持分析处理间隔棒线夹质量、光缆光纤衰减等重大技术问题攻关,把好电网建设质量关。

在抽水蓄能(水电)建设领域,国网工研院聚焦加强公司水电学科建设,补齐补强空白、短板学科,强化技术支撑能力。该院设立水电技术研究所(大坝技术中心)和水电工程评审中心,搭建涵盖抽水蓄能工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装备研制的全过程体系,并在项目咨询、设计评审、技经管理等方面形成专业能力。

国网工研院积极开展公司抽水蓄能项目立项评价,建立机械化施工量化评价标准和绿色建造技术清单,助力陕西、安徽等地的抽水蓄能工程优化投资超2.5亿元;依托561项技术基础标准和2011项技术专业标准,建立公司水电技术监督标准体系;加速抽水蓄能国产化替代技术突破,补齐水电专业核心技术短板。

面对当前极端自然灾害频发的态势,国网工研院电力设施防灾减灾技术研究所构建起“监测-预警-防护”全链条技术体系。年初以来,该所发布雨雪冰冻、山火、暴雨等29个灾害预警单,精准预报年初四川覆冰舞动、3月山东强对流天气等复合型灾害;第一时间向国网设备部和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发送日喀则市定日县地震研判预警结果,为电力抢修和快速复电提供技术支撑。

协同增效促发展

自成立以来,国网工研院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等9家单位共同申报并获批国家2030智能电网重大专项1项,与清华大学等高校联合策划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与国网山东、陕西、四川、浙江电力等单位合作策划电力低空重载无人机、无坝式储能、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等重大技术示范项目。

国网工研院积极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发展,促进科研生态构建,加快推动成果转化。目前,该院在河南郑州、湖南长沙筹建以促进成果转化为目标的科技园区,创新打造“研究中心-概念验证中心-孵化器-中试平台-创新型企业”全链条成果转化模式,打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的“最后一公里”。

国网工研院还不断完善实验能力,增强平台保障:规划建设十大实验平台、31项实验能力,布局10类26项检测能力,全力打造电力工程研究中心、抽水蓄能(水电)、输变电工程三大实验基地;筹建物理储能全国重点实验室、电力卫星资源中心等国家级实验平台;设立检测子公司,实现科研与检测分离,为重大技术攻关提供保障。

从高效组建到机制革新,从技术攻坚到生态构建,国网工研院锚定“三年见成效,五年创一流,十年磨一剑、建设世界一流电力工程研究院”发展目标,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激活科技创新动能,助力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科技创新激活发展动能 建设世界一流电力工程研究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输变电工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