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刘军指出,成立北方工业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实际行动,也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北方工大将以储能学院为抓手,紧紧围绕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定位,服务北京市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储能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推动学科专业转型升级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将储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成为北京市样板、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学院,为推动中国储能领域发展和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俊强向学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北方工业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成立彰显了学校敏锐洞察时代发展的需求和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决心与使命。他希望学院未来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与团队建设,注重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提升科研水平和影响力,推动不同学科领域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协同创新的研究氛围。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新材料与智能制造科技处处长徐剑在讲话中对储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服务于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储能本体、储能并网、储能与综合能源系统、储能大数据4个特色发展方向给予肯定。他希望学院依托北京市储能新兴交叉学科平台,积极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带动、融合相关传统学科,支撑学校整体学科建设和发展,服务于北京市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
北京市石景山区副区长马斌对区校合作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生态修复、京西产业转型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储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成立将进一步为中国储能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石景山区的创新驱动发展增添新的动力。他希望学院能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石景山区乃至北京市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共同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纪委书记韩东明表示,北方工业大学为国家电网系统培养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是国网系统的重要合作单位。国网系统高度重视储能产业的发展,希望与储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深化合作,共同提高研发实力,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建设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电网集团战略目标,通过更高的起点、更好的平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跨越式大发展。
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阚兴在致辞中表示,北方工业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成立,为储能产业的发展、加速构建绿色高效安全的能源服务保障体系提供坚实的技术力量。京能集团与北方工大将深化战略合作实施,努力打造“市属国企+市属高校”的合作典范。双方将继续积极推进北京储能产教融合联盟筹建,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孵化,拓展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贾利民表示,储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成立是学校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国家重大战略的积极响应和对学科建设的远见卓识。他希望学校通过储能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学科建设方面持续发力,为我国储能领域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推动技术创新提供更加有力支撑。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北方工业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发展。
山东科技大学校长曾庆田介绍了山东科技大学在探索储能技术学科专业发展,培养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增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能力,以产教融合发展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所做的探索。他表示,“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期待与北方工大在储能技术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交流,共同为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房方介绍了两校在人才培养、教育资源共享、储能学科建设等方面开展的深度合作。他希望两校能以储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为契机,共同贯彻新发展理念,共同构建新发展格局,共同培养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为国家的能源战略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立峰宣读储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决定,并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齐小伟、北京市教委科技处副处长李勇、北方工业大学原副校长李正熙共同为储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揭牌。
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力与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剑辉共同为“北方工业大学-海博思创产教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建稳为索英电气董事长王仕城颁发“索英讲席教授基金”捐赠证书。
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史贞军与北京宏光星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新领共同为获评“北方工业大学‘宏光星宇’奖学金”的学生颁奖。
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立峰在成立大会上回顾了学校的发展历史,指出自1978年兴办本科以来,学校师生不断适应国家和北京市发展需要,推动学科转型升级,使“老工科”赋予了“新内涵”,开出了“新花朵”。特别是近三年来,学校步入发展“快车道”,实现了“新人才”“新学科”“新博士点”“新校区”的“四新”发展,师生对学校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张立峰强调,成立储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学校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储能科学与工程人才,推动储能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学校将以储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为抓手,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打造一流的储能交叉学科研究平台,推动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创新,为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能源革命和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成立大会结束后,2024年(首届)京西绿色能源创新论坛、储能交叉学科圆桌会议同步举办。与会嘉宾就绿色能源的发展与北京储能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建设与未来发展进行深入讨论交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4月10日,全球储能行业顶级盛会——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ESIE2025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开幕式现场汇聚了国内外政府主
“环视北京储能展,‘天正绿’品牌展厅格外亮眼,展台正面‘NEXTG’符号辨识度极高,科技感十足。”这是行业客户、媒体打卡天正展馆初体验。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天正电气(605066,SH)携新一代NEXTG明星产品和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闪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京开幕,海博思创本次参展主题为“AI新时代智储新未来”,公司在展会发布了“智慧储能解决方案”,以“电网(Grid)、人工智能(AI)、感知(Sense)、芯片(Chip)”四大技术基因为核心,通过“储能#x2B;X”驱动多场景能源生态重构,追求“让能源
2025年4月10日晚,在备受瞩目的国际储能展同期“固德威之夜”晚宴上,固德威隆重发布三款储能产品——125kW储能PCS、215kW储能PCS及ICS升压变流一体机。此次发布吸引了能源行业精英、权威媒体及合作伙伴的广泛关注,标志着固德威在储能技术领域的又一次突破性跨越。125kW储能PCS:长效领航集成首选面对
在全球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近日,备受瞩目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太阳能光伏展览会(SOLAREXISTANBUAL)在伊斯坦布尔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东方日升作为全球领先的全栈式新能源解决方案引领者,携工商业光储、大型地面光储及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及前沿产品重磅亮相,成为展会现场的焦点,向世
4月10日,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南都电源全新发布标准20尺单箱8.338MWh储能系统CenterLMax,引领储能行业进入8MWh时代。南都CenterLMax8.338MWh储能系统搭载自研超大容量固态电池。超大容量固态电池带来的能量密度提升,再加上系统的空间极致利用设计和箱内功能结构优化,令该款储能系统
创新绿色配电,共筑零碳未来!4月11日,德力西电气新能源行业客户零碳工厂开放日在芜湖隆重举行!活动汇聚新能源产业链重点企业、权威专家及战略合作伙伴,共同见证德力西电气重磅发布:新能源行业光储充整体解决方案CDGNE-2000系列隔离开关新品零碳工厂绿色之行德力西电气新能源业务及配电产品总监林
4月11日,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论坛上,林洋储能受邀参加储能前沿技术大会,在这场全球顶尖的储能盛会上同与会专家、行业学者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安全预警及智慧运营中的创新应用,引发行业广泛关注。林洋储能产品经理樊泽宇发表题为《AI技术驱动下储能电站高
随着加快沙戈荒风光大基地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基地场景下光伏电站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但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的地质地形和气象条件特殊,8级以上伴随沙尘的大风和高温差等严苛的气候非常常见,对光伏电站的建设施工和运维管理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沙戈荒大基地建设规模较大,对光伏组件设备选
在ESIE展会首日,上能电气1250kW集中式构网型PCS产品荣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以下简称CQC)颁发的构网型储能变流器认证证书,标志着上能电气在构网技术的创新领先性再度得到权威机构的肯定。CQC是国内领军的专业第三方认证服务机构,在新能源产品认证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经验积累。根据CQC/P
4月11日,在ESIE2025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现场,阳光电源举办主题为“深耕场景x智慧赋能工商业储能发展更优解”PhDTalk博士分享会,活动邀请彭博新能源财经中国能源转型专家寇楠楠担任主持人,汇聚阳光电源工商业储能产品线总经理曹伟、WRI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转型中心能源项目研究专家宋婧、
作者:王钦1张艳岗1梁君飞1王华2单位:1.中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引用:王钦,张艳岗,梁君飞,等.硅基固态电池的界面失效挑战与应对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2):570-582.WANGQin,ZHANGYangang,LIANGJunfei,etal.Challengesandstrategiesforinterfacefailuresinsil
作者:梁毅韦韬殷广达黄德权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引用:梁毅,韦韬,殷广达,等.亲锂Ag-3D-Cu电极的设计及电化学性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2):515-524.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758本文亮点:通过在泡沫铜表面化学镀银的方式制备具有亲锂性的Ag-3D-Cu集流体。(1)银粒
作者:王泓张开悦单位: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893引用:王泓,张开悦.全钒液流电池碳毡电极的热处理活化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2):488-496.本文亮点:1.设计了用于碳毡电极活化的低温短时热处理策略,实现了多孔电极结构强度与催化活性的最优匹
作者:陈峥彭月胡竞元申江卫肖仁鑫夏雪磊单位: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引用:陈峥,彭月,胡竞元,等.基于短期充电数据和增强鲸鱼优化算法的锂离子电池容量预测[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1):319-330.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686本文亮点:1.仅利用前30分钟充电数据且采样间隔为30秒的数
作者:张文婧肖伟伊亚辉钱利勤单位: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引用:张文婧,肖伟,伊亚辉,等.锂离子电池安全改性策略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1):104-123.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579本文亮点:1.根据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机制,总结了在电池部件集流体上最具有创新性的改进方法:将集
作者:刘通1,3杨瑰婷1毕辉4梅悦旎1刘硕1宫勇吉3罗文雷2单位:1.空间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2.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4.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引用:刘通,杨瑰婷,毕辉,等.高能量密度与高功率密度兼顾型锂离子电池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陈莎1陈岳浩1孙小琴1廖曙光2单位:1.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长沙麦融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引用:陈莎,陈岳浩,孙小琴,等.碳基纳米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4,13(12):4349-4356.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759本文亮点:1.采用了纳米洋葱碳作
作者:智筠贻,凌浩恕,吴昊,朱轶林,沈昊天,徐玉杰,陈海生2单位:1.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2.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3.中科南京未来能源系统研究院;4.中国科学院大学引用:智筠贻,凌浩恕,吴昊,等.风光储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容量配置优化[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4,13(11):3874-3888.DOI:10.
作者:韩瑞廖志荣于博旭徐超巨星单位: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引用:韩瑞,廖志荣,于博旭,等.面向火电厂改造的熔盐卡诺电池储能系统仿真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12(12):3605-3615.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3.0547本文亮点:1.重点分析了热泵参数对热泵性能系数(COP)和熔盐
目前,正值2023年高考,北极星电力网作为行业作为电力行业垂直媒体,为大家准备了知名电力高校报考系列,包含高校校史、地位,王牌专业等全面介绍,供大家了解收藏。相关阅读:【超级干货】报考华北电力大学必备!速看→【超级干货】报考清华大学电机系必备!速看→武汉大学,简称武大,是中华人民共和
北极星储能网讯:3月5日,业内广传特斯拉将在德州建造新储能工厂,3月7日,宁德时代福建年产40GWh大型电池工厂规划曝光#x2026;#x2026;一方面是行业回暖,新一轮的产能潮持续扩张,一方面是政策引导,呼吁企业“有效供给与扩大需求相结合,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详情见2月9日工信部等《新型储能制造业
春风浩荡,生机勃勃,2025年“两会时间”开启。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十五五”规划将谋篇布局。3月5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炉。“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和能源电力
3月5日,2025年中国储能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圆满落幕!继4日的广泛讨论之后,行业几位专家结合当前的储能应用发展趋势,从储能人才培养、混合储能技术、储能出海等热点话题分别做了解读。与此同时,业内人员也一同走访了位于浙江杭州的两大电网侧储能项目,通过实地调研探究技术创新对储能项
电气工程领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创新浪潮,是实现“双碳”目标及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在此背景下,电气工程师们作为电气工程设计、建设、运维的核心力量,正加速科技创新,推动工业、建筑、能源电力、交通等行业电气化与数智化的全新进程。为营造良好行业氛围,助力培育卓越工程师队伍,
日前,临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对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25号提案的答复。其中提到,加快强链补链,光伏产业成链成势。把发展重点放到TopCON、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电池等未来产业上,先后招引落地总投资超过500亿元的20个光伏(储能)项目。曜灵时代2GW硅片项目、2GW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欧达新能源10G
11月6日,临沂市人民政府公开对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25号提案的的答复。该答复针对农工党临沂市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光伏制造示范区打造临沂新能源增长极的建议》。临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表示,2024年1-7月,全市规模以上光伏(储能)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1.4亿元,同比增长8.3%,随着曜灵时代、
我国大力推进能源治理能力现代化迎来重要里程碑——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这是我国能源领域的基础性、统领性法律,对于进一步夯实能源行业法治根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在中国能源发展历史长河中,
10月20日,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海岛强台风输电塔阻尼拉索设备运行数据采集成功,标志着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研发的海岛强台风输电塔阻尼拉索技术得到首次应用,为全国范围内电网防灾提供借鉴范例。沿海地区台风灾害频发,海岛输电线路铁塔及其导线结构在强风作用下极易受损,导致供电中断,严重影响居
(占鹭林李俐)10月20日,温州市洞头区海岛强台风输电塔阻尼拉索设备运行数据采集成功。14日,浙江产业发展公司下属单位温州图盛集团施工团队在该地4基铁塔部署安装海岛强台风输电塔阻尼拉索成套设备,标志着海岛强台风输电塔阻尼拉索技术得到首次应用,为全国范围内电网防灾提供借鉴范例。沿海地区台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与储能技术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但在安全、经济运行及可持续发展方面正面临巨大挑战。我国整县光伏政策的推行,加速了光伏在配电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