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配售电电力交易数据正文

2024年国网经营区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其总发电量比重超50%

2025-05-20 08:31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王颂关键词:电力交易电力市场化交易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并不断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以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引,我国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为全球能源转型作出重要贡献。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持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为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扛牢电网责任,统筹能源安全保障和绿色低碳转型

应对气候变化、加快能源绿色转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全球已有超过150个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

中国立足能源资源禀赋,在不断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的基础上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大幅提升,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今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容量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数据展现出我国能源转型“量”的跨越,更彰显“质”的提升。

电网连接能源生产和消费,在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公司坚持把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服务“双碳”目标作为重要任务,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跨部门、跨专业、跨单位协调工作机制,立足电网功能定位出台一系列务实举措,加快推动各项工作落地。

公司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全要素保障和资源统筹,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科学安排电网运行方式,推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守牢大电网安全生命线。

电力保供基础夯实,绿色转型动能强劲。日益坚强可靠的电网,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供支撑。

今年,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大同—怀来—天津南、阿坝—成都东特高压交流工程加快建设,宁夏—湖南、哈密—重庆、甘肃—浙江等特高压直流工程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公司建成投运“22交17直”共39项特高压工程,电网大容量、远距离输电能力显著提升,在更大范围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

为了进一步增强电力系统灵活性、提高新能源电力利用水平,公司大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在运在建抽水蓄能电站规模超过9400万千瓦,经营区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

清洁电能经由输电“大动脉”跨越千里,到达负荷密集地区,再经各级电网进入城乡,为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保障。继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之后,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亚冬会所有场馆以及进博会、链博会等展会均实现100%绿电供应;港口岸电加快推广,更多“绿电小镇”涌现,能源绿色消费场景更丰富;全球最大的智慧车联网平台为超过2700万辆新能源汽车绿色出行提供便捷服务,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云”平台为新能源规划建设、并网消纳、交易结算提供一站式服务……公司提升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供电服务品质,优化绿电交易机制,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含绿量”。

2024年,公司经营区市场化交易电量501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比重首次超过50%。公司持续做好市场服务,推动多层次各类市场高效协同运作,助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重点电网建设项目有序推进,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举措落地落实,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公司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能源安全保障和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升电网发展质效,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强化科技创新,当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主力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转型进程加快,电力与其他能源系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电能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测,从消费侧看,现代化强国建设全面推进,能源消费持续刚性增长,预计2030年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35%;从供给侧看,我国95%左右的非化石能源主要通过转化为电能加以利用,清洁能源发电逐渐成为装机主体和电量主体。

既要推动形成多元能源供应体系,又要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连接电力生产和消费的电网作用更加凸显。电力生产模式、供给结构、消费形态、运行机理深刻变化,迫切需要改革创新来适应电力发展新要求。

中央企业要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排在首位的是科技创新作用。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公司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电网发展的基础核心位置,制订加强科技创新12项重点措施,强化科技战略咨询,加强学科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登高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聚焦科研体制机制,公司重组中国电科院,组建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西南电力研究院,落实科研单位技术责任,持续打造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提升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

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拥有仿真分析、经济调度和故障防御三大功能,如同电力系统的“智慧中枢”与“安全卫士”,守护电网安全运行。±800千伏额定电压、800万千瓦额定容量特高压直流标准化成果提高了设备、设计的通用性和可替换性,已在陇东—山东特高压工程中应用。同时,公司加快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光明电力大模型是电力行业首个千亿级多模态大模型,像一位全能“智慧管家”,能够面向电力生产、建设、管理、运营、科研、制造、服务等全产业链提供专业化智能化服务。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公司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2024年12月以来,公司分别与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开展全方位合作。公司持续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能源电力企业、上下游企业创新合作,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创新格局,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参与国际合作,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全方位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共建国家带去与世界畅享联通的机会……从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国际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领域。作为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公司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围绕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技术、管理、产业链综合优势,稳健运营境外资产,稳步拓展境外项目,稳妥应对境外风险,全方位加强能源电力领域国际合作。

近期,公司与智利能源部、南非电力能源部、巴西国家电力调度中心、新加坡淡马锡公司等举行会谈,就推动能源转型、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

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公司“走出去”步伐持续加快,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加快推进国际业务高质量发展。此前,公司独立中标巴西第三回直流特高压输电项目30年特许经营权,这是巴西史上最大的输电特许权项目,也是继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一期、二期项目之后,公司第三次在海外中标特高压输电项目。近年来,公司先后在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等10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投资和参与运营13个能源网公司;完成埃塞俄比亚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埃及EETC 500千伏输电工程、沙特智能电表项目等一批标志性工程;与周边国家建成10条跨国输电线路。

更大范围共享电网技术、标准发展成果。公司逐步建立起全产业链“走出去”的国际产能合作模式,共商共建共享成果惠及更多地区。印尼高级智能计量系统项目实现中国技术标准、表计终端、通信模组及芯片成套方案“走出去”,提升了印尼当地表厂生产、加工及服务水平,为当地提供3000余个就业岗位;土耳其凡城60万千瓦背靠背换流站工程采用了我国直流输电技术标准,主要设备均由我国企业制造提供,带动国内高端电工技术服务和装备出口额超3亿元;默拉直流输电工程采用公司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66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近80%采用我国技术标准,填补当地相关技术空白,带动我国机电设备和技术服务出口总额约67亿元人民币;德国BorWin6工程应用公司研发的海上风电柔性直流构网送出技术及百万千瓦级高经济性适海型柔性直流换流装备,实现我国高端输电技术首次进入西方发达国家。

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公司充分利用大型国际会议、高端对话、双多边合作机制等平台,参与全球能源治理;高频次、高质量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等重要国际组织活动,在国际能源电力交流中发出中国声音;加强与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合作,在国际上率先建立完整的特高压交直流、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

能源国际合作不断深入,不仅提升当地供电保障水平,也给当地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在巴西,苦咸水淡化公益项目采用“新能源+智能一体化供水”技术,让3个社区的3000多名居民喝上了甘甜清冽的水;在沙特西部、南部地区9个城市,500万只智能电表使得当地民众用电更加智能、便捷、可靠;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州,离网光伏电站项目让2000多户居民用上了清洁能源。

在能源转型需求更加迫切的背景下,在更加广阔的能源国际市场上,公司加快推动能源绿色转型,深化科技创新合作,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以电网高质量发展为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原标题:推动能源转型 贡献国网力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交易查看更多>电力市场化交易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