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物联网应用于智能电网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其将有效整合通信基础设施资源和电力系统基础设施资源,提高电力系统信息化水平,改善电力系统现有基础设施利用效率,为电网发、输、变、配、用电等环节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电力物联网融合了通信、信息、传感、自动化等技术,在电力生产、输送、消费、管理各环节,广泛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智能感知设备,采用基于IP的标准协议,通过电力信息通信网络,实现信息安全可靠传输、协同处理、统一服务及应用集成,从而实现电网运行及企业管理全过程的全景全息感知、互联互通及无缝整合。根据物联网技术特点及智能电网发展要求,电力物联网应具备如下5个基本特征:
全面感知:对电力生产、输送、消费、管理各环节信息的全面智能识别,在信息采集、汇聚处理基础上实现全过程、资产全寿命、客户全方位感知。
IP互联:传感器之间、传感器与应用系统之间通过电力物联网标准化通信协议与通信网络,实现信息有效传递与交互。
可靠传输:利用电力光纤、载波、无线专网、互联网等,实现感知层和应用层之间的可靠信息传递。
智能处理:综合运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分布式数据库等技术,进行数据存储、数据挖掘、智能分析,支撑应用服务、信息呈现、客户交互等业务功能。
IT融合:成为企业IT架构的延伸,完善补充企业IT架构,同时作为企业IT架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与企业IT架构高度融合。
智能电网与物联网
智能电网和物联网是目前学界与业界的两个研究热点,两者在内涵、特征、实现手段等方面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第一,智能电网作为物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可实现物联网技术不同程度的应用。现有的调度自动化、调控一体化、用电信息数据采集等系统,都是不同形态的物联网应用。第二,物联网技术是智能电网的重要支撑技术,可以为智能电网带来多方面价值,可全方位提高智能电网各个环节的信息感知深度和广度,提升电力系统分析、预警、自愈及防范灾害的能力,提升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实现智能电网“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融合,以及电力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达到节能降耗、经济高效的目的。第三,智能电网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可以带动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信息通信设备、电力芯片、软件以及运行维护产业的发展。
虽然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已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但电力物联网还处在发展初期,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第一,部分场景监测数据较少,对装置及系统状态、环境没有形成全面感知,传感器标准化、实用化水平有待提升。第二,已有应用系统通信方式及规约不统一,难以实现数据的规范化汇集、传输,建设模式不经济,终端接入通信网络未达到电力物联网对通信能力及可靠性的要求。第三,已有应用系统按专业各自独立建设,支撑数据分散,尚未形成统一数据服务和应用平台。
电力物联网建设进展与前景
基于“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统一实施”的原则以及SG-ERP总体架构,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物联网建设集中了公司系统内电力物联网核心攻关团队及优势资源,进行规划研究、标准制定、产品开发、产品验证,并通过建立应用示范,逐步推广物联网应用,实现与智能电网的同步建设。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物联网建设旨在深入研究电力物联网内涵及电网应用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电力物联网发展规划及研究框架,实现与智能电网同步建设、覆盖国家电网公司供电范围的全景全息电力物联网,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提供支撑。
电力物联网可以提供对电网基础运行业务和企业现代化运营模式的全方位支撑,重点围绕电力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及应用层展开:感知层重点研究统一的信息模型,具体包括统一标识、统一语义、统一数据表达格式、安全防护等,形成相关标准规范,研发系列传感器、传感芯片、标准化通信模块及信息格式转换设备等。网络层重点研究并制定统一通信规约,研发标准化通信芯片、无线通信装置、骨干网通信装置、标准化接入网关、网管系统等,引入多种融合通信技术,丰富通信手段,解决信息中远距离可靠传输问题。应用层重点研究基于SG-ERP架构的物联网统一数据模型,实现数据存储管理及统一服务,开发电力物联网综合应用平台,为现有业务系统及应用服务提供支撑。
近期,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物联网技术中心牵头申报了2013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多业务环境下物联网海量信息能力平台架构、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验证”,2012年国家发改委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专项课题“电力物联网、传感器通信装置、芯片及处理系统研发及产业化”,以及发改委国家智能电网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为国家电网公司在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领域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推进物联网与智能电网同步建设、深度融合。
按照规划,到2015年,电力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将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多方共赢的电力物联网产业发展格局。具体包括:
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攻克一批电力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在感知、传输、处理、应用等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制定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推动公司电力物联网研发运维中心、产业基地等创新载体建设,为形成持续创新奠定基础。
初步完成产业体系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电力物联网产业链,培育和发展电力物联网研发、生产、工程服务及运维骨干企业,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电力物联网产业体系。
应用规模与水平显著提升。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各环节,形成较为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的、统一的电力物联网建设及运营模式,实现电力物联网与智能电网同步建设。全面开展电力物联网综合应用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智能电网与物联网的全面融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0月22日,笔者从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委会获悉,由国网江苏电科院牵头编写的《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微功率无线网通信协议》《输变电设备物联网节点设备无线组网协议》《输变电设备物联网传感器数据通信规范》三项电力行业标准获批发布,将于明年3月起实施。近年来,国网江苏电科院作为国家电网
近日,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链路动态自愈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在国家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质量检测监测中心通过了型式试验与性能检验,达到正式投用标准。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建设不断推进,各类物联感知终端大量部署在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无线传感网络因低成本、灵活便捷等优势已成为电力
友讯达9月23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电力物联网、燃气计量相关软件主要使用实时操作系统RTOS。根据南方电网发布的国内首个电力物联操作系统“电力鸿蒙OS”,公司已有通讯产品适用电力鸿蒙OS系统并进行电科院送检,相关产品尚未实现营业收入,且与华为无直接合作。
日前从国际电信联盟(ITU)总部获悉,公司牵头编制的ITU标准《现场通用通信智能维护接口-与协议无关的需求》发布。当前,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普及,巡检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装备广泛应用于通信运维现场。但不同运营商的管理系统和装备之间缺少通用接口,不利于业务交互,亟需制定统一技术标准
8月30日,由国网浙江电力、之江实验室等单位联合实施的ITU国际标准“智能电网中基于云边端协同的智能巡检系统需求与功能框架”通过4轮答辩正式获批结项。这意味着,我国物联网领域新制定国际标准再添一项,有力推动我国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据了解,该标准为云边设备协作系统提供
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不断推进,以及北京亦庄建设国际一流产业综合新城步伐的持续加快,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立足通州区和亦庄地区功能定位,聚焦城市、农村、园区3个层面,着力打造通州-亦庄数字化配电网综合示范区,从规划、建设、运维、调控、服务全环节统筹推进配电网数字化转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印发《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下称《指南》),提出到2025年新制定物联网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项以上。《指南》提出,到2025年,新制定物联网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项以上,引导社会团体制定先进团体标准,加强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参与制定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威胜信息发布2024年半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3亿元,同比增长20.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26.52%。二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7.75亿元,同比增长31.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29.87%。其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扎实推进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我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相关参考产品(技术)征集工作。经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初审、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专家评审及我部审核,拟将24项产品(技术)列入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
近日,“基于云管边端架构的电力全域物联网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科技成果鉴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由输配电部统筹,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负责,针对电力物联网数据、算法、安全
4月24日,国网天津电科院与河北区科技局开展天津市电力物联网重点实验室建设交流活动。河北区科技局调研组深入电科院电力人工智能实验平台、省级输电管控中心、电网材料性能检测平台等参观考察,了解各平台实验能力和业务开展情况。电科院实验室人员展示了机械臂带电更换绝缘子、输电通道监拍、一次设
“遥控分闸10千伏海泉Ⅰ线与海泉Ⅱ线联络开关、负荷校验通过,一、二次设备正常,晨操方案执行完毕,成功率100%。”11月10日,南方电网海南三亚供电局执行“配网馈线组整组晨操测试”作业,10个开关20次合闸和分闸操作圆满成功,这是三亚配电网数字化建设的一个缩影。作为电网的“神经末梢”,配电网是
2024年11月15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工信部智库联盟指导,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主办,电气时代承办,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电联等协办的“第20届中国电气工业发展论坛暨第24届中国电气工业100强研究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以“创新破局·赢领‘新’赛道”为主题,400多位学者专家、各企业代表齐
11月20日,广东佛山市禅城区“光储充放”微电网项目开工。项目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轻工路与聚锦路沿线,总投资2亿元,首期投资2000万元。项目占地面积约15亩,由3个地块组成,聚焦“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电基础设施和放电控制”的“光储充放”新能源技术。同时在本次活动中,项目单位被授予了“
11月19日,西藏山南市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清洁能源项目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送审稿),其中指出,支持输配电网建设、电网老旧设备更新,加大投资建设改造力度,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着力提升电网接入新能源的能力。完善新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建立完善新能源电力消纳责任考评指标体系和奖惩机制。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2024年年中工作会议要求,“提高配电网可靠性和承载力,制定加快推进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持续深化配电网建设改造三年行动”“深化数字化配电网综合示范成果应用”。本刊记者围绕配电网形态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进一步夯实配电网供电保障的技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怎样的配电网?如何提升配电网的可靠性、承载力和灵活性?10月16日,在《供用电》创刊40周年之际,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召开现代配电系统技术交流会暨《供用电》办刊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现代配电系统技术与趋势展开热烈讨论。配电网成为保供和转型主战场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国
11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试行开展中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审机构遴选工作的通知(市监质函[2024]492号),其中指出要求申报单位具备开展中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审所需的设施、设备、资金、人力等相关资源;在相关行业领域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技术研发、标准研制、科
近日,为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有关配电网发展要求,聚焦首都新形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结合北京市配电网发展实际,市城市管理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徐利主持召开会议,着重围绕如何提升首都电网韧性、防灾抗灾能力、综合承载能力和推动分布式智能电网发展等方面,专题研究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有
11月14日,广东江门17个新能源项目签约动工运营。活动中,恩平沙湖陶瓷城屋顶光伏项目是当天集中动工的6个项目中投资额最大的项目,也是今年广东规模最大的陶瓷厂商工商业光伏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装机容量约44兆瓦,安装屋顶光伏面积约35万平方米。项目每年预计可为厂区降低传统能源能耗约24
G225乐东至三亚段(国道G225乐东至三亚段改扩建工程“五网合一”示范段)作为全国首个公路“五网合一”示范项目,目前已完成全部前期工作,将于11月中旬进场建设。该项目起点位于国道G225海榆西线乐东与东方交界处,终点位于三亚市塔岭村,路线全长89公里,将原二级公路提升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同步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我市资源禀赋优势和良好发展基础,将绿色低碳工业制造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成效显著,为创建“双碳”先行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工业经济稳健增长,绿色低碳转型加速工业规模质量迈上新台阶。
11月12日,由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中压配电物联网化馈线终端(简称“物联网化FTU”)在青海西宁试点应用。该产品基于智芯公司双系统核心板和“枢纽”实时操作系统打造,可安全、并行支撑电力系统Ⅰ、Ⅳ区业务同步开展。同时,该产品采用“硬件平台化”设计理念,通过模块化扩展方式,
中国在推动能源转型方面有着巨大的市场,我们会通过进博会开启新的合作,共同推动技术进步,造福世界。克里斯蒂安·布鲁赫西门子能源股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西门子能源全球CEO:全球能源转型的成功离不开中国西门子能源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布鲁赫在参加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时表示,中国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24〕300号),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组织开展了相关申报和评审工作。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现将拟发布的2024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名单进行公示。如有不同意见,请在公示期间将意
10月23日,河南省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其中提到,加快人工智能与电力、能源工业互联网、电力全域物联网等系统融合应用,重点推动在电网管理、预测性维护、智能资源管理等方面应用,实现能源生产、消费、储存和管理智能化。计划明确,到2026年年底,力争2—3个行业人工智能应用
10月22日,笔者从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委会获悉,由国网江苏电科院牵头编写的《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微功率无线网通信协议》《输变电设备物联网节点设备无线组网协议》《输变电设备物联网传感器数据通信规范》三项电力行业标准获批发布,将于明年3月起实施。近年来,国网江苏电科院作为国家电网
有多硬核?2024年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中获评“十大硬核科技”如何助企业降本增效?数据感知、存储和计算分析落地应用有何作用?减排温室气体,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居民生活质量长期以来,各类社会公共基础设施自建平台、各自独立布置终端的烟囱效应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瓶颈。智慧城市,必须万物互联。
近日,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链路动态自愈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在国家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质量检测监测中心通过了型式试验与性能检验,达到正式投用标准。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建设不断推进,各类物联感知终端大量部署在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无线传感网络因低成本、灵活便捷等优势已成为电力
友讯达9月23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电力物联网、燃气计量相关软件主要使用实时操作系统RTOS。根据南方电网发布的国内首个电力物联操作系统“电力鸿蒙OS”,公司已有通讯产品适用电力鸿蒙OS系统并进行电科院送检,相关产品尚未实现营业收入,且与华为无直接合作。
日前从国际电信联盟(ITU)总部获悉,公司牵头编制的ITU标准《现场通用通信智能维护接口-与协议无关的需求》发布。当前,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普及,巡检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装备广泛应用于通信运维现场。但不同运营商的管理系统和装备之间缺少通用接口,不利于业务交互,亟需制定统一技术标准
8月30日,由中国能建中南院牵头实施,中国能建浙江院、西北院、华东院等多家单位参与的中电工程重大科技专项“陆上风/光电站天空地一体化智能监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武汉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此次验收标志着该项目圆满完成,并在新能源场地安全监测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浙江院主要负责子课题二“陆上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工信厅通信〔2024〕52号,以下简称《通知》)。为推动政策加快落地,回应社会关切,现对《通知》有关内容解读如下:(政策原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一、《通知》出台的背景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