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综合正文

天然气首次上市交易 催生上海定价中心雏形

2012-07-04 09:18来源:证券日报关键词:天然气上海石油交易所定价机制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7月2日,天然气交易在上海石油交易所正式上市,第一天成交3960吨。

这是我国首次采用市场化方式解决天然气动态调峰需求。

中国石油大学天然气问题专家刘毅军认为,这是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只有有了这样的定价中心,天然气才有可能实现市场化。

首次采用市场化方式

用气高峰期应多次推广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石油交易所是我国唯一天然气现货公开交易的市场,自2010年12月17日成功推出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现货竞买交易品种。此次交易由中石油、中海油、申能集团、广汇等公司调配资源。

按照国家能源局的要求,将安排1亿立方米非政府定价天然气作为调峰气量,在上海石油交易所天然气现货交易平台交易,此项交易将持续到今年9月15日,以及时解决夏季天然气尖峰需求。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有利于优化配置天然气资源、满足动态调峰需求,为减轻夏季用气高峰提供很好的保障。交易所上市对于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有非常重要促进作用,现货交易有利于快速及时的反应供求关系,形成合理的天然气价格。

这是我国首次采用市场化方式解决天然气动态调峰需求,共有6家公司参与。

宋智晨认为,此种方式以后可以经常使用,在用气高峰期应多次推广,让更多的天然气供应商和需求商参与进来,通过公平合理的竞争使价格更加真实反映价值,同时,还可以逐步完善长久的天然气交易机制,设置天然气期货品种,使天然气价格更加符合市场预期。

“目前来看,这家交易所的会员太少,就6家左右,整个行业内对此事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如果网上交易的人多了会对我国lng价格有一定预测作用。”卓创资讯分析师李凌轩说。

定价中心雏形有待完善

对市场化改革至关重要

我国天然气产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而重点使用区则分布在中东部地区,严重的分布不均衡导致我国天然气供给难度大。

尤其是每到用气高峰,这种矛盾就更为突出。

“目前的天然气供给方式无法满足用气高峰期的需求,这就需要开展天然气上市交易机制,合理协调天然气的供求关系。”宋智晨说。

而值得注意的是,首次交易的天然气量并不大,只有1亿立方米。1亿立方米对于我国的天然气消费量来说只是一个很小的数目。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天然气消费量61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9%。

“尽管现在参与主体很少,量也很少,但却是天然气价格改革摸索起步中的关键一步。”中国石油大学天然气问题专家刘毅军向记者表示,这是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只有有了这样的定价中心,天然气才有可能实现市场化。

“这目前还是一个定价中心雏形,需要慢慢完善。作为市场价格发现和集中交易平台,这种方式对未来天然气价格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查看更多>上海石油交易所查看更多>定价机制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