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政策正文

电监会七月发布《重点区域风电消纳监管报告》全文

2012-08-03 09:18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风电消纳电监会风电装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存在问题

(一)风电规划与电网规划不协调加剧了部分地区风电消纳受限

部分地区风电开发规划、建设时序不断调整,风电项目规模和进度远超规划,没有形成完整和统一的风电发展规划,使得电网规划无法统筹考虑风电送出,相应配套输变电工程难以及时纳入电网规划,风电送出工程建设时序难以妥善安排,接入系统工程的及时建设难以确保。同时,部分地区核准风电项目时,重接入、轻消纳且消纳方向不明确,风电大量建成后,消纳面临困难。

专栏1:风电规划与电网规划不协调

◎河北地区由于风电建设投资方和地方政府对风电发展比较积极,目前已投产、核准和取得路条文件的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490 万千瓦,远远超过原《河北省风电发展规划》中2015 年达到1013 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目标,特别是承德丰宁地区原《规划》仅60 万千瓦,但已开展及拟开展前期工作的风电场已近200 万千瓦,原有输电规划将远远不能满足目前风电发展需求。

◎陕西地区规划在2012 年风电装机达到101 万千瓦,2015 年达到180 万千瓦,2020 年达到360万千瓦。在规划外,陕西地区计划在宝鸡秦岭和安康市分别建设15 万千瓦的风电场。陕西省电网公司认为,规划风电规模大,电网难以消纳。

(二)风电建设速度与电网建设速度不同步加剧了部分地区运行受阻

现象

风电项目前期工作流程周期短,核准快,建设周期短,而相应配套送出电网工程,前期工作周期较长、核准程序复杂,建设周期长。同时,一些发电企业将大型风电项目分拆成多个小于5 万千瓦的小项目(多为4.95 万千瓦)进行申报,获得核准后,形成多个风电场分期接入电网、局部地区风电接入过于集中的局面。有些风电项目还不同程度存在提前开工现象。以上因素叠加,造成电网送出工程建设不同步,致使大量风电项目建成后无法及时接入电网或全额送出。

专栏2:风电建设速度与电网建设速度不同步

◎蒙东开鲁风电基地规划容量240 万千瓦,发电项目提前开工建设并投产,部分项目已按最终规模全部建成,而开鲁500 千伏风电汇集站尚在开展前期工作,为保障开鲁风电基地风电接入,只能采用过渡方案,将风电分别接入开鲁220 千伏变电站和科尔沁500 千伏变电站,在这种方式下,风电消纳受到限制。

◎宁夏地区大部分风电项目在电网接入条件尚未落实的情况下就开工建设。2011 年底,宁夏风电并网容量142 万千瓦,核准在建容量434 万千瓦,其中只有153 万千瓦项目落实了电网接入条件,仅占全部项目的三分之一。

◎新疆自治区发改委在2011 年底到2012 年初,先后核准了43个4.95 万风电项目,加上目前国家发改委即将核准的哈密东南部风电项目,预计到2013 年底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648 万千瓦。如果这些项目全部投产,“疆电外送”通道届时尚未建成,将出现新疆电力过剩突出现象,弃风情况将不可避免。

(三)风电本地消纳市场空间有限,部分地区输送通道能力不足,既不能就地消纳,也不能及时送出

目前,风电消纳原则上局限在省内,但是一些省区消纳空间明显不足,甚至在区域电网内,也不能完全消纳。此种情况,在东北电网、华北(蒙西)电网尤为突出。东北电网本身负荷水平、用电量不高,火电装机富余,风电装机大规模快速增长,本地消纳空间又不足,风电亟需外送消纳。但是三北地区由于网架结构原因,输送通道不同程度存在输送能力不足问题。西北区域甘肃酒泉风电基地、东北区域蒙东和吉林风电基地、华北区域蒙西和冀北风电基地输送通道能力不足问题比较严重。

专栏3:风电本地消纳市场空间有限

◎东北电网近两年用电量同比增长仅维持在10%左右,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同时由于火电机组的大量投产,供大于求形势较为突出。2011年呼盟煤电基地项目和白音华电厂共计8 台60 万千瓦机组全部投产(发电量在辽宁消纳),2012 年红沿河核电站第一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也将投运,吉林、黑龙江送辽宁电量将会大幅减少,使东北电网“北电南送”的格局发生重大改变。目前风电消纳原则是本省消纳,吉林省电力公司2015年最大只能消纳约658万千瓦的风电,但该省制定的2015年风电发展目标超过1400万千瓦。本省发电量自身难以消纳,外送电量难度又在逐年增加,风电的消纳问题已成为制约吉林风电发展的瓶颈。

专栏4:部分地区输送通道能力不足

◎吉林电网,2011 年松白电网送出阻塞较为严重,省网北部最大输送能力300万千瓦,南部最大输送能力350 万千瓦,2011 年因电网输送能力不足造成的受限电量达2.06 亿千瓦时,占全省风电限电量的38.3%。2012年松白地区电源装机容量将达到515 万千瓦(火电240万千瓦,风电275 万千瓦),地区最大负荷约90万千瓦,地区外送能力仅180万千瓦,仍然不能满足火电、风电送出需求。

◎蒙东赤峰、通辽地区,2011 年风电输送通道受阻较为严重。2012年,蒙东赤峰地区预计电源总装机760 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234 万千瓦,当地最大负荷为156万千瓦,外送能力仅270万千瓦。不仅局部220千伏网架输送能力不足,而且外送通道不能满足风电满发需求。2012年,蒙东通辽地区将有102 万千瓦风电投产,但该地区外送通道没有变化,阻塞问题将更加突出。

◎甘肃酒泉风电基地,从2009 年一期投产开始,当地电网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限出力情况。虽然目前已配套建设了330千伏玉门变、瓜州变等变电站,安装了稳控装置及风电功率自动控制系统,2010年10月份投产了750千伏河西双回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风电输出困难,但是风电送出仍然受通道能力制约。750千伏断面甘肃省最大输送能力为340万千瓦,而酒泉地区风电装机容量近520万千瓦,同时酒泉风电、疆电以及河西常规电源共享750千伏联网输电通道,风电送出通道容量远远不能满足风电大规模并网需求;同时受稳定限额、线路检修等因素影响,风电送出网络阻塞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

◎张家口地区,2011 年风电的输出能力最大为210 万千瓦左右,考虑风电场部分弃风,最大同时出力按70%考虑,张北地区现有电网只能解决300万千瓦风电送出问题。由于张北地区的两个变电站———沽源和万全均为蒙西“西电东送”通道上的变电站,承担着将蒙西电力输送到京津冀鲁等地区的任务,如大量接入张家口地区的风电容量,势必会减少蒙西电力的输送,同时受到系统调峰能力的约束,后续投产的风电将难以在京津唐电网消纳。

(四)系统调峰问题较为突出

目前,因系统调峰困难而造成风电运行受阻的现象,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区域都普遍存在,以东北地区较为典型。系统调峰困难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区域内电力负荷总体水平较低,峰谷差大,加大了电力系统调峰难度;二是调峰电源不足,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火电比重较大,而且火电装机中热电联产机组在“三北”一些省区的比例过高,水电、抽蓄和燃气等调节能力好的电源比例低,电源调峰能力不足;三是“三北”地区风电发展迅猛,占系统总装机的比例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风电的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的特点决定了风电的发电出力难以保持稳定,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增大了系统调峰需求和调峰难度。

专栏5:系统调峰能力不足

◎东北电网受用电结构的影响,负荷特性较差,尤其是冬季最小负荷率偏低,峰谷差较大,调峰电源所占的比重过低。2011年东北电网的最大峰谷差达到1184.06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容量30万千瓦仅占总装机容量的0.3%,同时,水电受库容的限制,调峰能力也只有270 万千瓦。火电调峰机组中,热电机组多以30万千瓦容量为主,在冬季实行“以热定电”,致使东北电网调峰能力明显不足。

◎蒙西电源结构以火电为主,火电约占总装机的75.7%,火电装机中的57.4%为供热机组。2012年一季度,蒙西供热机组(1640万千瓦)全部并网,非供热机组开机容量860万,全网调峰能力下降约250万千瓦,加上网内自备电厂不参与调峰等原因,全网高峰时段接纳风电能力200万千瓦,部分时期后半夜低谷风电接纳电力不足30万千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消纳查看更多>电监会查看更多>风电装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