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我国水电风险管理仍落后

2012-08-29 10:24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水电风险管理水电站水电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8月24日,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主办的全国大中型水电站风险管理标准化论坛在被誉为“塞上明珠”的宁夏自治区首府银川召开。来自学会、国家能源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科院)、五大发电集团下属流域公司、水电建设施工设计企业以及风险管理机构的逾百人参加了讨论。

2012全国大中型水电站风险管理标准化(规范)论坛会场

据悉,由学会组织、各水电企业广泛参与编写的《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历时三年时间酝酿编写,即将出台。

学会理事长张基尧在致辞中透露,截至2011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已达2.31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要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十二五”时期着力建设十个千万千瓦级大型水电基地,重点推进金沙江下游、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中下游、黄河上游、雅鲁藏布江中游等流域水电开发,启动金沙江上游、澜沧江上游、怒江等流域水电开发工作。努力实现到2015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9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2.6亿千瓦,抽水蓄能3000万千瓦;到2020年,水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2亿千瓦,常规水电3.5亿千瓦,抽水蓄能7000万千瓦。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论坛上表示,水电站风险管理规范的制定对于推动我国水电建设意义重大,但关键是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要把理论上风险的概念和方法落实到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去、规范的成熟的评价风险标准的量化、如何减少避免风险的强有力的可操作措施。

据中电联标准化中心主任许松林介绍,标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电力标准是电力生产和建设的依据,电力工业部曾以1号令发布了电力工业标准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1998年发布了电力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国家能源局在2008年成立后印发了能源领域标准化管理办法。截至目前,电力行业共已经建立标准1946项,其中电力国家标准318项,电力行业标准1628项,仅水电行业的标准就达到了326项。

水科院副院长贾金生在会上表示,相比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我国对大中型水电站风险管理的研究还很不到位。他说,随着高坝大库的发展,坝高不仅代表一个国家的水电建设水平、也同样带来高风险。中国在建设高碾压混凝土大坝的过程中还是过于激进了,存在为了节省投资、对于不确定性因素的考虑并不周到的现象,而在日本,一座哪怕很小的坝,建设周期都要12年,而在我国一座大坝也就3-5年。这个问题国际上已有前车之鉴,俄罗斯萨扬—舒申斯克惨案导致的后果就是水电发展再也没能纳入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重要日程,200米以上高坝基本否决。另外,我国许多工程,没有在建坝前预留未来采取修复加固措施的策略和解决方案,导致这些工程在应对突发事故时的修复不明确。他认为,我国应该吸取日本、俄罗斯等国的经验教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

全国风险管理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周放生在会上指出,风险防范胜于抢险救灾,风险管理学科建设在我国依然落后。“我国的文化传统,喜欢讲‘过五关斩六将’,不喜欢讲走麦城。”因此,他说,目前我国水电行业的风险管理学科建设还是一片空白,而英国、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都分别有了60到30年不等的历史。他建议,应该对我国水电行业几十年的发展史上发生的事故案例进行系统地分析归纳总结,并使之成为各大专院校水电专业学生的必修教材、成为水电企业员工培训时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以避免未来犯重复错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风险管理查看更多>水电站查看更多>水电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