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日前,江苏13家生物质发电厂因收集不到足够的秸秆,在短时间内集体陷入亏损,一时间引发热议。
这与国家对生物质能源日益加大的重视与扶持似乎并不匹配。“十一五”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生物质能源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等法规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励生物质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
“中国的生物质能源究竟该怎么走?”8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举办的生物质能源研讨会上,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向15家研究所和8家企业的代表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新的能源热潮
近年来,以安全、环保、可再生为标志的生物质能源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
“以美国、欧盟、巴西等为首的许多国家地区,已经掀起了以纤维素生物液体燃料、微藻生物液体燃料、生物天然气等为主流的新一代生物燃料技术的研发热潮,并占据了产业发展先机。”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认为,生物质能源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中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这个问题上责无旁贷。
“在当前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石油出现结构性短缺,减排压力巨大的背景下,发展生物质能源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需求。”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副局长苏荣辉在报告中说,“如果将我国50%废弃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就可减少30%石油进口,减排2.4亿吨CO2,有效缓解石油供需矛盾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
然而,与美国、巴西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国家相比,耕地面积紧张,水资源匮乏等现状,让中国无法照搬其他国家的经验,必须开辟出一条“不与民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发展道路。
“生物质能源技术必须综合考虑资源、成本和碳排放等问题。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须以最终能够创造财富和价值为目标。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发展,要以国家需求为牵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着力解决好技术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要避免同质化问题,更要避免低水平重复。”中科院副院长阴和俊说。
第一突破口:原料
“其实人类从未缺过能源,人类缺的是廉价的能源。”
这是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岳国君发出的感慨。中粮2006年开始涉足生物质液体燃料的研发,仅为了寻找合适的材料就花费了3年时间。
致力于生物柴油生产的福建龙岩卓越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该公司副总裁曾庆平说:“2003年,国内企业开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但自那时起,我国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历程就十分曲折。”
2005——2007年间,全国跟风上马了很多生物柴油生产装置,但由于原料和技术、成本及产品质量等原因,加上2008年金融海啸的冲击,许多企业还来不及投产就倒闭了,有些企业甚至沦为以生物柴油为幌子的非法食用油加工窝点。
“而且,现存的生物柴油生产线也基本是以废弃油脂为原料,难以长期维系。”曾庆平坦承,“长期、大规模生产生物柴油,要依靠木本油料植物种子和海洋藻类植物等新原料,这就需要科技界与企业界通力合作。”
对这一点,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副所长吕雪峰深有同感:“目前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原料。”近年来,青岛能源所在生物天然气、生物质预处理糖化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并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进行产业化推广。
生物质利用:多元发展
“对我国来说,生物质能源发展应以能源补充替代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废弃生物质资源为主,培育有潜力的新型生物质资源,实现多元化资源供给。”生物质能技术创新产学研联盟秘书长,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党委书记马隆龙说。
除原料外,工艺上该走什么过程?企业该做什么产品?在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马延和看来,这些都是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比如纤维素就是我国未来工业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他举例说,“纤维素生物醇应该成为我国未来生物液体燃料的战略发展方向,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发展高值化学品和生物液体燃料的共生产,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则提出建立“大能源”概念,拓宽生物质利用思路。他认为生物质作为自然界唯一含有碳氢的可再生资源,应重点考虑转化生成运输燃料、化学品等。“我们应研究制定中国生物炼制路线图,以更好地指导技术研究和产业开发。”
中国的机会
2011年,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桑涛在甘肃环县种下了10万棵草,一年后只活下来几千棵,但这个实验结果却让他很高兴。
“这些草是我们从华中地区移过来的,但它们却在干旱、寒冷、贫瘠的黄土高原适应得很好。”在桑涛看来,这几千棵顽强存活的芒草中,可能就孕育着中国生物质能源的下一个希望。
桑涛的乐观源自中国丰富的边际性土地和植物资源。据统计,我国可用于种植能源植物的边际性土地达1.3亿——1.36亿公顷,另外还有1.35亿公顷的退化、沙化、盐碱化土地。而根据《中国柴油植物》记载,我国有100多种适合在荒山、荒坡种植,可炼制生物柴油的植物。
2008年起,中科院多家研究所展开了对芒草这种热门的能源植物的研究。植物所和武汉植物园完成了芒草的资源收集和初步驯化;青岛能源所收集了耐盐碱芒草种质资源并进行了选育;而上海生科院、遗传发育所则开展了芒草基因组测序、转基因体系建立等工作。
不仅是芒草,目前中科院在20家研究所对生物质能源的研发进行了布局,学科方向覆盖生物质能源创新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形成了互补性强、先导性强的合作格局,并与波音、壳牌、中石化等国内外大型企业在微藻燃料和纤维素生物醇等领域开展了合作。
在“十二五”的前两年,中科院承担的国家生物质能源研发任务经费总计2.93亿元,并在新型种质资源培育、高效低成本转化关键技术、产品提质等方向上达到了国内领先乃至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希望通过目标凝练、精心组织,与企业一起协同创新、集智攻关,使生物质能源技术迈上新的台阶。”中科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局长王越超说。
这样的誓言也让桑涛等一线科学家倍受鼓舞:“我们相信,在中科院总体布局和积累的基础上,中国是可以走出自己的生物质能源之路,也有可能在该领域与世界争先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优化新能源布局,促进清洁能源健康发展,我理解这个布局包括了空间布局、时间布局和产业布局。就产业布局而言,其中生物质能是唯一可以直接生产气液固燃料,唯一能够代替成品油、天然气的可再生能源。我国有丰富的生物自然资源和可利用资源,除了种植物和陆海野生植物以外还有大量的废弃资源,据统计,
中国国际生物质能产业大会17日召开第三届中国国际生物质能产业大会暨展览会将于2012年10月17日-19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隆重召开。本届展会聚焦于生物质能源领域,定位独特,同期会议探讨当前行业热点话题,以"汇行业先行者,助推生物质产业蓬勃发展"为主题,紧密结合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深度探讨行业新技术,热门话题,力求推动新的发展动态,是业内人士期待已久的又一次盛会。中国生物质能源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能源,探索和发展生物质能的"中国道路",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所关注的焦点。《生物质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
据报道,四川省即将核准一批新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加上前期已经核准开工的,四川生物质发电厂将超过10个,总容量30万千瓦。此前,四川生物质发电沉寂已久。虽然从2005年始就有项目陆续落户都江堰等地,但没有一个建成投产,一些生物质发电企业也早已人去楼空。四川大学教授陈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按照四川省“十二五”能源规划,到2015年秸秆发电厂总装机容量为82万千瓦,“目前看来,还有很大空间”。另有消息称,《生物质能源“十二五”规划》将于年底出台,发展目标是生物质发电装机2015年达到13
受国家生物质能源“十二五”规划即将出台的利好消息影响,龙力生物在开盘即迅速拉升涨停,股价报24.89元。据权威人士称,生物质能源“十二五”规划内容已初步定稿,可能在年底前随《可再生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同步出台。相关专家指出,《规划》除确立生物质发电目标外,还划定各子产业领域的相关指标,一系列目标基于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近期完成的相关研究课题,具备较强的政策引导价值,将对涉足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发电以及生物燃料乙醇领域的相关企业构成利好,龙力生物位列其中。龙力生物是以玉米芯、玉米
事件近日有媒体报导,生物质能源“十二五”规划将于年底出台,发展目标是生物质发电装机2015年达到1300万千瓦,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同时对生物质燃料例如生物质乙醇、柴油和固体成型燃料的发展也做了规划。评论规划推动生物质发电爆发式增长:根据媒体报导的规划内容,到2015年生物质发电整体装机规模将达到1300万千瓦,其中农林生物质发电800万千瓦、沼气发电200万千瓦、垃圾焚烧发电300万千瓦,分别为2010年装机量的4.0、2.5和6.0倍,将带来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按农林生物质和垃圾发电厂装机容量约为3万千瓦计算,相当于
即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生物质能源领域的发展目标及具体的产业发展布局,确定的生物质发电及生物燃料规模较“十一五”有大幅度提高。相关专家表示,此番大幅度提高生物质能源发展目标,表明政策方积极推动生物质能源“十二五”期间大发展的决心,如果未来利益各方共同出力化解诸如原料短缺、技术产业化水平低等产业发展弊端,并进一步完善相关财税支持政策,则未来5年国内生物质能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值得期待。生物质电厂或大规模开建《规划》提出的&ld
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可再生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有关生物质能源部分规划内容已初步定稿,可能在年底前随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同步出台。
5月12日,湖北龙感湖生物质发电厂生物质锅炉超低排放项目改造工程(EPC)(第二次)终止公告发布。因政策原因,本招标项目实施计划发生调整,招标条件发生变化,招标人申请本次招标程序终止。本改造位于厂区内部,项目总用地面积19.2平方米(仅脱硫设施里脱硫塔和石灰仓及水箱等新增占地,其他设施均在已
3月28日,湖北龙感湖生物质发电厂生物质锅炉超低排放项目改造工程招标公告发布。本改造位于厂区内部,项目总用地面积19.2平方米(仅脱硫设施里脱硫塔和石灰仓及水箱等新增占地,其他设施均在已有设施平台上改造),无新增建筑物。对现有85t/h生物质锅炉尾气进行提标改造,主要包括新增高温预除尘、高温
案由农林生物质发电是新能源领域的“三驾马车”之一,我国自2006年首个项目启动以来,历经19年的积累与发展,如今装机容量已达2000万千瓦以上,遍布全国500多个县市,行业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产业链上下游关联着数百万人口的生计,其细分领域位居全球第一。生物质发电既是新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会时间:2025年09月09-11日展会地点:俄罗斯莫斯科展会简介:WasteTech是俄罗斯最有名的固废处理展览会,一年一届,是目前俄罗斯环固废处理、环保领域效果最佳的专业展会。WasteTech2024展出面积为12000平方米,吸引了6个国家的200余家参展商,其中84家为新展商,专业观众来自11个国家地区多达6,020人
近日,停运近4年的金寨凯迪生物质发电项目重新启动点火,实现并网发电。在生物质发电项目补贴迟迟不到位,前端生物质燃料短缺的当口,为什么重新点火运行了呢?官方表示,凯迪电厂的复工复产是金寨开发区推动闲置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再利用的典型案例。我们也能看到,在国补退坡、补贴拖欠等诸多不利因素
8月9日,停运近4年的金寨凯迪生物质发电项目重新启动点火,实现并网发电,目前机组整体运行正常。发电厂占地面积280亩,规划装机容量为1×30MW,属六安市规模较大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本工程利用我县丰富的农村农业生产废弃的稻壳、秸秆等绿色能源做为燃料发电,按照国家最高建设标准和环保排放标准建设
当前,我国燃煤机组掺烧生物质发电技术成熟度如何?国家发改委日前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将对我国生物质产业带来哪些影响?国家发改委日前印发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指出,利用农林废弃物、沙生植物、能源植物等生物质
当前,我国燃煤机组掺烧生物质发电技术成熟度如何?国家发改委日前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将对我国生物质产业带来哪些影响?国家发改委日前印发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指出,利用农林废弃物、沙生植物、能源植物等生物质
电力鸿蒙在电力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优势,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困难电力鸿蒙作为赋能电力发展的新引擎,其出现为电力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创新。尽管其广泛应用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随着技术进步和持续优化,必将攻克难关未
微软日前宣布与瑞典能源公司斯德哥尔摩Exergi签署了一项协议,将永久去除330万吨二氧化碳。斯德哥尔摩Exergi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与微软的合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碳去除协议。斯德哥尔摩Exergi表示,计划于2028年开始向微软交付碳去除证书,并将持续十年。这家为斯德哥尔摩提供电力的瑞典
第25届中国环博会(IEexpoChina2024)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展会旨在展示全产业链的环保技术,交流环境治理的解决方案。德纳一直坚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作为领先的零部件供应商,以精湛的技艺和专业的服务为公路和非公路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德纳在本次展会中展示一系列废弃物管理和可
引文:张峰,姜继双,李超,等.基于GHGP标准体系的输变电工程建设碳排放量化分析[J].中国电力,2025,58(4):205-215.编者按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的能源消耗与建材消耗所引起的碳排放是电力基建领域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推动输变电工程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减少输变电工程建设碳排放
从“废”到“贵”生物质能价值链日趋成型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王睿佳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属性可再生能源,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质能以其独特的属性,成为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支点。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在“20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在全球碳中和浪潮与能源结构转型的双重驱动下,生物质能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唯一可转化为气、液、固三种形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凭借其资源丰富、低碳循环的特性,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近期,多项国家政策密集出台,为行业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6月,《煤电低碳化改
CBC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生物质能大会议程产业背景当前,我国生物质能产业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大型央企与地方国企的加入为行业注入新活力,推动产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2024年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其中提到:利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5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氢能方面提出了建设氢能基础设施、发展柔性制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氢能轨道交通及航运、建设绿色燃料及储运加注等内容。在推动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中
日前,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因地制宜推进港口航道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结合港口码头、航道运河既有条件,在确保港口作业、船舶通航等安全前提下,依托港池、仓库、防波堤等,因地制宜推广海洋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就地开发利用。鼓励集装箱枢纽
“截至2024年底,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599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083亿千瓦时,生物质供热约5亿吉焦。生物天然气产量约5亿立方米,生物柴油、生物燃料乙醇、生物甲醇、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4月10日召开的“2025生物质能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说。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龙岩卓越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天然脂肪醇项目”顺利完成装置联动调试及投料试产,正式投产运行。该项目采用先进的脂肪酸甲酯加氢工艺技术,产品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广泛应用于洗涤剂、化妆品、医药等领域,成功实现国产替代。天然脂肪醇作为生物基表面活性剂的
3月7日,全国政协环境资源界别协商会议在京召开。环境资源界别政协委员围绕“持续推动‘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围绕“着力能源与化工绿色低碳转型,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贡献”发言。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与化
绿电和绿色燃料结合已成为大势所趋。风光氢氨醇一体化,能否为制约新能源电力消纳问题找到一条可行的发展路径呢?(来源:能源新媒作者:孙一凡)南美洲地区南部的巴塔哥尼亚地区是新能源开发者心中的“风水宝地”——这一地区风力充沛,风能利用系数超过50%,年均可提供多达6000小时的满负荷绿电发电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