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评论:日本核能源战略之路

2012-09-07 09:28来源:观察者关键词:日本核电站核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作为老生常谈的历史概论或一般想当然的理解,战后日本之所以发展核电,是因为石油、煤炭、天然气资源稀缺,即为了保障日本能源的自主独立性。然而,这种说法的牵强之处在于,日本也缺乏品位和规模有利用价值的核原料矿藏,而且地震、海啸多发,连基本的安全性、经济性都难以保障。

虽然日本曾经煞有介事地在国内找矿,但即使在引进核电技术之初,1957年12月的《研制发电用核反应堆长期计划》中已经阐明:“从现实状况来看,核燃料资源不得不主要依存于国外。”更滑稽的是,受到保密和避免军事转用的限制,基于1955年签署的《日美原子能研究协定》,日本接受美国提供的浓缩铀,造成了在核燃料、乏燃料处理和最终废弃物处置等方面“二重、三重的对外依赖”,业内专家很感忧虑。因此,日本发展核电的逻辑根本不在于貌似合理的“非核资源贫乏说”,而是另有内幕。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原子能预算”最初推手中曾根康弘的回忆录出版和美国中央情报局有关日本“核能之父”正力松太郎的秘密文件曝光,真相终于开始呈现了。

日本政治精英阶层对核能的渴望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被美国原子弹轰炸而投降的经历。

战争期间,日本了解欧洲的核分裂研究进展,军方从1940年曾委托专业学者进行调査、研究。虽然幻想“一个火柴盒的份量足以毁灭一个城市”的超级炸弹,但原子弹研制需要强大的科技、工业能力,学者多认为来不及投人实战,因此无果而终。岂料,美国在对日作战后期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瞬间整城摧毁的威力及其造成的人间地狱般死伤惨状令日本最髙决策层的战争意志崩溃:裕仁天皇认识到不能继续“这场无望取胜的战争”;首相铃木贯太郎获悉被原子弹轰炸后更“毛骨悚然”,认为“除结束战争之外已无路可走”。

然而,惨败投降之后的日本统治阶层并不掩饰国家精神的健在。

1945年8月15日天皇广播“终战诏书”的当晚,铃木贯太郎首相发表讲话,―面“感谢和哀悼”为“帝国自卫与东亚安定”而战死、受难的同胞,一面号召“开始新日本建设”,特别强调要“致力于这次战争最大缺陷之科学技术的振兴”。8月17日东久途宫内阁成立,新任文部大臣前田多门在就职时阐述其“科学立国”的思想时说:“我们败给了敌人的科学,这一事实被投到广岛的原子弹所证明。”因此,“振兴科学”是今后的重要课题。如此,通过强调原子弹具有“科学史上空前残虐的效果”,呼吁坚信“我民族之优秀”而生出“新的勇气和努力”,把国民情绪从对领导者战争责任的思考引导到“无核战败论”所暗示的科学主义强国梦上。

这种以无是非价值判断的“科学技术决定论史观”阻断战争责任追究,甚至把战败责任追究偷换为战败原因思考的强国梦,固然可谓统治者为逃避责任而对国民的精神愚弄,但得到了一位青年军官的共鸣。他复员后投身政界竞选议员,推动国会通过原子能预箅案和原子能立法,1959年入阁任科学技术厅长官兼任原子能委员会委员长,再经运输大臣、防卫厅长官而于1982年成为首相。他就是把核电发展称作自己政治家生涯“开花结果”的中曾根康弘。

中曾根1941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海军学校教育后到海军任低级军官。美国向广岛投下原子弹的1945年8月6日,他正在距广岛150公里的高松市执行运输任务,远处原子弹爆炸后的巨大蘑菇云印在心里,成了他所谓“核能时代”使命感的“原点”。然而,投降后的日本被盟军占领,当局禁止研究核能。战争期间曾经领导陆军方面原子弹研究的物理学者仁科芳雄所在的“物理化学研究所”受到武装士兵控制下的调査。1945年11月美军破坏了日本所有的四台回旋加速器并投弃到海里。中曾根看到新闻报道后“非常愤怒”,更坚定了“必须以科学技术振兴日本”的决心。1946年,他怀着“作为复员军人报答战死英灵的最高选择就是为了重建日本而站到政治最前线”的心情决意从政,次年4月当选国会众议员。随着冷战的加剧特别是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的对日政筹由惩罚转向扶植,加快准备缔结对日和约。反映在核政策上,美国从1950年4月开始向日本提供核反应堆生产的放射性同位素,占领军也许可日本从1952年开始重建回旋加速器工程。1951年1月美国议和特使杜勒斯访问日本,中曾根通过杜勒斯的秘书提交了关于和约的建议书,其中包括日本从事原子科学研究的内容。而1951年9月签署的对日和约中没有限制日本核能研究的条款,等于宣布了战后禁令的解除。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