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核电设备行业专题报告

2012-09-21 14:05来源:平安证券研究所关键词:核电项目核事故核电设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 长周期设备,2020 年规划机组已招标完毕

1.1 大型铸锻件长周期设备原材料,最早招标最先交货

 核电大型铸锻件是部分主设备原材料,最早招标最先交货。核电主设备生产周期一般在 24 个月以上,其中主要设备加工的主要原材料大型铸锻件需要9-12 个月生产周期。核电项目工期一般长达5 年,从土建开起,各种设备逐渐交货,集中交货期一般在开工后 3-4 年,但如压力容器等少数主设备需要最早运抵现场。所以主设备招标在土建开工之前 2 年进行,为保障及时交货,原材料大型铸锻件也会在当期锁定。

1.2 产业链产能瓶颈,需要提前采购保障供给

核电设备产业链上,成套设备加工环节已经扩产,基本满足现有项目建设需要,但大型铸锻件环节产能有限,成品率不高,不能满足需求。国内成套设备制造商如上海电气等,在签订设备供应合同及交货期时,应最先解决关键原材料采购问题,一般在订单签订初期,即与国内外供应商如一重、二重、日本特钢和韩国斗山签订供应合同。

1.3 目前在建核电项目,2012-2013进入设备交货高峰期, 大型铸锻件已生产

目前国内在建核电项目已达到2900 万千瓦,长周期设备集中在 2009-2010 年招标,在2014 年之前达到商业运行阶段,所以长周期项目集中交货在 2011-2013 年,大型铸锻件已生产。

1.4 核事故之后,预计2020 年装机规划下调至 6500 万千瓦。

《核电中长期规划仍在审议,但根据中国核电设计及设备制造产能推测,预计2020 年6500-7000万千瓦。中国能源发展需要权衡几个问题,作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家,中国碳减排承诺压力依然很大,GDP 增长对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双重约束限制中国必须发展核能;我国承诺2020 年单位GDP 碳排放较 2005 年下降 45%,同时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 15%。从这些条件推测,中国 2020 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约为 47 亿吨标煤,非化石能源贡献7亿吨标煤,其中:风电目标装机容量为 1.5亿千瓦,贡献电量 3000 亿千瓦时;水电目标装机容量为3.3 亿千瓦,贡献电量约1 万亿千瓦时;其余部分由核电填补,预期核电装机容量不能低于6000 万千瓦。

注:风电年发电小时数按照2000小时测算,水电年发电小时数按照3300小时测算。

1.5 筹建核电项目中,长周期主设备已招标项目超过6000 万千瓦

按照2020 年规划装机目标为6500万千瓦来计算,除了在建和已建的项目外,待审批项目共计约2400万千瓦,其中约有近2000万千瓦长周期设备已经落单,大型铸锻件已进入采购流程。

二、 进入门槛提高,新进入者风险较大

2.1  核事故之后,核级资质认证要求更加严苛

核事故发生之后,全国核工业界进行了安全检查,核安全级别提升,国内也达成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发展核电的共识。生产核电大型铸锻件需要核级资质,且验证渗透在过程控制中,以AP1000主管道为例,需要验证直管段锻压技术验证和弯管段工艺验证。对新进入者来说,进入门槛提高。

2.2  必要试验增加,审批时间加长。

核事故之后,未来能够成为主流堆型的为AP1000技术,国内原来只能生产CPR1000设备的厂家忙于AP1000正式推广之前,完成相关核设备资质的申请及扩证,以适用AP1000的生产。但AP1000对设备要求较高,例如抗震试验,目前国内尚无高级别的抗震试验设施,只能请国外具有试验设施及能力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代为试验,新进入者时间成本、经济投入以及风险均高于原有制造商。

近期,多家制造商宣布核电大型铸锻件新的生产工艺面世,南风股份公布了重型金属构件电熔精密成型技术产业化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目前已加工出等比例缩小的压力容器样品进行相关核资质申请,但与其他新进入者一样,面对核电大型铸锻件市场空间有限,进入门槛提高等问题,产品开发及盈利能力具有一定不确定性。

三、重点公司介绍

中国一重

公司为国内首个具备了全套百万千瓦级核电锻件自主提供能力的企业,并已具备了从事核岛主设备制造的基础和条件。目前已经过AP1000 核级资质验证的产品系列最全,不仅具备较强的铸锻件生产能力,还具备一定成套系统设备制造能力。

二重重装

国内第一家成功锻造核电管板的企业,投资建设镇江出海口基地二期工程,达产后形成核电容器、核电安全壳的产能。

上海电气

子公司上海重机具有部分核电大型铸锻件供应能力,目前 CAP1400 项目以上海电气为设备供应主体,上重提供的蒸汽发生器部分大型铸锻件已使用在成套设备中。

南风股份

公布了重型金属构件电熔精密成型技术产业化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该技术在其他行业有局部应用,但在转换应用行业、应用材料之后,材料均一度及辅助设备极限制造能力尚待检验。目前公司已制造出核电压力容器等比例缩小样品,筹备核资质申请,但核资质申请时间成本及风险性需谨慎对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项目查看更多>核事故查看更多>核电设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