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智能化市场正文

启动企业和民用市场是纠正物联网产业畸形的出路

2012-09-26 09:04来源:经信网关键词:物联网智慧城市工信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8月20日,工信部正式发布《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从而再次显示了国家坚定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决心,物联网随之掀起又一轮高潮,也为沉闷多时的资本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是作为仍处于产业发展初期的物联网产业来说,技术不完善,实际应用不多,市场容量相对有限且需求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是摆在决策者和从业者面前的一个严峻的现实。

据统计报告显示:物联网主要应用和市场可划分为三个板块,即政府及公共服务市场、企业级市场(商用市场)、民用终端市场。目前,三个市场板块的份额分别为:政府及公共服务市场约60%;企业级市场(商用市场)约25%;而民用市场则只占据剩下约15%的市场份额。在政府及公共服务市场中,智慧城市建设则占据主导地位。

这样的市场结构比例是由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决定的。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当中,在其它大规模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就绪且难有其它重大项目的情况下,建设智慧城市成为很多地方的首选,一方面可以拉动地方GDP,同时提升城市档次,又能在发展国家提倡的高新技术的旗号下获得来自国家层面更多的资金与政策扶持。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320多个城市与电信、联通和移动三大运营商合作建设智慧城市;到2012年底全国开建智慧城市的城市数有望突破400个;“到‘十二五’期末,将有600到800个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即便按照目前的投资水平,‘十二五’期间全国建设智慧城市的总投资规模也将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

对于商用市场,由于经济危机余波未了,国内企业普遍出口不畅,而国内市场需求乏力,加上原材料、能源以及人工成本的大幅上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普遍下滑,造成企业采用新技术扩大投资的意愿被严重打压。

对于终端市场,由于现阶段物联网产品及服务的价格普遍较高,需要相对应的高消费群体,但显然,这样的群体在国内还不够庞大,再加上物联网还无法拿出杀手级的应用,因此,物联网企业拓展终端市场举步维艰也就不难理解。

通过以上分析,也就不难理解政府及公共服务市场(智慧城市)在我国物联网市场需求结构中占据绝大多数份额的原因了。

畸形的市场需求造成了我国物联网产业不合理的市场结构,这种树冠大,树干细,树根浅的产业状态必然会制约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几乎成了三大运营商的一统天下,中小企业既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源分食这个硕大的蛋糕,从而造成很多中小物联网企业生存艰难,发展无望,甚至被迫转型,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损害物联网产业的吸引力,也会阻碍国家物联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

每个新兴产业都会经历从初创、成长及繁荣发展的过程,这是一条无法逾越的产业规律。但面对这样的规律,作为产业主导的政府并不是无事可做,而是应该积极采取措施纠正产业的错误发展方向,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专家表示,物联网产业要想真正繁荣发展起来,仅靠政府的智慧城市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启动企业和民用市场是最根本的出路,这就要求政府在大力发展智慧城市的同时,加大对民用物联网市场的支持力度,或者补贴物联网终端客户从而降低消费者购买物联网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支出,或者从供应方角度补贴生产者或供应者,降低企业和民用物联网市场的制造成本,从而降低价格,向下延伸,从而扩大市场规模。

扩大终端消费市场和企业级市场将有效纠正整个物联网产业过分依赖政府及公共服务市场的畸形市场结构,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也是对产业规律的有效运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物联网查看更多>智慧城市查看更多>工信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