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经济危机促欧洲多国能源政策调整 可再生能源受宠

2012-09-26 10:31来源:中国能源报 王海霞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电力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同为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国家。在经历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之前,三国都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即便在经济危机初期,可再生能源也被视为带领人们走出危机的灯塔。但是,当不利的经济指数不绝于耳时,尤其是当前欧债危机遭遇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放缓时,深陷危机的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都调整了各自的政治和经济政策,能源政策也不例外。

除了地理位置相近,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都严重依赖能源进口。为了摆脱能源进口依赖,三国都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几个国家本国的传统能源完全绝迹。在2008年以前,虽然遭到环保组织和民众的反对,三国本国的油气勘探项目还都维持在运行状态。经济危机初期,油气行业还能顶着反对的声音继续下去。

在2010年墨西哥湾发生“深水地平线”漏油事故后,欧洲反对油气开发的声音越来越大。甚至有人呼吁完全禁止在地中海海域的勘探,包括欧盟能源专员欧廷格也是这一观点的支持者。示威者反对海上油气钻探,迫于压力,意大利通过了禁止在近海5英里范围内进行油气钻探的法令。抵制在地中海近海勘探的声音进一步扩散,抗议者甚至要求BP公司停止在利比亚沿海的钻探。

“阿拉伯之春”基本上切断了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三国从北非进口能源的通道。雪上加霜的是,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意大利发展核电的努力再度停滞。之所以说“再度”是因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结束了意大利发展核电第一波努力。

面对经济危机,西班牙做出的最急促反应就是给该国的“绿色革命”减速,因为高额的补贴政策已经让能源领域出现了数百亿美元的亏空。

对可再生能源的高额补贴曾经让西班牙成为欧洲“最绿”的国家之一。但是,西班牙经济泡沫破裂伤及了电力行业,其中“高昂”补贴滋养起来的可再生能源公司受伤最重。电力部门240亿欧元的赤字代表着电力生产成本和补贴花费同消费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异。政府不堪重负,在同能源公司讨价还价数月后,马德里上周提出对发电征收6%的发电税,征税对象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煤电、核电、汽油和柴油发电。

希腊采取了不同的战略,在能源领域加快了私有化进程。在私有化新政的推动下,希腊很多国有的能源企业落入私人囊中,其中天然气公司、供电公司都成为各方争相购买的热门。

在美国和欧盟联手制裁伊朗的当下,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也无法从伊朗进口石油了。在国内经济窘迫和外来能源渠道不畅的双重困境中,三国都重新评估了它们的能源战略。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重新考虑一度被搁置的国内油气勘探问题。

面对不断减少的能源进口源和捉襟见肘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意大利在上个月重新开启了近海钻探许可。立法上的“倒车”允许一些小型油气勘探公司重新回归。它们多是两年前因为民众的反对而暂停近海勘探的。

西班牙政府似乎忽视了民众反对油气开发的声音,而是直接授权给本国能源巨头雷普索尔,允许该公司在加纳利群岛约60公里外的海域进行钻探。最近,马德里又为凯恩能源公司继续在西班牙所属的地中海海域钻探铺平了道路。

在希腊,雅典政府也计划加快国内油气资源的开发,并计划对其西海岸的油气区块进行招标。同时,希腊也在同塞浦路斯讨论将希腊建成一个天然气运输枢纽,用来运输从利维坦天然气田产出的天然气。

尽管希腊试图勘探地中海丰富的天然气储量的举动会引发同土耳其之间的领土争端,但是希腊似乎愿意冒这个险。理由很简单,根据路透社的数据,对于一个基本上所有能源都需要进口的国家,能源进口花费占到希腊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刺激国内勘探就意味着减少能源进口花销,进而加快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的步伐。

以上能源政策调整都表明,为了应对经济和政治上出现的新情况,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都选择了短期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长期能源收益。这可能会缓解未来几年内的经济和能源问题,但是这些“止痛药”的药效能维持多久还有待观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天然气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