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碳交易:电力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2012-10-09 09:38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碳交易火电厂节能减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何为碳交易

通俗地来讲,碳交易就是买卖二氧化碳的排放权。随着气候问题成为全球焦点,碳交易作为一个年轻的交易品种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碳交易市场的主体是排放二氧化碳的企业,如果有两家火电厂的碳排放水平不同,排放较少的电厂就可以通过交易市场,把自己多出来的排放额度出售给排放多的电厂。这可以激励企业降低排放水平,达到总体上节能减排的效果。

国内外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

近年来国际碳交易市场呈现持续增长趋势。2011年碳交易市场总值达1760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11%;碳交易量创下10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新高,比2005年增加了13倍,年均增长率为55.6%。其中,欧盟配额市场依然占据国际碳交易市场的主导地位,2011年欧洲排放配额(EUAs)估值1480亿美元,占国际碳交易市场价值的84%。

目前国际上的碳交易市场主要有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机制(EU—ETS)、美国的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温室气体减排计划(NSW—GGAS)等,以“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Cap-and-Trade)的强制减排市场为主。从金融属性来看,国际碳市场包括了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从交易品种来看,包括欧盟排放交易单位EUAs、国家分配的配额单位AAUs、联合履约(JI)减排单位ERUs、清洁发展机制(CDM)经核证的减排单位CERs、自愿减排交易单位VERs等多个品种。

在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上,一方面,呈现出有更多的国家或地区开始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势头。2011年,澳大利亚议会通过《清洁能源法案》并于今年7月起开征碳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空气资源理事会批准了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法规;加拿大魁北克省通过了总量控制与减排计划,并朝着2013年与美国加州计划挂钩的方向努力;墨西哥和韩国都通过了综合性气候法案,为未来市场化机制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国际碳市场发展也受到来自经济波动和国际气候谈判等方面的不利影响。欧盟的ETS受欧债危机影响,出现供过于求、碳交易价格下跌等情况。另外,《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前途目前尚不明朗。

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也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将通过开展碳交易试点,逐步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目前,北京、上海、广东等七省市碳交易试点工作已启动,其中,北京的试点方案已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待批,上海和广东的试点方案也已浮出水面,其他省份的实施方案也在抓紧制定当中。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对减排方法的开发和自愿减排项目的开展进行了规范。

碳市场的建立给电力行业发展带来机遇

一是碳交易机制的建立,将帮助电力行业落实国家碳减排政策。2011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明确指出到201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的目标。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的目标。而早在2009年年底,我国政府已明确承诺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因此,我国的减排压力巨大。作为排放大户的电力行业,将承担大部分的减排任务。我国正在开展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与即将建立的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将为电力行业完成减排任务提供平台。

二是碳交易机制的建立,将促进电力行业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碳市场的建立,将推动火力发电的清洁化和高效化,并提高水电、风电等清洁电源装机比例,实现电力行业向低碳化发展方式转变。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风电并网容量已达到4623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95万千瓦。另一方面,碳市场的建立将进一步促使我国通过跨省区电力输送实现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尤其是西北风电和西南水电等清洁能源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消纳,这也将降低东部负荷中心的碳排放强度。

三是碳交易机制的建立,将促使电力行业加快清洁电力技术的研发。我国建立碳交易机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电力行业承担的减排任务将促使行业加快清洁发电、输电、配电、用电技术的研发工作。目前,我国在洁净煤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特高压输电技术、电动汽车技术等低碳电力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快清洁电力技术的研发工作。随着电力行业清洁技术的广泛应用,自身减排能力的加强将使电力企业在未来碳交易市场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

碳市场的建立给电力行业发展带来挑战

一是电力行业面临保增长和碳减排的双重压力。一方面,我国电力行业需要加快发展以满足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2002年到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0.7%,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率为11.1%。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电力需求仍将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来自国家的减排压力有增无减。201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在确保增长的同时减少污染物排放将是未来电力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是减排压力可能导致电力行业运行成本增加。巨大的减排压力将促使我国电力行业采用低碳技术以减少排放,但同时也会造成电力行业运营成本的增加。电力企业为完成减排指标,或者采取清洁能源发电技术、碳捕集技术、降低网损等手段降低排放,或者通过碳交易实现减排目标。从长远看,碳交易试点有助于电力企业降低减排成本,但短期内可能使电力企业(特别是火电企业)的成本增加。

从长远来看,可持续发展高于一切,电力行业参与碳交易的机遇大于挑战。就现阶段而言,电力行业要提前为参与碳市场做好应对准备。首先,电力企业做好碳排放数据统计和核查等基础性工作,要摸清家底,深入了解自身的碳排放情况。其次,要着手研究企业碳减排潜力及减排成本,明确实施减排的重点或优先领域。第三,电力企业要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力度,积极实施碳减排。最后,碳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对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产生一定影响,企业要提升碳交易方面协同管理能力,包括战略、管理、投资、建设和财务等多方面的协同配合。

电网在推进电力行业碳减排及碳交易中具有重要作用

电网企业并不是直接的碳排放源,但作为连接发电厂和用户的重要枢纽,在促进上下游乃至整个电力行业碳减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网企业在通过降低输配电损耗等方式积极实现自身碳减排的同时,通过更加灵活地接入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加强需求侧管理和综合能效服务、促进发电权交易、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等,可推动电力行业及全社会节能减排。

在碳市场环境下,碳价将对电网企业购电成本和购电策略产生影响,碳交易的开展也可能影响到电力交易的开展、发电计划的制定、电网调度运行等方面,需要电网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进行适应和调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交易查看更多>火电厂查看更多>节能减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