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自1985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领导人在日内瓦发表了一项联合声明,声明中提到两国将“本着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开发一种新能源。
时至今日,这个项目已经演变成21世纪人类最宏大的一场科学活动。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它将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的能源危机。这就是ITER (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全称“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它要在地球上制造出人造太阳,消耗50兆瓦的能量,却会输出达到500兆瓦的动力,所需要的仅仅是宇宙中蕴藏丰富的物质:氢。
该项目一直着眼于原理论证,希望最终描绘出的技术,能填补人类对能源的无止境需求。各个项目参与国的政府对推动该项目的热情一直不减。
然而据近期报道,目前为止该项目的预算已经几次翻倍,在工程技术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技术流程也很繁琐。比如参与国不是集中资源一同开发,而是先在各自国家生产组件,再运到法国南部ITER所在地去组装。
而将近一年前ITER还只是地上一个10多米深的大洞,直到最近才刚刚把约100多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填下去。项目投入运行的日期也从2016年推至2018年,再推至2020年底。首次净能量输出实验起码要等到2026年,此时距项目开工已20年。
哪怕是这样,ITER还只是新能源的序幕,就算ITER获得成功,之后还要建造第二代的测试反应堆,只有这些反应堆都运行正常,各地才会建造能够并网发电的核聚变电站。
在1998年,基于对开支的考虑,美国曾退出了该项目,但美国只负担着整个项目费用的9%。不过其子项目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的研发似乎并没有停止。
现在看来,NIF大概可以堪称美国有史以来最庞大而昂贵的摆设了。NIF已经超支50亿美元,而进展比计划落后了许多。
这个位于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的巨大激光装置原本被设计为惯性约束核聚变示范项目。惯性约束是两条并行发展的通向安全利用“太阳威力”的道路之一,另一套或许更可行的方案是磁约束核聚变。
在几年前,当激光核聚变的理论研究结果看起来有些不乐观的时候,项目预算从20亿美元膨胀到了40亿美元,主管们开始将NIF作为一种核武器仿真测试手段向美国国会和能源部推销。
将激光汇聚于一点撞击微小的靶标就可以用来评价核弹头的可靠性,这想法对于普通外行而言是不可接受的,甚至于专家们也不接受。多年来美国最受尊敬的核武器独立专家理查德·加温几年前对《IEEE Spectrum》杂志表示:“(我)认为NIF的实验与核武器测试直接相关是错的,NIF装置中的温度远远低于真正的核武器所产生的温度,而且用来测试的物质的量也小许多。”但这不能阻止美国能源部推动该项目的建设和国会为其提供经费。
现如今,NIF的总预算恐怕将达到70亿美元,实验室开始使尽全身解数声称成功已经近在咫尺。今年7月初他们宣布完成了一次历史性创纪录的激光发射,这使15年来的工作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在这次发射中,192个激光器产生了超过500万亿瓦特的峰值功率,将1.85兆焦耳的紫外激光发射到了靶标上。实验室的专家预测,达到激光器产生能量多于消耗能量的临界点可能最快在明年就能实现。
但是这个“明年”现在或将变成很多年后,有关核武器方面事项的首席记者威廉·布罗德在报道中表示,截至目前NIF的状况就是“搞不定”。
一位监管激光项目的国家核安全管理局官员唐纳德L·库克告诉布罗德说:“我们要开始对出现的差错进行严肃的调查。”
尽管这座聚变装置已经被作为核武器的可靠性测试装置推广过,但实验室的专家现在又回到了老路上来,准备将其作为能源机器再次推销。
今年早些时候,实验室主任接受CBS“60分钟”节目采访时表示,NIF的目标是创造“清洁、取之不尽的能源”。他说这将使美国从温室气体排放的困境和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中解脱出来,而这种技术的商业化可能在10年之内开始。
不管怎样,ITER能够检验核聚变是否可行,但它不能证明核聚变是否能商业化运行。而我们有很多理由说明后者的不可行,最简单的理由就是聚变过程中的辐射强度非常高,能损坏像钢这样的普通物质,因此核聚变电站需要采用一些目前还没有的新材料,才能抵挡等离子体长达数年的轰击,不然反应堆就需要经常停机检修。再者,燃料氚的来源也成问题,发电站必须自行制备,比如利用反应堆本身的核反应过程来制造氚。
有人认为,建造一台基于ITER技术的反应堆,最大的障碍在于该装置极端的复杂性。那些特殊的加热系统和自制部件可能在实验中运行良好,但作为电站需要的是简单、易维护,英国原子能管理局负责人史蒂夫· 考利说:“无法想象一台到处叮叮咣咣的机器怎么能日复一日稳定工作。” 因此,在并网发电之前,还必须建造第二代的验证性反应堆,不用说,同样造价不菲。考虑到目前ITER跌跌撞撞的前进脚步,在本世纪中叶之前,估计什么也运行不起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探索创新新能源生产和消费融合发展模式,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文件提到,本文所指的绿电直连是指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不直接接入公共电网,通过直连线
2025年5月,在四川两河口地区庆达站一场极具挑战性的人工短路试验中,思源清能增强型SVG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这是继2月成功穿越山火侵袭引起的严重不对称故障之后,再次作为“电网稳定卫士”展现了其令人惊叹的稳定性和支撑力,成功打造为该区域新能源场站SVG样板工程!现场人工短路试验零电压穿
第18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SNEC)将于6月11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新能源行业盛会之一,本届展会吸引95个国家、超4000家顶尖企业展示最新能源技术成果,探讨绿色能源未来发展路径,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智慧方案。此次展会,德赛电池将以"智
2025年5月28日,上海#x2014;#x2014;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全球性特殊及特种化学品企业亨斯迈集团始终秉持着长期发展的战略眼光,不断深化在华业务布局。依托聚氨酯、先进材料和功能产品三大事业部的战略协同与创新驱动,为中国消费者的衣食住行构筑全方位品质生活基座。通过持续输出创新材料解决方案,
油气市场研报(2025年5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焦点月评当油气巨头的氢能理想照进现实市场供需全球原油市场总体仍供过于求地缘政治因素深刻影响全球天然气市场格局4月国内原油生产增速回落,天然气生产增速加快前4个月我国原油进口量同比增加0.5%,天然
记者5月29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江苏新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亿千瓦,达1.01亿千瓦,成为长三角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破亿”省份,助力推动区域能源绿色转型。“江苏土地资源相对紧张,近年来新能源发展呈现‘风光剧增、海陆并举’的特点。目前光伏发电装机达7441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53
“新能源入市后,价格如何体现价值?”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等联合主办的“电力低碳保供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进行了讨论,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整个电力系统平衡面临新能源保消纳和电网运行保供电的双重挑战,继续恪守全量消纳目标会面临巨大的平衡成本。业内人士表示,让新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明确,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的前置条件,标志着储能发展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为充分了解四川储能发展情况,促进其在电力市场中健康发展,四川能源监管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日立能源成功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吉林省松原氢能产业园项目交付了电解制氢用油浸式整流变压器,为绿色氢能的生产提供可靠供电解决方案,并帮助打造新能源与氢能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项目。电解制氢用油浸式整流变压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产氢国,并已将氢能纳入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
5月29日,独山县人民政府公布6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已调整。1、独山县麻万镇独山大道高铁商贸城内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已调整建设单位:独山启航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1798.5万元;建设地址:独山县麻万镇独山大道高铁商贸城内平原村;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使用独山县麻万镇独山大道高
“假期期间前来旅游的游客多,车流量大,充电桩使用频次增加,咱们提前开展巡视,保障新能源车主们出行无忧。”随着端午假期日益临近,5月29日,国网唐山市丰南区供电公司供电员工对河头老街景区各电动汽车充电站内充电桩及相关线路进行巡视检查,用绿色希冀保障假期游客绿色出行。为确保辖区假期期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8日,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联合声明发布,其中提到,鼓励社会资本和政府部门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和合作,包括在东盟、中国和海合会相关倡议下的海底电缆和跨境输电等项目,以推动多边电力贸易,加强区域能源联通性、韧性和市场一体化,包括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液化
5月16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太平岭核电厂3、4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建造阶段)和建造许可证申请审评监督情况、《磷石膏利用和无害化贮存污染控制技术规范》、《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运行管理技术规范》。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党中央
5月14日,被誉为“国家名片”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实现连续安全稳定运行1000天,持续向社会稳定输送清洁电力超370亿度。这是继“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6号机组获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综合指数“双满分”、连续两年实现“零非停”之后取得的又一佳绩,再次验证了我
5月10日,哈电集团研制的“玲龙一号”全球首堆最后一台核主泵启程发往海南昌江核电站。至此,哈电集团为“玲龙一号”全球首堆研制的4台核主泵关键主设备全部实现验收交付。核主泵作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心脏”,是核岛主设备内唯一旋转的最关键、最核心且制造难度最大的设备。哈电集团研制的“玲龙一
2025年4月29日,中广核广东大亚湾核电基地六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成为我国首个达成此里程碑的核电基地。其中,输送香港的电量超3200亿千瓦时,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清洁能源保障。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航拍矗立在南海之滨的深圳大亚湾核电站于1994
4月21日,由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办的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秘书长布达维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辞。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刘敬、沙特核与辐射监管委员会主席哈立德以及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等国驻华代
4月17日,田湾核电7号机组首台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为后续冷试目标顺利实现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切实保障柴油发电机组空载试验任务的顺利完成,连云港项目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密部署。项目部通过成立柴油机安装、调试联合专项小组,针对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的供货、安装、酸洗、调试阶段进行
4月9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在京会见来访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双方签署有关合作文件,并就进一步深化和平利用核能领域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和人才培养等合作,共同推动原子造福全球南方进行深入交流。单忠德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
据新华社消息,4月2日,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李干杰主持会议。李干杰,男,汉族,1964年11月生,湖南长沙人,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业毕业
2025年3月27日,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电力”或“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代号:1816.HK,深圳证券交易所代号:003816.SZ)在深圳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2024年中广核电力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绿色低碳引领高质量发展,严守核安全,保持稳健经营,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年度
3月10日,中核二三举行徐大堡核电3号机组主管道焊接完工仪式。随着3号机组主管道最后一道焊口焊接完成,标志着徐大堡核电3号机组主管道焊接完成关键里程碑顺利实现,为后续冲堆及冷试工作的高效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雄、工程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王凯,中核工程徐大堡项目部
钢铁侠穿着带有核聚变装置的战衣一次次拯救人类,电影《流浪地球》中,万座巨大的核聚变发动机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在科幻电影中,人类不断幻想可以拥有神秘而包含巨大能量的核聚变能。事实上,这几年,随着国际热核聚变实施堆(ITER)进入核工程阶段,这个颠覆性前沿技术——核聚变不断被攻克难关
预计到2050年左右可使用核聚变能源——访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核聚变堆技术领域首席专家段旭如在科幻小说中,核聚变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关于核聚变的想象更是层出不穷。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可控核聚变的研究进展情况如何?人类何时才能利用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就上述热点问题,在2022年全国两会召
根据CarbonBrief报道,英国政府日前发布了能源白皮书,题目是“PoweringourNetZeroFuture”(为零碳未来提供动力),阐述了英国政府在能源领域的议程及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这份文件是英国13年来的第一份能源白皮书,应对Covid-19疫情后的绿色复苏、并为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设定路线图。商务部
在看到如今中国核能事业发展地蒸蒸日上,周刊不由想起了一篇旧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撰写在《中国核电》上的,今天刊出来,以飨诸位。目前我国能源结构处在以化石能源为主(占90%以上)的阶段。如果以非化石能源所占比例超过10%作为进入多元结构的标志,则我国可能在2015年前后进入能源多元结构阶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主管伯纳德说,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困难之后,该项目的一半已经建成。这意味着ITER项目2025年可以生产电力。在对清洁能源的追求中,核聚变电站是最受欢迎的技术目标之一。核聚变是太阳产生能量的自然现象,它通过在极端温度下的物理过程将氢原子转化成氦原子。国际热核聚变实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有没有想过,虽然现在人类科技各种高大上,但究根结底人类的能源大多都是靠烧开水。。。人类现在的文明基础就是。。。烧开水。在我们有生之年里,大概可用的能源主要来源靠烧开水。首先把现有的能源分类: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燃烧转化成热能,然后。。
我国专家突破核聚变堆结构材料生产技术瓶颈记者10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与国内特钢企业合作,成功实现了低活化马氏体钢工业规模批量生产。低活化钢是一种高纯净核级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抗中子辐照性能和低活化特性及相对成熟的工业技术基础,被普遍认为是未来
记者10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与国内特钢企业合作,成功实现了低活化马氏体钢工业规模批量生产。低活化钢是一种高纯净核级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抗中子辐照性能和低活化特性及相对成熟的工业技术基础,被普遍认为是未来核聚变堆和商用核聚变电站的首选结构材料。
“像福岛核事故的序列在中国包括美国不可能发生,福岛事故主要是没管好”记者:您是核技术专家,核电这块想请您重点谈谈。您刚才谈到这三个尽量弄,可再生能源大家都没什么大的意见,天然气只要有的话也没有太大的意见,就是这核电还是有争议。杜祥琬:这是要费口舌的问题。这一次习总书记在核安全峰会上阐述中国核安全观,第一句话就是“发展和安全并重”。我看就得充分贯彻总书记这句话,让大家理性对待核能。我们要在安全前提下发展,不能说为了安全就不发展了。那么到底能不能安全?福岛事故后,对于福岛事件各核电国家都做了认真、具体、深入的
我国能源结构将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我国能源结构处在以化石能源为主(占90%以上)的阶段。如果以非化石能源所占比例超过10%作为进入多元结构的标志,则我国可能在2015年前后进入能源多元结构阶段。在这个阶段初期的几十年中,化石能源仍将占大头,但煤炭和石油年消耗总和的绝对量在持续一段时间(约20年左右)的增加并达到历史性的峰值后,将缓慢减少。这个变化趋势的必然性由三个原因所决定:一是煤炭、石油带来的环境问题必须得到控制;二是更根本的原因在于煤炭、石油的不易再生性;三是洁净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及天然气)的替代能力将逐步提高,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
我们目前所使用的能源形式都存在种种缺陷,比如化石燃料在不久的将来面临枯竭,风能太阳能所能提供的电力有限,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和冷却水排放都需要更加严格的监测,因此科学家试图找到更加高效和强大的能量形式,于是核聚变(人造太阳)成为目前在研的能源技术。据估计,海洋中的氘资源能够提供人类250亿年的能量消耗(以当今的能量消耗速率计算)。可以认为核聚变电站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该技术可以让全世界使用到无限而且清洁的能源,目前世界上几个国家已经开始研究核聚变,国际热核实验堆已经在法国建设。核聚变比核裂变释放出更强的能量,同时不会产生放射性的核废料,因此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