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农电报道正文

听母亲讲那过去的故事

2012-10-19 07:42来源: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作者:李宏伟关键词:水电六局感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母亲今年67年,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和母亲聊天,最过瘾莫过于缠在母亲身边,亲耳听母亲讲她经历的人生,体会她曾经走过的道路,那几乎是一种传奇的享受。在母亲那里,不论有过多少辛酸,当多年后以回忆的身份进行时,一切都化做了美好。

母亲是山东人,出生在泰安地区一个乡下。母亲告诉我,姥姥生养了8个孩子,但只活下了4个,另外4兄弟姐妹陆续在不同的时间由于疾病而天折了。姥爷让家里唯一的男孩,我的大舅去了60多里地的学堂求学读书,家里所有活几乎是由姥姥带着大姨、妗子和年少的母亲组成的“娘子军”来完成。姥爷脾气很是不好,每天锁事缠身操劳家务的姥姥郁郁寡欢,42岁那年姥姥早早地离开了母亲。15岁的母亲就顺利成章地成了家里的“准劳力”。在大跃进日子里,经常有修筑铁道等出工的情况,我的姥爷总是很理直气壮地喊他的二女儿我的母亲“应征入伍”,超体力的劳动和口粮的短缺,母亲长得瘦小单薄。我很替母亲打不平,怪姥爷“太狠心”了。细想姥爷也是没有办法:家里除了裹足成“三寸金莲”的大姨外,我的小姨当时还不到5岁。

在母亲的心里,姥爷是一个脾气火爆的人。我想姥姥的早逝与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那年代划分“成份”对人似乎很重要,能够划成“贫下中农”(贫农或是中农可以说是根红苗正、又红又专的革命接班人)很是吃香,很幸福的事情。脾气耿直的姥爷自然就划分为“富农”。后来富农的“帽子”给姥爷在村里的亲戚和已经在单位上工作的大舅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在“富农”家庭里长大的母亲,那时最奢侈心愿:美美地吃上一顿饱饱的饭、有一身好看的新衣服。

经别人介绍,父亲来到姥爷家相亲。父亲一眼就看上了当年漂亮的母亲。父亲和姥爷谈的十分投缘,不日就成为姥爷的成龙快婿。

母亲的婚礼十分简单,办完婚礼后,随豪情壮志的父亲来到了刚建局不久中朝两国共建的云峰电站。成为重多吃苦耐劳、勤俭持家、操劳一生的六局水电家属中的一员。母亲刚来到云峰工地就谋一份很好的工作,却因为的幼小的哥和2岁无人照顾的姐,失去了两次当“工人”的机会。可母亲说,她从没有后悔过。1967年母亲随父亲的水电团队南下承担鱼子溪水电站工程建设。这时父亲微薄的工资已经难以支撑五口人的开销,转年加上我又降生于世。坚强的母亲用她柔弱的身体与父亲一同支撑并经营着这个贫困却充满温暖的小家,我们兄妹四人幸福地生活在父母的臂膀下,全然不知晓父母的苦愁。

在四川,母亲所做的活最累最苦的是打滕子。每日天刚擦亮,母亲就早早地做好我们兄妹四人一天的饭和菜,把我和两个哥哥都交待给年仅十岁的姐姐照顾着,自己带着四个馒头和咸菜结伴上山打滕子。常常是在不停搜索寻找滕条的过程中,头发乱了、衣服刮出了口子、手扎破了……,母亲这些都能承受着、忍受着。母亲说:最心痛是不小心将馒头丢了,运气好时,顺着原路找有时还会找到,但是那样的机会毕竟太少了。我总是在想,那时年轻美丽的母亲每天从山上扛回沉沉的青滕条,它们不但能够编织出漂亮的滕椅物品,同时也编织着我们的幸福家庭。那滕条虽然压在瘦小母亲的身上,可却疼在父亲的心里,烙在我们兄妹幼小的脑海里。还有砸石头子、修公路……,母亲和许多为改善家庭条件而辛勤劳作的阿姨们付出了几多艰辛,我记得,当时姐姐和哥哥有时候也会带着4岁的我一起来到我们家的小石子堆那,帮着干活。其实无非就是到处捡一些易碎好砸的大石头。有了母亲格外的补贴,家里却也宽绰了许多,过新年有新衣,有好吃的,童年的故事里总是充满着知足的快乐,难忘开心的插曲。

1976年12月,我们又随水电大军挥师北上。母亲怕东北的寒冷天气冻坏我们,边夜赶做出棉衣,棉裤和棉手套全副武装,瞬间我们变成了四个“小北极熊”。母亲笑了、父亲乐了、我们却从里向外渗透着暖暖的热浪。真的,无论外面的世界怎样的冷,有母亲的爱相伴永远都是春天。

“五七大队”是水电家属为六局健康发展过程中不应该忽视的另一类群体。母亲在这里从事过汽车电瓶充电、加工钢钉、五七饭店和上山打柴等工作。繁重的劳作让体力透支过度的母亲一度身体欠佳,患上胃病。8年的胃病折磨,让母亲吃尽了苦头,最后一副不知名的治病偏方终于治愈。母亲身体的康复,对我们家来说是件天大的快乐事,也可以说是和现在的中了彩票的感觉不相上下。随着我们慢慢的长大,母亲可以不要那样的操劳了,但是闲不住的母亲把家料理的井井有条并把我家前后院的菜园地饲弄的“朝气蓬勃”。

如今我们兄妹四人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家庭和孩子,母亲仍旧辛勤地帮助我们照顾着下一代。分布在五湖四海,不同区域水电项目上的我们兄妹,一年或是二年才能有机会回太平湾基地看望母亲。这样长的时间并不表示我们不想念母亲和父亲,在山东的姐、贵州的我还有远在国外赤几的哥分分秒秒都在想念着母亲和父亲,如同母亲时时牵挂着我们。

现在母亲身体很健康。母亲和父亲的经历成为我们一个宝贵的传奇,成为我们骨血里流淌的故事。我常想,越过天府之国的那片青滕林、越过延伸宽展公路边两旁的石头子堆、越过北风呼啸山森里的寒风和银装素裹的大雪……,我的母亲该是多么勇敢的女子。而她们从那艰苦日子中渡过的每一步和那一段难以忘记的流金岁月的经历都会成为我们值得回味的一段个人的历史,鼓励我们和我们的孩子珍惜来之不易的现在。

 
作者: 李宏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阅读下一篇
水电六局查看更多>感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