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4)蒙西电网现有风电装机777万千瓦,其中82%的容量以220千伏电压等级接入系统,其余以110千伏接入。按此,蒙西风电集中程度已经超过美国,并因此出现一定的弃风现象,发电企业也时有抱怨。然而该网2011年10月15日却出现了全部日电量中风电电量占24%的纪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蒙西电网是地方企业,是个纯火电系统,加之冬季燃煤热电联产“硬负荷”比重甚大,除已建成的“点对网”煤电东送通道外,没有风电外送手段。蒙西地区能够在诸多困难条件下,发展风电取得如此成绩,是意味深长的。稍加分析可见,一方面地方政府对地方企业的管理具有“直接优势”,管理目标与发展风电目标一致,即:要的就是电量,“风电优先、煤电让路”的节能原则由此得以实现。相比蒙西,其他不少地区还在执行对各类发电机组“计划内、计划外发电量平均分配指标”、“计划内外电量价格差别” 等名目繁多的行政指令。这些“发电机会均等”的计划办法貌似公允,所起作用恰恰是保护化石能源而浪费新能源;另一方面,蒙西电网以220千伏电压等级为主消纳风电,对电网动态特性的不利影响远小于在500千伏最高电压等级配置风电,也是不容忽视的成功因素。尽管如此,220千伏电压对运行风电来说仍然偏高,蒙西地区电量比例超过20%的时段有限,平均不到10%,弃风数量增加和给电网运行带来的困难亦不容忽视。总体看,这样发展风电已趋于极限。
(5)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有企业在蒙西达茂旗某个大的风电场附近做了个试验。在一座35千伏配电变电站墙外建设了4台1.5兆瓦风电机组,直接接入用电端。经过一段时间运行,结果令人振奋。这4台风机因无需建设场内送变电工程,造价比相邻风电场低1300元/千瓦,节省建设投资16%。风机日常出力与变电站平均负荷相当,发电量直接消纳,不用升压返送,直接替代了煤电供电量。特别是由于接入电压等级很低,对蒙西电力系统运行主要参数没有影响,从未出现“被弃风”情况,折算年发电利用小时数达2500左右。而在其不远处以220千伏电压接入高压系统的大风场,时有弃风限电,发电利用小时数明显低于试验机组。
(二)关于大规模集中并网的风电、光电远距离输送和消纳问题。
目前提出的解决措施主要是“风火打捆”,并配套建设大量抽水蓄能电站。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采取措施足够多,所有问题都能解决。只是要看这些措施在经济上是否合理可行。
用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单独输送风电,因只有2000多小时电量,经济性较差。“风火打捆远送”旨在提高输变电设施负荷率,从而改善输电经济性和电网运行安全性。然而这个做法毕竟史无前例,需要考虑一系列技术经济问题。一是风电的负荷率低,电力大而电量小,出力过程曲线呈陡峻的锯齿形状。为了提高输电负荷率和稳定性,若考虑用燃煤火电站作为调节电力和补充电量的手段,与风电“打捆输送”,则火电机组需要扮演“填空”的角色,逆向追随风电出力变化,深幅度变出力配合运行,否则就会大量弃风。那么超临界参数、超超临界参数燃煤发电机组,不可避免地要经常脱离最佳工况运行,增加煤耗。另外,在运行安全性方面能否满足长期、频繁、深幅、随机变出力运行方式要求;二是在一定输电容量空间中,火电机组因“填空”的运行方式,不但供电煤耗增加,而且年度内要减少2000多小时发电量,本身设备年利用小时数下降到3000左右,经济上能否被接受;三是若按照“2火1风”的比例,在距离中部、东部负荷中心数千公里之外建设数千万千瓦的火电站,不但要深入论证电力规划宏观布局,而且要考虑在荒漠戈壁地区长期运行如此大规模的火电站群,对消耗当地水资源的可行性和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可接受性,都还有相当多工作要做。
至于抽水蓄能电站,经过多年实践,各方认识日益明朗。首先,从前面分析已经知道,根据当今世界科技水平,交流电力系统中电能尚不能商业化储存。这就是说,大规模储存电能尚不具备经济性。这个认识应当是讨论蓄能电站的基础;第二,蓄能电站是电力系统中最灵活、最昂贵的调节装置。一旦有了它,整个系统调节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都提高一个层次;第三,蓄能电站具有调峰、填谷、系统紧急备用以及黑启动等多种功能,如果将其开发目标和运行方式定格为“调峰”一项,则不够全面。还应该指出,抽水蓄能电 站蓄能和发电运行方式转变的时间尺度比风电功率变化的时间尺度大2-3个数量级,将其与风电“打捆”是很难行得通的。蓄能电站的开发目标是为整个系统服务,其建设决策应建立在整个电力系统对于这项投资边际效益的论证结果上。如果仅考虑为某个或某类发电站配套,则蓄能电站的开发目标成了“将二次能源转化为三次能源”,这个“综合发电设施”的千瓦投入徒增6000元之多、电量产出净减25%,经济上难有可行性。
(三)关于如何看待“快”与“慢”的问题。
如果新能源发展速度太慢,则不能满足我国调整能源结构紧迫形势的要求。经过一段实践证明,高度集中开发风电、光电的模式,对装备工业和设备制造领域带来跨越式飞速发展,能创造“快”的奇迹。然而设备仅是“工具”,最终要的是新能源电量。目前电网企业在系统安全平稳运行和风电电量消纳方面遇到较大困难,出现较多弃风和数次系统稳定事故,使超大规模的集中并网风电对电网运行安全性影响受到高度关注,大量限电使风电项目经济性降低,风电设备产能大量积压,产量大起大落。在当前出现较多问题的情况下,即使要继续原有开发模式,也需要认真总结经验,尽快解决已经发生的矛盾和问题。这些是当前风电发展速度与前几年相比,出现放缓局面的原因所在。或者说,出了问题就快不起来了。
如果一台一台建设风机,发展速度肯定是太慢了。然而分散的风机可以同时建设,千家万户都来建,可谓“聚沙成塔,积少成多”。西班牙国土面积还不到内蒙古的一半,采用比较分散的开发模式,单个风电项目规模都不大,“遍地开花”,发展速度并不慢,风电装机总量达到了“风电三峡”的规模水平,风电电量占到全部电量的16%,风电运行容量占日负荷比例曾达到创世界纪录的53%!
以甘肃省为例,该省各地风资源条件都不错。全省用电环节10千伏配电变电站有12.3万座,保守地假设,即使其中的90%都不具备建设和接入风机条件,那么可以接入风机的用电变电站还有1.2万座。如果考虑在每座10千伏用电变附近各建设并接入1台风机,很快就可以建成1.2万台!而现在甘肃全省运行的风电机组数量仅3000多台。这个设想仅考虑了10千伏一个电压等级,还有上千座35千伏和110千伏配电设施可以容纳更大量风机,消纳更多风电电量。甘肃一个用电小省尚且如此,推到全国30个省呢。
随着我国风电设备技术进步、性价比不断提高,适合低风速地区的风机发展很快。以往认为平均风速低于每秒6.5米的风能资源没有开发价值,现在若采用低风速风机,5.5米的风资源都具有了经济上的可开发性,大大拓展了风力资源开发利用范围。过去山区、丘陵地带设备运输困难,也因有了分段桨叶技术而得到解决。这些都为全国各地分散开发建设风电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关于政府补贴政策实施方式问题。
在传统计划体制下,国家补贴资源配置要通过行政审批实现。这样做存在难以避免的弊端:一是政府只能按企业申报的成本进行审批,“高成本批给高额补贴,低成本批给低额补贴”,在机制上不能鼓励先进;二是有企业为得到更多的建设资金补贴、更高的电价补贴,不再努力控制成本,甚至在建设规模、投产时间和项目财务上作假,既阻碍新能源技术进步,又使补贴政策效率低下;三是人为制订补贴具体数额,往往跟不上新能源因技术进步和市场供需情况变化带来的经济性变化。2009年出现过政府部门公布的补贴资金量高于屋顶光伏工程整体造价的失误。2011年,与光伏电池快速降价的市场走向相反的高额补贴政策出台,加上地方的项目核准权限,两项因素迭加,引发了西部数省区光伏发电脱离中长期规划和电网建设衔接的爆发性大规模建设热潮。有的省年内就要投产上百万千瓦,同时还有数倍规模的项目夜以继日地施工。再次面对如火如荼的“大跃进”,电网企业全然措手不及,快马加鞭抢建的光伏电站却面临闲置“窝电”的严峻形势。这样的补贴方式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很容易造成国家财产重大损失。
对于采用竞争办法确定国家补贴幅度,不少人担心会导致企业低价抢标,恶性竞争,制造偷工减料,使设备质量低劣,对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对此有说法将新能源的招投标工作说成:“都是企业不计工本的瞎投标”。这是需要讨论的。首先,竞争机制无可厚非,是国家法定鼓励并规定的市场机制办法。竞争就是竞争,就是优胜劣汰,从来就没有判别竞争是“恶性”还是“良性”的标准。世界各国发展新能源普遍引入了竞争机制,不但有效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大幅度提高政府补贴政策效率,用更少的资金获得更大的效用,还能限制个人行为配置资源的自由裁量权。其次,应当相信优胜劣汰是竞争机制的基本法则,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盈利是从事竞争性业务企业的目标和动力。如果竞争规则清楚,执行坚决,监管给力,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企业还去搞不顾成本的低价抢标,为眼前利益而偷工减料,生产伪劣产品,无异于自绝生路。再者,如果真有所谓“低价抢标”现象,问题根源恐怕是在招投标的法制化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所以,政府还是应当注重建立和完善竞争机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12年11月17日,对于金友集团而言是载入史册的一天!这一天,金友集团的光伏电缆凭借卓越的品质与技术优势,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国家级产品鉴定的光伏电缆产品,填补了国内光伏电缆无国家级鉴定标准的行业空白。【证书见下图1.图2.图3】(图1)(图2)(图3)国家级产品鉴定是对产品技术水平、质量可靠性
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并在附件提出省级零碳园区14项指标:1、整体目标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
近日,中电建协储能建设分会组织召开储能行业头部企业座谈会,来自14家储能系统商的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如何落实中央“整治‘内卷式’竞争”精神,引导储能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远景高级副总裁、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受邀参会。他表示,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未来前景不可限量。
7月18日,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中电建临城100MW光伏发电项目(二期)临时占用草原的公示。根据公示内容,中电建临城100MW光伏发电项目(二期)因建设需要临时占用草原,该项目拟使用草原总面积为53.5537公顷(折合803.31亩)。其中,西竖镇西菅等村草原面积0.4886公顷,水峪村草原面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蓝晓科技陕西西安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7月11日,蓝晓科技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渭阳九路999号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园区内部。储能总装机0.875MW/1.7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方案明确: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形成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在西北地区新能源高比例并网的技术攻坚中,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滩风电场的实践具有标杆意义。该风电场虽坐拥优质风能资源,却长期受风电间歇性、不稳定性导致的并网难题制约。通过配套30MW/120MWh储能系统,依托国能日新的储能智慧EMS⁺系统,项目成功实现绿电高效消纳与灵活调度,此外,国能日新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截至6月底,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一、电
7月16日,华电新能(600930)正式登陆沪市主板上市,最高涨幅达215.09%,这一涨幅超越了2007年中国石油上市首日191.14%的峰值,创下A股历史上千亿市值新股首日最高涨幅新纪录。华电新能收盘价涨幅收窄至125.79%,但其市值仍近3000亿元,一举超越龙源电力、三峡能源等风光巨头。这也意味着,华电新能成
7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发改委核准5个项目,风电总装机容量1585MW,具体如下:1、乌兰察布丰镇市铁合金绿色供电项目(一)一期工程新能源项目:一期规划建设风电31.5万千瓦,光伏15.7万千瓦,配套建设7.08万千瓦/28.32万千瓦时储能。拟建1座220千伏升压站,以220千伏线路接入乌兰察布丰川循环
7月10日,华电新能首次上市新股发行结果公告,网上投资者认购数量为21.86亿股、认购金额为69.53亿元,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823.09万股,网上弃购率为0.375%。经核查确认,共有419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4883个有效报价网下申购,申购数量为101312500万股,网下投资者全额认购。另外根据公告,本次发行初始
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再次点名海上风电——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中国已连续七年新增海上风电装机领跑全球,累计装机量占据全球总量“半壁江山”,但在新能源的技术高地——深远海,运维成本高、便利性差等挑战,仍在深刻制约深远海风电的可靠性及成本竞争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华电新能首次上市新股发行结果公告,网上投资者认购数量为21.86亿股、认购金额为69.53亿元,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823.09万股,网上弃购率为0.375%。经核查确认,共有419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4883个有效报价网下申购,申购数量为101312500万股,网下投资者全额认购。另外根据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9日消息,浙江省发改委对人大代表建议诉求进行了答复,其中透漏出浙江能源部门对于发展储能、提升储能利用率的决心。浙江省能源局表示,全省三侧新型储能累计投运超4GW。其中截至2025年4月底,用户侧储能装机达1.9GW。人大代表建议指出,目前浙江电价已具备晚上和中午充电的“两充
7月9日,包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2025年上半年全市电力运行情况,上半年,全市累计发电量42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1%。其中,火电累计发电量309.78亿千瓦时,同比降低10.26%。火电中的公用电厂及自备电厂发电量分别为156.38亿千瓦时和143.7亿千瓦时(普拉特垃圾发电厂发电量0.7亿千瓦时),同比分别
第六章非化石能源发展本章作者伍梦尧(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总体发展概况01非化石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长主要力量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达到84.2%。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2024年度发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8月的一场大雨过后,山东德州的上空碧空如洗,云彩夺目。“这样的蓝天白云在德州已成为日常。”德州市发展改革委二级调研员李宝中表示,近年来德州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与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德州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22年7月底,德州新能源装机容量645.4万千瓦,新能源
8月的一场大雨过后,山东德州的上空碧空如洗,云彩夺目。“这样的蓝天白云在德州已成为日常。”德州市发展改革委二级调研员李宝中表示,近年来德州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与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德州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22年7月底,德州新能源装机容量645.4万千瓦,新能源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风电产业无论装机规模,还是技术创新都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截至2017年底,风电开发已经延伸至我国所有的省份自治区。风电设备设计制造方面,建立了完善的产业链,设备设计、制造水平和制造能力已经形成了国际竞争能力。本期本版通过多位行业人士推荐,从多角度选取数个风电领域具有
风电大基地无疑对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其后期暴露出来的消纳和配套缺失硬伤,却让人始料未及。十年间,从壮丽图景陨落为沉重包袱,风电大基地值得我们回头仔细看看。将历史的录像带倒到十年前,在内蒙古大兴安岭余脉和燕山山脉交汇处,蒙语意思为美丽地方的赛罕坝,其因巨大的台
针对风电功率忽高忽低而电网输送要求电压平稳的两难选择,中国研制开发出“大型集群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这一系统已经在酒泉风电基地运用,填补了中国风电接入技术空白。 甘肃省电力公司承担了国家电网公司“大型集群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项目的开发研制,并结合中国在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泉风电基地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风电输送等实际技术难题而进行。 “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区域基本上位于辽阔的北部和西部,那里电力负荷小,电网薄弱。”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教授周凤起说。“这就决定中国风电不能按照欧洲‘分散上网,就地消纳’的模式发展,只能是‘大规模-高集中-高电压
针对风电功率忽高忽低而电网输送要求电压平稳的两难选择,中国研制开发出“大型集群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这一系统已经在酒泉风电基地运用,填补了中国风电接入技术空白。甘肃省电力公司承担了国家电网公司“大型集群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项目的开发研制,并结合中国在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泉风电基地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风电输送等实际技术难题而进行。“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区域基本上位于辽阔的北部和西部,那里电力负荷小,电网薄弱。”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教授周凤起说。“这就决定中国风电不能按照欧洲‘分散上网,就地消纳’的模式发展,只能是‘大规模-高集中-高电压-远
针对风电功率忽高忽低而电网输送要求电压平稳的两难选择,中国研制开发出“大型集群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这一系统已经在酒泉风电基地运用,填补了中国风电接入技术空白。 甘肃省电力公司承担了国家电网公司“大型集群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项目的开发研制,并结合中国在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泉风电基地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风电输送等实际技术难题而进行。 “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区域基本上位于辽阔的北部和西部,那里电力负荷小,电网薄弱。”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教授周凤起说。“这就决定中国风电不能按照欧洲分散上网,就地消纳的模式发展,只能是大规模-高集中-高电压-远距离输送的模
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各种新技术的兴起。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将为我国风电产业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力。说风力发电是看天吃饭的行业,其实并不为过。 那么依靠风力发电企业自身的力量,能否化解风电输出不稳定的问题呢?业界认为,发展风电蓄电技术或能化解此难题。在风力丰富时将多余电量储存,当风力忽然下降时用储存电并入电网,保证并网电量稳定。该技术一旦发展成熟,有望促使风电产业实现加速发展。风电设备行业技术对于产业发展有很大的关联性,但近期的状态也反应出风电行业的态势。 风电现状 风力发电是当前新能源发电的主力,是个正
目前,我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已经日益面临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迫切需要快速提高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供应量和供应比例。在《可再生能源法》及相关政策制定实施以后,中国各类可再生能源产业迅速发展。以风力发电为例,中国并网风电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十五”期间发展非常迅速,总装机容量从2000年的35万千瓦增长到2006年的260万千瓦,年均增长率达30%。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在2004年位居世界第10位,到2006年底上升为世界第6位。 在中国北部区域,风能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电力负荷小,电网薄弱,不能按照欧洲“分散上网,就
13日至14日,2010国际风能技术与投资高峰论坛在南京举行,200多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管齐聚一堂。与会人员认为,中国风电产业目前存在三个主要短板,不设法解决将难以为继。 根据准入标准,80家企业可能洗掉70家 去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1380万千瓦,居世界第一,连续4年实现100%增长,中国累计风电装机已达2601万千瓦。 中国能源协会副会长周凤起说,如果我们的风电设备质量高、价格便宜,在国际上有竞争力,就不怕产能过剩,国际市场需求很大可以消化,但是现实并不乐观。不久前,工信部公布了《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