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0月30日,三峡水库再次成功完成175米的实验性蓄水。今年是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的第5年, 2008年三峡第一次实验性蓄至172.8米,因担心库岸的稳定而停止了蓄水。2009年第二次实验性蓄至171.43米后由于下游干旱,而停止了蓄水。此后,国家防总根据以往的经验,适当提前了蓄水的时间,2010年2011年和今年三峡水库均成功实现175米蓄水目标。
与三峡最初两次的实验性蓄水都未能如愿一样,社会舆论关于三峡工程的理解和作用也有过多次的曲折。在今年三峡实验性蓄水再次成功的同时,媒体发表了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祖煜的长文《诸多“委屈”加身 三峡工程需要宽容》,文章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很好的总结了三峡工程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解答了社会上曾经对三峡的诸多疑问。该文章一开头就总结说“有关泥沙、地质灾害和移民、环境等问题均或多或少包含有负面效应,只是处于受控状态,和三峡工程带来的巨大效益相比,当属次要的地位。”。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陈祖煜院士关于三峡工程利弊的定位,是非常准确的。其次,我还想进一步强调的是,三峡工程的利弊之间,往往是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就是说,世界上从来也没有绝对的好事,三峡工程在实现它的每一项预期的重要功能的同时,必然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副作用。反之,即使我们普遍认为是三峡工程所带来弊端的问题上,也有很多正面积极的作用。
例如,三峡工程的最重要的作用是防洪、供水,调节水资源。但是,从生态角度看很多鱼类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洪、枯水位的信号。三峡现在减少了汛期洪水和增加了旱季的供水的同时,也打乱了鱼类随季节的变化自然生长的规律。尽管,我们的运行管理人员,会在可能的范围内适当的控制一定的生态流量,以满足鱼类自然生长的需要,但是,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三峡建成之后的水位变化,与没建设三峡之前完全一样。因为,我们建设三峡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蓄洪补枯的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尖锐矛盾。可见,我们获得的利,与它所带来的弊是分不开的。
再比如陈祖煜院士在文章中也提到“在长江中游防洪形势图中,可以看到明显的荆江大堤,江水在汛期高过江汉平原10米之多,一旦大堤溃决,滔滔洪水将直取沙市、武汉。”。多年以来,如何消除“地上悬河”这一心腹大患,一直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目标。三峡工程建成了之后,我们终于实现了这一心愿。由于清水的下泄,使得大量原来淤积在河道里的泥沙被带走。由于河道淘刷、河床加深地上悬河的巨大威胁正在不断的减轻。但是,在河道被淘刷的同时,也非常容易造成长江大堤的崩岸、坍塌。不仅如此,多年的地上悬河与鄱阳湖、洞庭湖所形成的河湖关系,也被打破了。造成了枯水期两湖的水位下降,也产生了一定的生态问题。可见,我们降低了地上悬河,让长江恢复安澜的努力,也必然会是有利有弊的。
三峡实验性蓄水后,滑坡等地质灾害明显增加。根据陈祖煜院士透露“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三峡库区共发生地灾378起。滑坡崩塌总体积约3.2亿立方米,塌岸57段总长约25.1公里。紧急转移群众10482多人,至今没有灾害造成死亡的报道。”。尽管至今没有死亡的报道,但是,蓄水期地质灾害频度增加却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这种水电开发导致地质灾害增加的现象,不仅只是暂时的,而且,从长远来看还具有一种积极的减灾效果。因为,在河流的沿岸,造成地质变迁的本质是河水的能量不断地冲刷、切割着河床、岸坡。所以,当水电被开发,河水的能量被用来发电之后,河岸的地质变迁以及地质灾害的情况都会从根本上得到减轻。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科学的水库水电站的建设一般会从客观上大大的减少滑坡、崩岸、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人们把奔腾的江河水用来发电,势必会大大降低水能对岸坡的冲蚀能力,减少江水对河谷的急速深切,使河流发育趋于缓慢、稳定,最终会从根本上大大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二是,在工程修建过程中,为了减少滑坡通常都要对主要的滑坡体进行人工排除,或者护坡(包括混凝土喷涂、打入抗剪滑桩和预应力锚索固定等)处理。大大减少了滑坡体的数量。三是,水库蓄水的初期,对前面工程处理之后还不能完全消除的滑坡体或者说是潜在的滑坡体,提供一个集中释放的机会。经过几次蓄水、泄水,这些滑坡体都被释放之后,新的水库库岸肯定会变得更加稳定安全。
三峡实验性蓄水后,短期内地质灾害频度增加,就是上述三条之一的,提前释放危险滑坡体的一个过程。水电开发与地质灾害发生的关系往往是辩证的,在开发建设期和水电站建成的初期,有可能会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但是,从长远和根本上看,水电开发将会最终一定会减轻乃至杜绝地质灾害的发生。特别是水电开发完成多年以后的地区,很少还有大规模的地质灾害出现。从全球来看,早已完成了水电开发的欧洲发达国家很少发生地质灾害。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我们很少听说丰满、新安江这些早年开发的水电站周围发生地质灾害的。三峡的未来,也不会例外。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三峡工程的利弊都是辩证的,利中有弊、弊中也会有利,只要我们不带偏见的看待问题,我们就不能不承认,我们当初建设三峡的各项目标,都已经顺利实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公众也会逐渐对三峡工程的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辩证的、客观地看待三峡的利弊,就是一种宽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6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伟平在《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新征程上,三峡集团将聚焦大水电、新能源、生态环保等核心业务,打造行业标杆;将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系统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推动
2025年上半年,三峡工程运行情况总体良好,综合效益显著发挥。上半年,三峡水库总来水量达1335亿立方米,较初步设计值偏多约4%。其中,一季度偏多7成,二季度偏少近2成。在相关部门的统一调度及大力支持下,在2024年蓄水期来水极端偏枯、最高水位仅蓄至168.19米的前提下,三峡水库实施精细化调度,持续
“能源企业于境外应积极履行多重使命”——访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启钊近年来,中国和上合组织国家持续推进产业合作,取得了诸多务实成果。其中,一批经济效益好、综合效益优、可推广性强的能源领域标志性工程纷纷落地,为上合组织国家提供了可靠、安全的绿色电力。在上合组织框架中,能源企
6月24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伟平,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富民在湖北武汉与来访的国家电网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一行座谈。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全方位合作,共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进行深入交流,围绕强化能源保障和安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等方面
如何让百公里外的巨量风能跨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可靠高效地接入电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历经十余年研发了“海上电力高速公路”——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并网技术与装备,为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提供坚实保障。近年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预计到2030年,
面对能源转型的时代课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始终敢为人先,破壁攻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5月20日,国家电网公司在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发布4项科技成果。今日刊发4项成果内容。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5月1日,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度员通过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分析研
江河奔涌,嘱托千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峡集团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为三峡集团改革发展标定了新起点、指明了新征程、注入了新动力。即日起,我们将以本专栏为窗口,记录三峡人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4月22日,横跨云南省水富市与四川省宜
4月15日,三峡建工在哈尔滨组织召开湖北南漳抽蓄电站机组第一次设计联络会,三峡建工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唐波,哈尔滨电机厂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贵出席会议。会议通报了湖北南漳抽蓄电站建设进展和机组合同执行情况,与会各方围绕机组现阶段设计成果、水泵水轮机模型验收等工作进行深入交流。会议指出,
在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六座梯级电站构成的长江干流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上,梯级水电站因厂制宜,锚定技术研发和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赋能水电行业提质增效。三峡小微特开设“大走廊新活力”专栏。近日,三峡电源电站X1号机组技术升级改造项目顺利完成启动试
今年一季度,三峡工程运行情况良好,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一季度,三峡水库结合电力负荷及下游用水需求,最小日均出库流量7120立方米每秒。截至3月31日,三峡水库水位已消落至162.5米,在年度枯水期间累计向下游补水约46亿立方米,为满足长江中下游地区用水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近期,葡萄牙电力公司(以下简称“葡电”)董事会主席安东尼奥·洛波·泽维尔一行到访三峡集团。在参观三峡工程期间,泽维尔接受了中能传媒记者专访,就水利水电工程综合效益、能源企业引领转型发展、葡电与三峡集团合作前景等话题分享了观点。“三峡工程的效益远不止于能源”访问期间,泽维尔参观了三
“双碳”时代,水电如何发挥出最大作用?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进入后大坝时代。世界反坝运动兴盛一时,却恰逢中国迎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能资源开发。移民安置、生态保护等问题一度将中国水电推入舆论旋涡,“让河流自由流淌”的反对声浪甚嚣尘上。(来源:能源新媒文/郑威廉)2011
6月27日,由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国首个水光蓄一体化光伏项目——小金川流域光伏基地项目在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高海拔地区多能互补开发实现重大突破。该项目位于平均海拔3700米的高原地区,占地面积3300余亩,装机规模16万千瓦,配套建设16兆瓦/32兆瓦时储能
6月27日,由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小金聚能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国首个水光蓄一体化光伏项目——小金川流域光伏基地项目在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正式开工建设。这个总投资7亿元、装机规模16万千瓦的四川省重点项目的顺利开工,标志着我国高海拔地区多能互补开发实现重大突破。该项目位
上合组织国家能源绿色发展报告(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上海合作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全球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目前有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14个对话伙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能源绿色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的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9日至2025年6月13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华能岳阳电厂2×1000MW“上大压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中标公示近日,华能集团发布华能湖南岳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上大压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前期专题技术咨询服务中
国家能源集团近日发布大渡河公司老鹰岩一级水电站土建工程监理服务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长江水利水电开发集团(湖北)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190.626200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湖南水利水电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投标报价2188.869600万元。
5月20日,拉萨市风电+储能项目(二次)竞争性配置中选结果公示。根据公示,第一中选候选人为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华能集团子公司),得分为103.43分。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藏自治区拉萨市。风电200MW,配置20%全容量、时长4小时构网型储能。共1个标段,按照“整体竞配、统筹实施”方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0日,拉萨市风电+储能项目(二次)竞争性配置中选结果公告发布,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第二、三中标候选人分别为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中济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风电规模200MW,配置20%全容
2025年5月13日,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在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方愿同拉方携手启动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中拉双方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拓展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合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拉清洁能源合作迎来更
5月15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伟平,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富民在江西南昌拜会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尹弘,省委副书记、省长叶建春,双方围绕深化合作进行深入交流。江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任珠峰,省委常委、秘书长陈敏,三峡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吴胜亮出席。尹弘、叶建春向三峡
在“双碳”目标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设已然成为能源转型进程中的核心攻坚任务。六大发电集团作为能源行业的先锋力量,近年加大了新能源大基地项目的开发建设。据初步统计,目前六大发电集团牵头的新能源基地,总规模约400GW,北极星整理如下:华能集团华能集团牵头的新能源基地,总规
新华社西藏林芝7月19日电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7月19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正式开工。当日9时许,开工仪式在林芝市米林水电站坝址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业主中国雅江集团、项目参研参试参建单位代表中国电建、西藏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14日至2025年7月18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宁夏固原彭阳2x660MW机组工程获批开工近日,固原彭阳2×660MW机组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及开工申请已获正式批复。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宁夏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关键跨越,意味着项
近日,持续的高温天气让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给电力保供带来“烤”验。中国电建各个项目积极开展专项行动,多措并举做好电力迎峰度夏工作。技术亮剑,推进电网建设“加速跑”江西吉安南部22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顺利投运,项目位于江西吉安市南部,工程共分新建、换接、改造3个部分。整个项目跨越作业任务繁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黔源电力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3亿元,同比增长1.23%;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下降4.54%。主要原因是母公司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所属子公司贵州北盘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加。2025年上半年公司发电量为320,090.15万千瓦时,上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7月16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伟平在《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新征程上,三峡集团将聚焦大水电、新能源、生态环保等核心业务,打造行业标杆;将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系统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推动
7月12日,为期7天的大渡河瀑布沟、深溪沟、枕头坝一级和沙坪二级4座水电站首次联合生态调度试验圆满完成,为促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充分发挥梯级水库生态功能贡献力量。2025年是大渡河干流梯级水库纳入生态调度范围的第一年,本次试验是本年度继猴子岩电站通过“基荷发电”方式开展促进产粘沉性卵鱼类
今年上半年,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六座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精益运行,大国重器综合效益充分发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助农耕,全力抗旱补水。上半年,长江中下游降雨来水偏少。面对中下游农业灌溉供水紧张形势,长江干流六座梯级水库及时发挥淡水资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闽清县金福水电站增效扩容上网电价的通知。文件明确,经研究,闽清县金福水电站增效扩容商业运营上网电价为0.3381元/千瓦时(含3%增值税),调试运行期上网电价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详情如下: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闽清县金福水电站增效
发挥省间市场作用筑牢电力保供基石——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常青当前,我国多地电力负荷持续攀升,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国情与新能源波动性、负荷尖峰化带来的供需挑战交织,省区电力资源调配作用的重要性凸显。作为推动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如何利用省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