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火电、水电各派争议不休 新能源“渔翁得利”

2012-11-01 14:44关键词:火电厂水电站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水能资源位居世界第一,理论蕴藏量为6.78亿千瓦,年发电量5.92万亿千瓦时。2009年水力发电世界第一,占比18.8%。

1991年我国已开发水电装机容量3788万千瓦,年发电量1267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总量的20%;仅占经济可开发水电发电量的9.9%。2000年水力发电2224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总量的16%。2009年水力发电6156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总量16.5%。18年水力发电增长了4.8倍,在全国总发电总量中的占比,却下降了4个百分点。

我国水电开发采取大、中、小并举的方针,重点开发黄河上游、长江中下游和红水河、澜沧江等。无一例外,都是青藏高原流出的江河。规模达100万千瓦以上的二滩、岩滩、李家峡、澋湾、五强溪等10座水电站,总规模达2000万千瓦以上。

倍受争议的长江三峡工程,是跨世纪时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及发展旅游的综合效益。建成后向华东输送600万千瓦电,向华中输送800万千瓦电,对于这两个地区的能源供应,起到重要的平衡作用。两地都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电力需求增长迅猛。三峡水电工程建成之后,华东电网与华中电网联合运行,产生了巨大的错峰效益。因为华东电网的最大负荷出现在每年的6~8月,而华中电网的最大负荷出现在11~12月。华东、华中两电网能源结构不同,华中电网水电比重大,汛期有大量季节性电能,联网后可将部分季节性电能转化为华东电网夏季季节性负荷所需的电力,提高华东电网火电机组检修备用容量。将来全国大电网形成后,可实现跨流域水电丰枯季节互补。我国幅员辽阔,建立统一电网,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海南孤悬海外,电网自成体系。1988年建省时,只有500千瓦以上小水电站45座,火电厂10座,总装机容量50.7万千瓦。岛内河流众多,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落差大,水力发电资源丰富。记得当时,“火电派”和“水电派”争论不休,我几次试图选择立场都没成功,因为各有各的道理:水电立足本地资源,却受制于气候变化;火电技术条件稳定、“不靠天吃饭”,却要依赖岛外煤炭。当时碳排放问题还没有纳入人们视野,而水电造成的水体污染却已实实在在。可持续发展观1992年才在全世界被确认,1994年才在中国被确认。

为了实现基础设施先行的特区发展战略,头10年集中力量建设电力,到1998年已达到153.67万千瓦,大约相当建省前的7.5倍。当时是全国少有的电力超前发展省份之一。

到了2010年年底,全省电力统调装机总容量340.28万千瓦,其中水电71.10万千瓦,火电(煤电和气电)264.4万千瓦,风电5.82万千瓦。水电占比20.89%,与全国1991年占比接近。再加上风电装机容量,可再生新能源占比就接近21%。这个比重,远远超过了2010年全国水电、风电加核电的占比8.6%。目前昌江县正在建设核电项目,规模为2台65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建成后,海南可再生新能源占比将超过4成,我们在全国,就是遥遥领先的“低碳省”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