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柴国旱:核电安全不容半点商量

2012-11-05 09:46来源:《财经》关键词:核事故核安全核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核电建设已开始重启,但福岛核事故的阴影并未散去。

在《核安全规划》等三份文件获批后,反对彭泽核电项目的民间人士给记者发来电子邮件,表达对“十二五”期间不安排内陆核电建设的欣慰,但“这一决定的效力不仅仅限于"十二五"期间,媒体应持续保持关注。”

目前,中国在运的15台核电机组,并未出现过二级以上核电事故。但近年来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安全事故却频频发生,从煤矿事故、炼油厂爆炸到动车追尾、大桥坍塌,让人目不暇接。

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总工程师柴国旱告诉记者,“核电安全不容半点商量,核电监管执行的是与其他行业完全不同的监管体系,不仅中国,世界各国亦如此。”

一直以来,中国核电业界的主旋律是“中国核电技术能够保障安全”“中国发展需要核电”“不能因噎废食”。

“我不希望媒体整天宣传核电有多么安全,这没有人会信。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做好监管工作。”一位核电安全领域的专家在一次闭门会议上尖锐指出,“一旦发生事故将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这是国内国外都承认的。”

“不受欢迎”的角色

中国核电的监管机构是国家核安全局,隶属于环保部,环保部副部长兼任核安全局局长。该机构成立于1980年中期,通过技术审评、技术验证、行政许可、现场监督等手段,对许可证持有者的核安全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下称清华核研院)院长张作义称,国家核安全局实际上是我国最早与国际接轨的政府部门,所有的法规、安全监管的步骤以及监管标准,全部复制于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

中国目前的核电监管法律体系呈金字塔结构。从塔顶向下,依次为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强制性标准、安全导则以及技术参考文件,从上到下监管的具体性及特殊性也越来越强。

依此,国家核安全局对核电产业链上的各个主角设计商、设备商和运营商展开监管。

核电站运营商的审查,国家核安全局主要采取过程控制的方法。从技术设计、厂址选择、开工建造、装料试运营到最终运营,每一步都要经过核安全局审查和批准。

对于核电的设计方来说,回答核安全局的一个问题,比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都难,所有问题必须以书面的形式回答,而且所有提及的数据都必须有实验结果佐证。

“我是被审查的对象,我知道他们的厉害。”张作义称。清华核研院是中国核电的设计力量之一,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温气冷堆的研发工作。

国家核安全局曾以“改动太大”“与国内设备不匹配”为理由,对中核集团的“二代加”技术CNP1000不予放行。

对于设备制造商,核安全局会直接介入其生产环节,在重要的设备制造厂家派员驻扎,进行24小时监督。在设备出厂时进行第一道检测确保满足设计要求,设备现场安装之后要进行第二轮例行检查,这在全世界绝无仅有。

“中国的设备商确实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必须有人监督。而在国外这主要靠行业自律,只在交货和装料运行之前时进行检查。”一位长期从事核电安全监管的人士告诉记者。

除了对本土设备商的监管,中国对于进口设备及设备厂商也有相应监管。进口设备进关时要报检,开箱检查。“在EMD等设备制造公司,国家核安全局也有监督员驻扎,因为中国进口的AP1000主泵等重要设备都在那里生产。”柴国旱说。

在核电业界,国家核安全局是一个“不受欢迎者”。“有这么一个人,他时时刻刻看着你,你家进出多少钱、买什么东西都要向他汇报,你家所有的重大活动他都要派人盯着,而且可以随时住在你家里,都不用和你打招呼,这个人就是国家核安全局。”张作义形容。

国家核安全局的审查通常一做就是一年。“那些审查时间都是钱。”一位核电业主人员向记者表示,“但核安全局不管这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事故查看更多>核安全查看更多>核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