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报道正文

唐河:网改走过朱楼村

2012-11-19 09:31来源:河南唐河县电业局作者:王素峥关键词:唐河县电业局农网改造变压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1月18日,笔者来到唐河县古城乡朱楼村,这个刚刚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一个多月的乡村,正在悄然发生着新变化。

“现在的电真中!”

走进朱楼村,我们就看到村口矗立着一台崭新的变压器,不用说,一定是这次网改的成果。新变压器的斜对面,是一家整洁的农机修理铺。

说起朱楼村的供电环境,店铺的主人王丰山打开了话匣子:“过去电压低,只能干些零敲碎打的活儿。俺村人们开吊扇,都是先用棍子把扇叶绞几圈才能转动,电棒根本都启动不起来。”

朱楼村只有70多户村民,网改前一直和其他两个自然村共用一台配电变压器,供电半径最长的有800多米,电压质量自然无法保证。在新一轮农网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朱楼村被列为了改造对象,新增一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并将10千伏和400伏导线进行了更换,供电环境的改变让每一位村民有了切身感受。

“现在电压提高了,我的生意也更好了,这几天赶上麦忙,人们排着队来我这里修理农机。家里空调也不再是装饰品,遥控器一开,两分钟屋里都凉飕飕的,老百姓都说现在的电真中!”王丰山一边说着一边不住地点头,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打面坊重新开张”

“对面像是一个作坊,怎么关着门呢?”笔者留意到与王丰山家隔着一条马路,有一家大门紧闭的厂房。一旁的村民张小三说:“这是我早先开的打面坊,就是因为电压太低了,开业没多久就关门了,这几天正准备重新开张呢。”

网改前,张小三没有考虑到电压低的问题,投资5万元开了一家打面坊。但是,每到用电高峰期,打面机就启动不起来,根本无法正常生产。万般无奈,张小三只好关了打面坊外出打工去了。这几天,他听说家里进行了农网改造,立刻辞工回到家乡,准备将打面坊重新开张。“这真是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农网改造,我也可以一展身手了。”张小三喜不自胜。

供电环境的改善,让许多村民和张小三一样,开始谋求新的发展门路。张小三介绍说:“俺村红薯多,今年准备上个冷库,搞粉条加工,还要种植两百亩的烟田,搞烟炕。我这打面坊重新开张,还要再上一些新设备,只要电足,生意一定不会差。”张小三看着对面的打面坊,眼睛中充满了信心。

“200%的满意度”

“这次网改,老百姓对国家政策满意,对施工单位满意,对施工质量满意,可以说是200%的满意。”说起新一轮农网改造,朱楼村支书张恒献连说了几个满意。

过去的朱楼村,线路老化,电压低,影响经济发展暂且不说,就是老百姓抽水吃饭都不方便,群众意见很大,吃够了电压低的苦头。一听说要进行网改,乡亲们举双手赞成,积极主动地为施工提供方便。

村民张国荣天天跟着施工队,帮助他们搬梯子,提茶水,他说:“这是民心工程,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大伙儿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现在村里有这么规范的线路,俺们看着心里也得劲。”

在施工的过程中,线路要经过一片林带,就在施工队正在为这事发愁的时候,老百姓们主动把妨碍线路施工的500多棵树砍掉,打通了线路通道。

“这在以往施工中真是不多见,因为群众的理解,为施工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我们仅用了10天时间就完成了对朱楼村的改造。”古城供电所所长魏仁峰说。

离开朱楼村的时候,已经将近正午,崭新的银线和变压器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而朱楼村群众脸上流露出的喜悦,也深深印刻在我们脑海之中。

 
作者: 王素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唐河县电业局查看更多>农网改造查看更多>变压器查看更多>